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抗戰任129師參謀長,沒多久被人取代,之後的職務越來越不重要

2024-04-24歷史

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倪誌亮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是紅四方面軍和129師的參謀長,並以其勇敢和智慧著稱。

但是他的歷史地位卻鮮為人知,許多人對他的貢獻並不了解。他當上參謀長後沒多久就被人取代,之後的職務越來越低,很多當年的部下最後軍銜都比他高,這是為什麽呢?

投身軍教,從遊擊隊隊長升為參謀長

在1917年的春天,年輕的倪誌亮加入了皖系的吳光新的軍隊,他跟隨部隊走過重慶、宜昌等地。但到了1923年,這支軍隊在武昌被解散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倪誌亮開始對軍閥的權力爭鬥和政治的腐敗感到失望。他看透了這個時代的無情和黑暗,感到自己在現實面前渺小而無力。

1926年的1月,倪誌亮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四期。這個時候,整個國家都沈浸在第一次大革命的熱潮中,每個人都懷揣著改變命運和國家的夢想。在軍校裏,倪誌亮結識了一群誌同道合的青年,像周恩來、惲代英等人。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動,向倪誌亮展示了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奉獻。這份堅定的信念深深地打動了倪誌亮,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

為了中國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倪誌亮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讓他投身於漫長而艱苦的革命旅程中。

後來倪誌亮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在戰鬥中不幸受傷,但他忍著劇痛,仍堅持戰鬥。他一直堅信,革命遲早會贏。

他沒有畏懼長途跋涉的勞累,只想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從廣州長途奔赴到上海重新加入隊伍。看到他的決心和出色能力,黨中央決定派他前往鄂豫皖,那裏的戰鬥剛剛開始,急需像他這樣的幹部。

倪誌亮成為最早被派到鄂豫皖的幹部之一。隨著部隊的不斷壯大,他從師長升任紅四軍參謀長。與倪誌亮一同前往鄂豫皖的還有許世友、陳再道、王建安、陳錫聯、王近山等後來的名將,但這個時候他們的軍銜都比倪誌亮低。

從那時起,倪誌亮全身心地投入到鄂豫皖蘇區和紅四方面軍的建設中。徐向前總指揮的帶領下,無論是在鄂豫皖還是在川陜的戰場上,倪誌亮都積極參與並親自領導許多關鍵的戰役。

面對敵人的猛烈火力,他總是勇敢地站在最前線指揮作戰。在撤退時,他總是選擇最後離開,確保每個戰友都安全後才考慮自己的安危。

參謀長任職期間的豐功偉績

1930年的鄂豫皖戰役,是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戰役。當時,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展開激烈交戰,雙方你來我往,爭奪著每一寸土地。

在這次戰役中,倪誌亮作為參謀長,率領紅軍夜襲了國民黨將領郭汝棟所指揮的26旅,取得了大獲全勝的勝利。更令人驚喜的是,紅軍在這次戰役中繳獲了大量的金銀珠寶。

然而,紅軍戰士們卻遇到了一個問題,他們大多數都是泥腿子出身,對於珠寶首飾一竅不通。這些珠寶首飾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堆看起來華麗的東西,卻無法換取實際的物質幫助。

正當紅軍陷入困境之際,倪誌亮想起了一個叫王新亭的戰士。王新亭曾經在民國時期做過店鋪夥計,對典當珠寶首飾有所了解。於是,倪誌亮決定讓王新亭前去典當這些繳獲的珠寶。

王新亭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將珠寶帶到附近的一個典當行,謹慎地與老板交談,最終成功地以一個令人滿意的價格典當出了這些珠寶首飾。

王新亭的成功不僅給困境中的紅軍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也彰顯了倪誌亮的慧眼識人。

在紅四方面軍,還一直流傳著倪誌亮用銀元退敵的故事。當時,紅四方面軍正面臨著敵人的圍追堵截,士兵們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們知道,只有撤離戰場,才能保護自己的生命。然而,隊伍後方的戰友卻面臨著巨大的危險,敵人瘋狂地追擊著。

正當大部隊急速撤退時,倪誌亮臨危受命,決定留下保護後方。他知道,如果敵軍追擊過於兇猛,後方的戰友們將無法安全撤離。於是,他和幾名警衛員決定采取一個驚人的計策。

他們帶著一頭裝滿銀元的騾子,靜靜地等待敵人的到來。敵軍追蹤著紅軍的痕跡,終於發現了倪誌亮和他的小隊。他們瞪大了眼睛,看到倪誌亮和他的警衛員撒下了一片金光閃閃的銀元。

敵人立刻陷入了瘋狂的爭搶之中,他們不顧一切地撲向地面上的銀元。這一幕讓倪誌亮松了一口氣,他知道,這正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敵軍的註意力完全被銀元吸引,紅軍得到了寶貴的撤離時機。

