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如何評價2024LPL春季賽開賽首日熱度,LPL真的要涼了嗎?

2024-01-23推薦

很多答主提到去年S賽一穿四對LPL熱度的影響,我的看法是世界賽成績只是結果,不是原因。

更為核心的的問題是S賽在所有英雄聯盟賽事中的權重過高,春夏聯賽,次級賽事,Msi,冒泡賽,全部在為一年一次的S賽服務。

多年的觀賽經驗讓觀眾對各型賽事有著固化的認知和判斷,並且形成了很深共識。

聯賽冠軍算得上一種成就嗎?觀眾潛意識裏並不認可它的價值,客觀上聯賽冠軍的意義好像也只是決定了參加S賽的種子順序和分組。

為什麽這麽多年對Msi含金量的爭議從未停止?即便去年賽制改革更新了觀賽體驗,但Msi的賽事榮譽從未獲得過拳頭官方行動上的認可。沒有皮膚,沒有簽名,對於夏季賽和S賽影響甚微。

次級聯賽曝光度幾乎為零,如何維持營運和盈利都是問題,這樣的環境必然滋生假賽菠菜。

我並不是質疑S賽的含金量,SKT是歷史最強戰隊,Faker是英雄聯盟最偉大的選手,都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但另一方面,除了冠軍戰隊和第一分組之外的聯賽和戰隊也需要收視,需要盈利,S賽論成敗的體制導致了零和賽局的局面,一年的投入如果與冠軍失之交臂,動輒就是觀眾對整個分組的全盤否定和失望。

即便是T1,在加冕之前,尤其是五連亞時期,可想而知整個俱樂部上上下下承擔著多大的壓力,假如去年再一次沖冠失敗,他們將要面對的會是什麽?後來的觀眾會如何給這一時期的T1蓋棺定論?所以啊,S賽論成敗的結果就是天堂地獄一念之間,即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隊和選手,稍有不慎就是兩三年白忙活。

競技體育需要造星運動來保持賽事活力,英雄聯盟的造星運動可謂慘不忍睹,一塌糊塗。為何拳頭近年來的國際賽宣傳方向都著重在中韓分組對抗上,而並非聚焦於多個傳奇選手的宿命之戰,巔峰對決?這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Faker是公認的Goat,這個話題產生不了任何爭議。其他領域裏,無論到底有沒有喬詹之爭,有沒有絕代雙驕,起碼產生了爭議,有爭議就有熱度,但在英雄聯盟的世界裏,「歷史第一人」早已塵埃落定,並且遙遙領先其他選手。

實際上Uzi、Chovy、Showmaker、JKL、Theshy甚至Knight在Faker的低谷時期都或多或少的得到過聯賽和拳頭官方有意的「推銷」,方式包括但不僅限於S賽MV出鏡、分組宣傳片出鏡、ESPN排名、與擅長英雄進行繫結、賽事宣傳片中的傳奇性敘事……

拳頭一度很想創造一個「新王」,榮譽不必與Faker持平,只要能被觀眾將之和Faker放在一起討論,制造出爭議和話題就足夠了,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於是被迫選擇了分組對抗的宣傳模式,LPL和LCK的火藥味從S10之後愈演愈烈,在S12達到了巔峰。

Msi之後LPL開香檳上嘴臉,S賽被回旋鏢,休賽期恨其不爭,感嘆LPL完了,這就是近兩年的公式劇情,迴圈往復。

但這樣的劇情如果有一天玩不轉了呢?LPL收視率下降就是一個征兆,從五大分組一超多強到灣灣結束歐美陪練決賽中韓,總有一天會變成LCK自己玩的遊戲(甚至LCK的末尾隊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唯S賽的結果,就是贏家通吃。亞軍和十六強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弱者,都要被罵,一年的經營沒有收益,隨之削減投資甚至結束計畫,選手身價集體縮水,賽事失去更新的動力,惡性迴圈。

另一個問題是戰隊即時戰力排名得不到更新,什麽意思呢?一年只有兩次國際賽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觀眾想要在今年的Msi之前得知世界前五戰隊的排行榜,大機率找不到依據,只能非常主觀的進行判斷。因為沒有最新的國際賽事交手記錄,最近的國際賽事是去年11月底的S賽決賽,T1是冠軍,所以TOP1是T1,好像也合理。

那麽,TOP2是WBG嗎?

拳頭可以考慮增加四大分組聯賽的權重,將LCS、LEC、LPL、LCK的比賽統稱為一級賽事,甚至適當的放寬舉辦比賽的許可權,多一些沙烏地杯這樣的比賽,讓四個分組多切磋交流(現在一年只有兩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賽事,而且只有頭部戰隊有權參加,讓TT、UP有機會去和LCK的FOX、BRO打打友誼杯賽未必沒有意義,邀請一兩個強隊坐鎮增加流量,弱隊也能獲得曝光度,掙些外快。),如果一級聯賽收視率和含金量有保障,次級聯賽的地位也會變相提高,為什麽LDL比賽沒人看,觀眾不在意有沒有超級新秀,除了觀賞性不高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LPL在觀眾的認知裏也稱不上頂級賽事,春冠夏冠沒人認可,剛打上LPL又算得了什麽呢?

都說第二分組鬧麻了,涼也活該,前面半句我同意,確實是第二分組,打不過LCK,但打不過的不只是LPL,且不說LPL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去年僅完敗給了T1一支隊伍,而是三個分組都打不過,打不過的就都解散嗎?沒有這個道理。

雖然LPL的缺點非常多,但如果一個賽事中排名第二的都無人關註,那就不只是他自身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