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有沒有在認真吃飯?吃飯經常湊合的人,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是多種健康問題的源頭。
最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研究團隊發表的新研究提示:
營養不良可能增加艾爾茨海默病風險,且隨著疾病進展,艾爾茨海默病會反過來加劇營養不良。

【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及專家觀點,告訴你營養不良的風險,並支招如何改善。
營養不良增加艾爾茨海默病風險
這項研究發表在營養學領域權威期刊 【Frontiers in Nutrition】,研究團隊分析了2019~2023年期間入住北京天壇醫院的26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
1、
身體成分、營養指標與艾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和進展顯著相關,營養不良很可能會增加艾爾茨海默病風險。
2、
早期辨識和幹預營養不良的個體,對控制艾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和進展非常有益。

266名參與者被分為三組,第一組(73名認知正常者NC),第二組(72名AD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者AD-MCI),第三組(121名AD引起的癡呆者AD-D)。研究人員透過身體成分、飲食模式、營養評估量表等確定了三組參與者的營養指標。
研究人員認為,營養不良很可能增加一個人患艾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而這反過來又會加劇營養不良。
你可能低估了營養不良
人是鐵飯是鋼,好好吃飯不僅有助於降低艾爾茨海默病風險,還是一種長壽優勢。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牽頭開展的調查顯示,百歲老人都有一個共同點:營養狀況良好。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周洪蓮表示,營養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質和(或)其他營養素缺乏或失衡,導致對人體的形態、機體功能和臨床結局產生了不良影響的狀態。
很多健康問題都源於營養不良,比如
免疫力下降、肌肉萎縮、體溫過低、骨質疏松、認知障礙、生活品質降低以及過早死亡等
。相對來說,以下人群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浙江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葉颯表示,肥胖的人飲食結構往往不太合理,吃的能量多,但必需的營養素卻遠沒有達標。
所以,肥胖是能量過剩,而不是營養過剩。有的人其實是營養不良的胖人。
一直以來,老年人都是營養不良的主要群體之一,可透過以下表格評估自己的營養狀況。

老年人營養狀況簡易自測
營養好,護腦又長壽
營養好才能老而不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石漢平表示,保證營養,最重要的事是吃好每一餐飯。
No.1
吃得要雜一點
首先要有意識地增加蛋白質(蛋、奶、魚、肉、豆)及蔬菜的攝入量,減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包括酒精、米面及其制品。
飲食要豐富,最好每天能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食物的多樣性決定了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後者決定了人體健康。
要有意識地吃一些平時不愛吃或者少吃的食物;註意葷素搭配,純素食、純肉食均不是首選。
No.2
重點補足蛋白質
周洪蓮表示,充足的蛋白質攝入,是預防和改善營養不良的首要措施。健康成人在每天吃適量主食的基礎上,可按照「1122」原則來補充蛋白質。
1袋牛奶
:250~300毫升牛奶;
1個雞蛋
:膽固醇水平超標的人可以不吃蛋黃,每天吃2~3個蛋白;
二兩瘦肉:
包括雞、鴨、魚、肉、蝦,一兩瘦肉大約是一個手掌心大小;
二兩豆腐:
生重,市面上的盒裝豆腐一盒大約400克。
對老年人來說,一位50公斤體重的老年人,每日蛋白質攝入參考食譜如下。

No.3
吃點對大腦友好的食物
此前,美國著名的弗萊明漢佇列研究透過三十年跟蹤發現,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采取的健康管理措施,對老年期癡呆也有效,
能讓老年期癡呆發生率降低40%
。這些建議包括:
1、
以豐富新鮮的植物為主,包括蔬菜、水果、五谷雜糧、堅果;
2、
烹飪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盡量少吃加工食品;
3、
脂肪攝入不超過總量35%;
4、
適量吃些乳制品;
5、
每周吃兩次魚;
6、
少吃紅肉,多吃白肉。
No.4
不宜過飽,定時定量
除了吃什麽,吃多少、何時吃、如何吃也很重要。
吃多少:
七八分飽最好,也就是胃裏感覺滿了,但再吃一點點也不是很難受的程度。
何時吃:
建議早餐、中餐一定要吃飽、吃好,晚餐則要吃少、吃早。把每一天的攝入總量按照早、中、晚分別為40%~50%、40%~30%、20%的比例分配,盡量不吃宵夜。
如何吃:
細嚼慢咽,增加咀嚼次數,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生吃最好。
好好吃飯是一種健康優勢,食物種類盡量豐富,食不過量,細嚼慢咽,別再隨意湊合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