在蘇家埠的激烈戰鬥中,倪誌亮又巧妙地指揮紅十一師包圍並擊敗了韓擺渡的敵軍。當我們的紅軍解決了敵方的增援後,韓擺渡的余部成了驚弓之鳥,最終在5月8日選擇了投降。

然而,此時敵方的飛機並不知道這訊息,仍然試圖空投食品為擺渡的兵力提供支援。倪誌亮機智地命令部隊換上國民黨的服裝,假裝歡迎空投。而當食品投下,他又果斷指揮部隊開火,成功擊落了這架飛機,這也成了紅軍歷史上首次擊落的敵機。

倪誌亮擁有沖破常規、勇往直前的戰略眼光。面對敵人的壓迫和環境的惡劣,他始終如一地保持冷靜,依靠他的機智與高超的戰術布置,時常在危急之間找到脫身之道,乃至於扭轉戰局。

他總能巧妙地誘導敵軍,尋找和利用戰場上的機遇,多次實作了戰場上的奇跡,讓眾多困境化作順風之勢。

甘願被取代的新四軍參謀長

1937年7月,隨著抗日戰爭的火種燃起,原先的紅四方面軍被重組為八路軍的一二九師,這支新隊伍由劉伯承帶領,徐向前作為他的得力助手,而倪誌亮則是這支隊伍的智囊團——參謀長。

9月6日,一個雨夜,陜西省的石橋鎮響起了一二九師的鐵血誓言,他們決心為抗日出征。隨後在10月,他們翻過韓城的黃河大橋,向山西進發。

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策略,11月,一二九師在和順縣集結,確定了他們的新任務:動員人民,展開山地遊擊戰,並以太行山為中心建立起新的根據地。倪誌亮負責領導數個小分隊,去各地鼓舞民心,開展遊擊行動。

起初,這些分隊人數不過百余,但在倪誌亮的領導下,迅速擴充套件到2000多人,並構建了幾個核心部隊。由於這些部隊的努力,山西省黨委得以在這些地方建立了新的黨的組織。

1938年4月,倪誌亮創立了晉冀豫軍區,而在那個月的初期,日軍集結了3萬多兵力,分成九個戰線,密集地沖向晉東南的中國陣地。

然而,面對這種壓迫性的軍力,倪誌亮帶領他的遊擊隊和當地民兵,與八路軍主力緊密合作,進行了近一個月的激烈對抗。結果令人振奮,他們成功破擊了日軍的九路圍攻,為晉冀豫這片土地打下了堅實的抗日基礎。

月底時,晉冀豫軍區的總部在遼縣建立,而倪誌亮身兼數職,不僅是軍區的頭號領導,還是中共晉冀豫的軍事部長。在他的領導下,晉冀豫軍區的武裝力量迅速擴充套件,從最初的2000多人迅速壯大到2萬人。

面對日偽軍的猛烈沖鋒,倪誌亮靈活地采納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持久戰策略。他經常鼓勵士兵說,我們雖然武器不如人家,但可以靠智慧去戰勝敵人。

他提出了幾點關鍵的戰鬥策略:

首先,要調動民眾力量,清空敵人可能占據的土地;

其次,要主動找敵人的軟肋下手,利用敵人的弱點對其發動突襲;

第三,要設好埋伏,在敵人必經之路上設下圈套,趁機給敵人致命一擊;

最後,要持續幹擾敵人,逐漸削弱他們的戰鬥力和物資儲備。

歷史證明,這些戰術不僅成功防禦了敵人的進攻,更為我們爭取到了寶貴的土地和時間。

1945年7月的一天,毛主席在他的窯洞裏設便宴招待了倪誌亮,席間,毛主席托付給倪誌亮一個重大責任,那就是擔任新四軍的參謀長,並與陳毅共同努力。這個重要的任務充滿著激情和挑戰,倪誌亮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然而,命運似乎與倪誌亮開了一個玩笑。剛抵達晉東南的前線指揮部,倪誌亮收到了中央的電報:日本已宣布投降。

這個訊息改變了一切,中央決定派遣一大批幹部赴東北,倪誌亮被緊急召喚前往沈陽,任務變成了解放齊齊哈爾。

河北、察哈爾和東北,這是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倪誌亮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挑戰。

脫下軍裝當北韓大使

1950年初,一個來自中央的突如其來的調令再一次改變了倪誌亮的人生軌跡:他被派往首都北京,踏入了與其過去截然不同的外交領域。這樣的巨大轉變讓他心中不免有些糾結,外交對他來說是一片未知的領域,完全沒有經驗。

但身為老革命的倪誌亮,始終堅守著「黨的需要在何處,我就奔赴何處」的原則。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整理行囊,從武漢出發,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車。

抵達後,他很快與周總理有了第一次交流。周總理詢問他對此次調動的看法,倪誌亮坦率地表示,盡管他對外交一無所知,但他會堅決服從黨的安排。

周總理給了他莫大的鼓勵,告訴他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經過短短的幾個月培訓,從對外交知之甚少的倪誌亮轉變成了新中國駐外的一位傑出使節。

1950年夏天,倪誌亮被任命為中國駐北韓大使。這一任命讓他既驚訝又激動。

而此時倪誌亮的家人還在沈陽。他的妻子石玉英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孩,其中還有一個還不滿周歲。但倪誌亮沒有向組織上提出任何要求。第二天他就離開北京,赴任平壤。

