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資治通鑒】699:人性弱點,容易不尊重常識

2024-04-24歷史

學習內容:

【原文】

辛亥,南豫州刺史余孝頃坐謀反誅。

癸醜,以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為中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伯茂,帝之母弟也,劉師知、韓子高之謀,伯茂皆預之;司徒頊恐扇動內外,故以為中衛,專使之居禁中,與帝遊處。

三月甲午,以尚書右仆射沈欽為侍中、左仆射。

夏四月癸醜,齊遣散騎常侍司馬幼之來聘。

湘州刺史華皎聞韓子高死,內不自安,繕甲聚徒,撫循所部,啟求廣州,以蔔朝廷之意。司徒頊偽許之,而詔書未出。皎遣使潛引周兵,又自歸於梁,以其子玄響為質。

五月癸巳,頊以丹楊尹吳明徹為湘州刺史。

甲午,齊以東平王儼為尚書令。

司徒頊遣吳明徹帥舟師三萬趣郢州,丙申,遣征南大將軍淳於量帥舟師五萬繼之,又遣冠武將軍楊文通從安成步道出茶陵,巴山太守黃法慧從宜陽出澧陵,共襲華皎,並與江州刺史章昭達、郢州刺史程靈洗合謀進討。六月壬寅,以司空徐度為車騎將軍,總督建康諸軍,步道趣湘州。

辛亥,周主尊其母叱奴氏為皇太後。

己未,齊封皇弟仁機為西河王,仁約為樂浪王,仁儉為潁川王,仁雅為安樂王,仁直為丹楊王,仁謙為東海王。

華皎使者至長安;梁王亦上書言狀,且乞師;周人議出師應之。

司會崔猷曰:「前歲東征,死傷過半。比雖循撫,瘡痍未復。今陳氏保境息民,共敦鄰好,豈可利其土地,納其叛臣,違盟約之信,興無名之師乎!」

晉公護不從。閏六月戊寅,遣襄州總管衛公直督柱國陸通、大將軍田弘、權景宣、元定等將兵助之。

辛巳,齊左丞相鹹陽武王斛律金卒,年八十。長子光為大將軍,次子羨及孫武都並開府儀同三司,出鎮方嶽,其余子孫封侯顯貴者甚眾。門中一皇後,二太子妃,三公主,事齊貴寵,三世無比。自肅宗以來,禮敬尤重,每朝見,常聽乘步挽車至階,或以羊車迎之。

然金不以為喜,嘗謂光曰:「我雖不讀書,聞古來外戚鮮有能保其族者。女若有寵,為諸貴所嫉;無寵,為天子所憎。我家直以勛勞致富貴,何必藉女寵也!」

壬午,齊以東平王儼錄尚書事,以左仆射趙彥深為尚書令,並省尚書左仆射婁定遠為左仆射,中書監徐之才為右仆射。定遠,昭之子也。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為太子。

八月,齊以任城王湝為太師,馮翊王潤為大司馬,段韶為左丞相,賀拔仁為右丞相,侯莫陳相為太宰,婁叡為太傅,斛律光為太保,韓祖念為大將軍,趙郡王叡為太尉,東平王儼為司徒。

儼有寵於上皇及胡後,時兼京畿大都督,領軍大將軍,領禦史中丞。魏朝故事:中丞出,與皇太子分路,王公皆遙駐車,去牛,頓軛於地,以待其過;其或遲違,則前驅以赤棒棒之。

自遷鄴以後,此儀廢絕,上皇欲尊寵儼,命一遵舊制。儼初從北宮出,將上中丞,凡京畿步騎、領軍官屬、中丞威儀、司徒鹵簿,莫不畢從。上皇與胡後張幕於華林園東門外而觀之,遣中使驟馬趣仗。不得入,自言奉敕,赤棒卒應聲碎其鞍,馬驚,人墜。上皇大笑,以為善,更敕駐車,勞問良久。觀者傾鄴城。

儼恒在宮中,坐含光殿視事,諸父皆拜之。上皇或時如並州,儼恒居守。每送行,或半路,或至晉陽乃還。器玩服飾,皆與齊主同,所須悉官給。

嘗於南宮見新冰早李,還,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無!」自是齊主或先得新奇,屬官及工人必獲罪。

