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歷史的塵埃——清明節的肅穆與生機

2024-04-04文化

原創鯤帝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清明就因其重要的氣候指向作用和人文含義,被人們普遍重視,既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傷惆悵,又有「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的暮春美景。在清代,清明時既充滿著莊嚴肅穆的氣氛,又飽含生機勃勃的景象,可謂動靜相宜,別具特色。

莊嚴隆重的清明祭祀

祭祀,特別是祭祖,是清朝宮廷極為重要的禮儀活動。清制,每年清明日、孟秋望日、冬至日及歲暮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典禮,稱為四大祭。

清明時,清廷祭祖最主要的活動為謁陵。清沿古制,帝後墓稱為陵寢,貴妃以下墓稱為園寢,清代帝後陵寢主要分布在三處:盛京三陵——永陵、昭陵及福陵;東陵,包括昭西陵、孝陵、景陵、裕陵、定陵、惠陵等陵寢;西陵,包括泰陵、昌陵、慕陵、崇陵等陵寢。

清昭陵

盛京總管內務府為咨送三陵大祭取用牛羊等及用過草豆等項數目清冊等事致總管內務府咨文

民間也會在清明節時進行祖先祭拜。江南的普通百姓在清明節時會前往同姓一族祖先墓前祭掃。在桌上陳列三牲及盛於器皿中的點心果物等供品,焚香燃燭,澆灑奠酒,還會焚燒在紙張上畫出衣服形狀的冥衣和大金(貼有金箔的紙張),意在向祖先們饋送衣服金銀,祈願他們保佑子孫後代平安。

民間清明節祭拜的另一個主要內容是拜城隍。城隍是古代道教神話傳說中守護城池的神靈,明清時期祭祀城隍活動非常盛行,古人認為拜城隍可求平安、求晴雨、祈冥福。據【清俗紀聞】中記載:時值清明,江南州縣會奉敕命前往各地城隍廟中,將廟中神像用轎請出。轎前鳴鑼開道,隨後有行牌2對(前一對刻有「奉旨祭祀」,後一對刻有「城隍使司」,皆為金字)、旗數面、涼傘1桿和鑾駕數根,在轎後吹奏鼓樂,一路由各司職人員送至郊外目的地。城隍出巡途中伴隨各種香會,還有秧歌、高蹺、五虎棍等表演,觀者如潮。最終城隍神像被請到為祀孤而建造的廟壇中,放置在座椅上供人們祭拜。

現代的浙江金鄉「清明祭」城隍出巡活動,以祭祀明代抗倭將士為主題,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生態環保的插柳植樹

除了各類風俗活動,清明節還是種樹的重要時間節點,一旦錯過,效果會大打折扣。

雍正帝曾諭令在西直門、德勝門至暢春園的禦道上沿途栽種柳樹,若三年內有焦枯則令其種樹官進行補種。到雍正六年(1728年)時,禦道沿途樹木依然不太繁茂,甚至有的枯萎了也沒人管理。雍正帝看後大怒道:「朕所經由之路尚且如此,則他處僻路可知!」責令內務府、步軍統領、順天府尹進行巡查,看到枯焦損尖之樹就立刻補種。

綠意盎然的暢春園(復原圖,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研究團隊)

雍正八年,開始嚴格規定所有樹木要在清明節補種完畢,並且所栽樹高必須達1丈2尺,直徑達2寸5分,栽種坑深2尺,種植完成後五日澆灌一次,樹根下方用棗茨作為圍護。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初十日的上諭中提到,要調查熱河道良卿補種行宮各處樹木幹枯過多的原因,最後查明補種樹木必須在清明節氣時才能成活,夏天補種則只是「徒費工料、仍屬無益」,良卿等人在六月份催種確實不太符合種植時宜。

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初十日上諭

民間清明植樹的習俗,據說發端於插柳之風:清明時節,江南的家家戶戶會在門戶上插柳枝,據傳是為了防止生蠹,男女老少還會在頭上戴上普都枝編成的普都圈,或是在頭上衣襟上插上柳枝捋成的柳球,還有「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的民謠。在清明祭祖時,人們會為墳墓培上新土,同時折幾枝新發芽的柳枝插在墳上,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些生命力頑強的柳枝很多長成了大樹,清明節也就變成了植樹節。

生機盎然的風俗活動

清明前後是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好時節,相傳由於在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冷傷身,人們會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並逐漸發展成為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卵等清明風俗。

蕩秋千是清明時節古老的遊戲娛樂活動。秋千最初被稱為「千秋」,但是因為避諱「千秋萬壽」的祝壽之詞,就倒著成為了「秋千」。【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宋時,蕩秋千被稱為「半仙之戲」,深受廣大婦女喜愛。明清時在清明時節蕩秋千已十分盛行,乾隆帝在禦制詩【三月】中寫到:「清明時節杏花天,柳岸輕垂漠漠煙。最是春閨識風景,翠翹紅袖蹴鞦韆。」詩中的「鞦韆」就是秋千,「鞦韆」的兩字都是「革」字偏旁,「韆」字亦是走字底,生動表達出蕩秋千時隨著皮繩而不斷移動的過程。民俗中還將蕩秋千和驅除百病結合在一起,蕩的越高,象征生活會過得越美好。

乾隆帝還有一首【清明】詩,詩中寫到:「兒童卻愛清明節,未破花朝放紙鳶。」寫出了在清明時節另一種遊樂方式——放風箏。清人李鬥撰【揚州畫舫錄】中寫到,「二肆最盛於清明節放紙鳶」,甚至可以和端午節上的龍船盛會相提並論。

不論是莊嚴肅穆的祭祀禮儀,還是生機盎然的風俗活動,清明這一延續千年來的傳統節日,標誌著吐故納新的春天已經到來,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承載著一份特殊的文化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