此時韓戰已經爆發。北韓人民軍正在大舉進軍,捷報頻傳。但美軍正暗中策劃在仁川登陸,試圖一舉切斷北韓人民軍的退路,占領整個北韓。

倪誌亮抵達平壤的第二天,就向金日成首相呈遞了國書。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但他堅定地決心不負使命,為中國和北韓的友誼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0年秋天,北韓戰場形勢急轉直下。首先是美軍在仁川轟轟烈烈地登陸,接著,他們迅速占領了漢城。事態發展到「三八線」被南韓軍疾馳越過,金日成感到壓力山大,他知道獨自擋住美軍幾乎不可能。

因此,金日成決定求助於他的朋友——中國。他連續兩次召見了中國駐朝大使倪誌亮,希望中國能派軍隊支援。倪誌亮心中明白,這是個大事,他立刻把金日成的請求轉達給了北京。

沒多久,毛澤東發出命令,決定以誌願軍的名義援助北韓,對抗美軍。他還專門給了倪誌亮一個任務,要他告訴金日成這個好訊息。

1950年深秋,北韓政府決定遷都江界,應對戰爭的壓力。機關、學校、團體都急忙開始撤退,各國外交團隊也接到了撤退指令。

在這緊張的氛圍中,中國的倪誌亮大使帶領著他的團隊秩序井然地開始撤退。然而,不幸的是,他在途中受到了敵機的轟炸,受傷頗重。

隨著冬天的來臨,12月24日,誌願軍取得了第二次戰役的勝利,駐朝使館也得以回到平壤。倪誌亮盡管還沒完全康復,卻急切地返回工作崗位,全心投入工作。

那時的使館條件可謂艱苦,但倪誌亮不僅自己堅持,還主動要求降低薪資,認為國家正處於困難時期,個人的需要不應過多。他的這種精神也感染了整個使館,大家都主動跟進。

他的努力得到了應有的認可。在韓戰中,他不僅在外交上起到了關鍵作用,還成了軍事聯絡的重要橋梁。

為此,他得到了北韓人民及金日成首相的高度贊揚,並被授予了北韓一級國旗勛章。這是他辛勤工作的最好報酬。

後來,也有人質疑曾擔任129師參謀長的倪誌亮為何後來改任北韓大使和後勤學院教育長,之後職務越來越不重要,甚至最後僅授中將。但這些質疑實際上是多余的。

倪誌亮出任紅四軍參謀長的時間相對較晚。雖然他在軍中表現出色,但是資歷更高的詹才芳也只是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這說明資歷既不代表授銜的結果,更不代表以後一定就要出任更高職位。

而且,倪誌亮擔任紅四軍參謀長的時間並不長。他只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兩年多,然後轉到了後勤和紅校。而在抗戰時期,他在129師擔任參謀長的時間更短,不到半年。因此,這兩個職位對於倪誌亮來說並不具有代表性。畢竟,作為智囊團的一員,擔任參謀長並不同於擔任軍事主官。

所以,當倪誌亮重新加入軍隊擔任後勤學院教育長時,按照他在各個時期的資歷和戰功,授予中將軍銜是合情合理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倪誌亮並不計較個人官職、榮譽和得失的人生選擇,他願意將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用於在當時更為重要的任務之中,哪怕這個任務的職位更低、立功機會更少。

倪誌亮的離世和遺憾

1952年初春,周總理心系倪誌亮的身體健康,決定召他回國進行休養。幾個月後,倪誌亮開始在解放軍後勤學院擔任教育長。他的才華和貢獻受到了認可,三年後,他榮獲中將軍銜的榮譽。這是對他忠誠和奉獻精神的肯定。

1957年的秋天,倪誌亮又被委以重任,成為武裝力量監察部的副部長。到了1965年,他成為政治協商會議的委員。這些都是他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奉獻的結果。

倪誌亮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他的身體經歷了兩次傷病的折磨,但他的信念卻始終不變。即使在病床上,他仍然堅守在黨和國家的事業中。

1964年7月22日,當生命的時鐘即將走到終點,倪誌亮寫了一封信給國防部辦公廳黨委,表示要將自己所有的5000元積蓄,作為最後一次的黨費捐獻給黨。這種高尚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讓人深感敬佩。他不計較個人得失,只為黨的事業默默奉獻。

然而,不幸的是,1965年12月15日,倪誌亮因病醫治無效,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年僅65歲。他的離世是中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盡管他在革命的漫長歲月中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和勇氣,在一百多位開國中將中,沒有人地位比他更高,但由於在一些關鍵節點上錯失了立功機會,他並沒有得到應得的榮譽和地位。

他的部下王近山、王必成等人中有很多是中將,都是副軍銜,比他還要高。這讓人不禁感到惋惜和遺憾。

倪誌亮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員和戰士,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需要在何處,我就奔赴何處」,詮釋了忠誠和奉獻的精神。

參考資料:

[1] 宋鳳英. 能上能下的紅四方面軍參謀長[J]. 黨史縱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