儼性剛決,嘗言於上皇曰:「尊兄懦,何能帥左右!」上皇每稱其才,有廢立意,胡後亦勸之,既而中止。

【原文華譯】

1 二月十日,陳國南豫州刺史余孝頃被控謀反,伏誅。

2 二月十二日,陳國任命東揚州刺史、始興王陳伯茂為中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陳伯茂,是皇帝同母弟弟,劉師知、韓子高之謀,陳伯茂都有參與;司徒陳頊擔心他煽動中外,所以任命他為中衛將軍,讓他居於宮禁中,與皇帝一起。

3 三月二十三日,陳國任命尚書右仆射沈欽為侍中、左仆射。

4 夏,四月十三日,北齊派散騎常侍司馬幼之出使陳國報聘。

5 陳國湘州刺史華皎聽聞韓子高被處死,內心不能自安,修繕盔甲兵器,聚集徒眾,安撫所部軍隊,啟奏求為廣州刺史,以試探朝廷態度。司徒陳頊假裝同意,但並未發出委任詔書。華皎派使者秘密引導北周軍隊南下,又歸降江陵西梁,把兒子華玄響送去做人質。

五月二十三日,陳頊任命丹楊尹吳明徹為湘州刺史。

6 五月二十四日,北齊任命東平王高儼為尚書令。

7 陳國司徒陳頊派吳明徹率水軍三萬向郢州進發,五月二十六日,派征南大將軍淳於量率水軍五萬繼進,又派冠武將軍楊文通率步兵從安成步道攻打茶陵,巴山太守黃法慧從宜陽出兵攻打澧陵,共同襲擊華皎,並與江州刺史章昭達、郢州刺史程靈洗合謀進討。六月三日,任命司空徐度為車騎將軍,總督建康諸軍,步道進軍湘州。

8 六月十二日,北周主宇文邕尊其母叱奴氏為皇太後。

9 六月二十日,北齊封皇弟高仁機為西河王,高仁約為樂浪王,高仁儉為潁川王,高仁雅為安樂王,高仁直為丹楊王,高仁謙為東海王。

10 華皎的使者到了長安;西梁主蕭巋也上書言狀,並乞請北周出兵。北周人商議出師接應。

司會崔猷說:「前些年東征,死傷過半。最近雖然安撫救助,國家元氣還未恢復。如今陳氏保境息民,共敦鄰好,豈可貪圖他們的土地,接納他們的叛臣,違盟約之信,興無名之師!」

晉公宇文護不從。閏六月九日,派襄州總管、衛公宇文直督柱國陸通、大將軍田弘、權景宣、元定等將兵援助華皎。

11 閏六月十二日,北齊左丞相、鹹陽武王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歲。斛律金長子斛律光為大將軍,次子斛律羨及孫子斛律武都任開府儀同三司,在外鎮守一方,其余子孫封侯顯貴者眾多。一門之中,有一個皇後,兩個太子妃,娶進三個公主,侍奉北齊三世,貴寵無比。

自肅宗(高演)以來,禮敬尤重,每次朝見,都讓斛律金乘步挽車到台階前,或以羊車迎接。但是斛律金不以為喜,曾經對兒子斛律光說:「我雖不讀書,也知道自古以來,外戚很少有能保全其家族的。女兒如果有寵,為權貴們所嫉恨;無寵,則為天子所憎惡。我家全憑戰功和辛勞以致富貴,何必靠女寵!」

12 閏六月十三日,北齊任命東平王高儼為錄尚書事,任命左仆射趙彥深為尚書令,並省尚書左仆射婁定遠為左仆射,中書監徐之才為右仆射。婁定遠,是婁昭之子。

13 秋,七月十日,陳國立皇子陳至澤為太子。

14 八月,北齊任命任城王高湝為太師,馮翊王高潤為大司馬,段韶為左丞相,賀拔仁為右丞相,侯莫陳相為太宰,婁叡為太傅,斛律光為太保,韓祖念為大將軍,趙郡王高叡為太尉,東平王高儼為司徒。

高儼有寵於太上皇高湛及胡太後(高儼是高湛第三子,本年十歲),當時兼任京畿大都督,領軍大將軍,領禦史中丞。

北魏時期的前例:禦史中丞出行,與皇太子分道而行,王公們遇到禦史中丞,都要遠遠地停下車,而且要把拉車的牛解開,使車轅觸地,等待禦史中丞經過。如果有違背或遲延的,開道衛隊就要以赤棒棒打。(禦史中丞是總監察官,地位超越所有王公官員。)

