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因為寒食,才有清明

2024-04-03文化

農歷三月,中國傳統歲時節日分別有上巳節、寒食節和清明節。

三月三,上巳節。上巳節起源於夏歷歷法的推演,按照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排序法,初七地支是巳日。民俗中,伏羲和他妹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女媧是在七天之內造出七種動物,按日排序,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狗日、初三為羊日、初四為豬日、初五為牛日、初六是馬日、初七為人日。所以巳日也是人日。上巳節主要的活動有祓禊、釁浴、修禊、祈求生育、男女互贈香草、郊外踏春、泡溫泉、曲水流觴、水邊飲宴等。看過的【蘭亭集序】嗎?書聖王羲之寫的就是過上巳節的景象。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定在每年公歷的4月5日,是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頒布的。作為節氣,如【歲時百問】之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但作為節日,其意義已經超出農事操作指南的範疇,是民俗、民習和民風中一項重要社會活動和歷史典故的記憶。

構成清明的文化核心,是出自春秋戰國時代「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的介子推。去年四月初,應台灣「勝大莊」主李誌仁先生的邀請,專程去了介子推故裏——山西運城夏縣裴介村,並且出席了山西省介子推忠孝文化節暨首屆介子推公祭大典。

「寒食」作為清明節的由來,清明是一種民俗而保留至今,但寒食作為一種文化,是倡導,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人世謬舉的憤懣,對祖國赤誠的愛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人格,更是我們今天要倡導中國夢中的堅實的基礎。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太子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跟著他一道出逃的臣子中,最為忠心伺君的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在陪君流亡中,經歷了千辛萬苦,重耳受盡了屈辱。在重耳餓暈過去的時候,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充饑。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這讓晉文公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

介子推功成身退,不再願見到君主,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派出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母子的屍體浩然大哭,磕頭祭拜,將介子推母子遺體安葬之後,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麽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為國君,秦朝政府為了推崇介子推的精神,將介子推在綿山的墳遷移到今天的山西省夏縣的裴介村。作為一個中國人,在沿用清明節的民俗時,且不能忘記了清明的由來——寒食節,以及介子推忠、孝、潔、義的精神。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其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