自從遷都鄴城以後,這項規矩就廢絕了,高湛想要尊寵高儼,下令恢復舊制。高儼剛從北宮出來,準備前往禦史中丞衙門,凡京畿步騎兵、領軍官屬、中丞衛隊、司徒衛隊,全部跟從。太上皇與胡太後張帳幕於華林園東門外觀看,派宮中特使馳馬飛奔,直闖禦史中丞開道衛隊。特使不得入,開道衛隊自稱奉皇帝敕令,而赤棒應聲而落,直接擊碎了特使的馬鞍。馬驚,人墜。太上皇大笑,認為很好,命高儼停下座車,慰勞問候良久。鄴城全城居民都跑出來觀看。

高儼常住在宮中,坐含光殿處理政務,叔父們都要向他下拜。太上皇高湛有時去並州,則由高儼留守。每次送行,或者送到半路,或者幹脆送到晉陽才回來。高儼的器玩服飾,都與北齊主高緯相同,費用全部由國庫支出。

他曾經在南宮(高緯住南宮,高儼隨父母住北宮)看見冰凍的早熟李子,回來後發怒說:「我哥已有,我為什麽沒有!」從此,只要什麽新奇的東西,皇帝得了,他還沒得,屬官及工人就要被治罪。

高儼性格剛決,曾經對太上皇高湛說:「我哥那麽懦弱,怎麽能駕馭左右!」太上皇則每每稱贊他的才能,有廢立之意,胡太後也贊成勸說,既而又沒有再討論此事。

【學以致用】

這一段,有兩個對比人物

01,斛律金

「我雖不讀書,聞古來外戚鮮有能保其族者。女若有寵,為諸貴所嫉;無寵,為天子所憎。我家直以勛勞致富貴,何必藉女寵也!」

他雖然說自己沒怎麽讀書,可是尊重常識

他知道依賴女寵發家又滅門的案例太多了,所以一直恪守以貢獻和勤勞致富貴。

一生小心謹慎,最後能夠平穩落地。

可惜他的兒子斛律光只聽明白這段話一半的意思,最後的結局是滿門抄斬。

這裏面有個重要啟示:

傳家傳什麽呢? 不是家產,而是道理

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懂物之性,懂人之性的道理

因為物之性,人之性,背後指的是規律,以及克己之道。

斛律光是被小人誣陷後被殺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是不懂人性,還不夠謹慎。

一般來講,小人的力量一般不強,但是小人撬動一個昏庸的老板,力量就相當強

後世的郭子儀在面對小人的時候,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手法。

所以,要想讓子女能接好班,或者能夠在社會,在職場中保持安全,除了學習業務知識之外,掌握人性規律是必修課。 但這門課學校是很少教的,得父母來教或者師父教。

02,高湛

這個北齊大老板就完全不懂常識了

1,被人忽悠,在青春鼎盛的時候把皇位傳給了兒子高緯,直接讓北齊出現了兩個「老大」

2,不懂得「名位相等」對組織的重要性,竟然因為偏愛,讓高儼獲得跟高緯一樣的待遇。

這種偏愛,一定會導致兄弟兩人自相殘殺

要麽是高緯殺高儼(皇帝崗位太獨尊,坐在這位置上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允許有人與他有同樣的待遇)

要麽是高儼篡位殺高緯。

「尊兄懦,何能帥左右!」

這才十歲就有這種想法,那麽再過幾年呢? 並且高湛夫妻倆竟然還把廢立這種事拿出來討論,這是自掘墳墓了。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名和位背後的影響

孫權當年對兩兒子給予同等待遇,導致兩兒子相互鬥爭,並引起朝堂的分裂。整個吳國進入滅亡倒計時。

蕭衍對其他兒子與太子蕭綱同等待遇,導致蕭綱對兄弟們的嫉恨與防備,也導致蕭繹後來的見死不救。

所以,名和位,要匹配,老大就應該有老大的標準,老二就是應該有老二的位置,只有領導者處於正當位,才能匡正下面的人心思不要亂動。

比如家庭裏面,兄弟不合,妯娌會不會和?第三代堂兄弟表兄弟之間和不和?齊家是門大學問,得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