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被人們奉為民族英雄,在歷史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國家罪人

2024-04-28歷史

巍巍五千年,上至文人騷客、下到莽夫白丁,不論陽春白雪、亦或是下裏巴人,中華民族都誕生了太多的令人拍案叫絕的璀璨文明。市井怪談、坊間野史,紙醉金迷、活色生香,古時的文人最愛「藝術加工」和「渲染氣氛」,窮奢極欲及頂天立地盡在掌握。

甫一開始,僅是文人如此,到後來由文人又發展出一種嶄新的職業。江山多嬌、世事浮沈,時間與紛爭以另一種獨特的形式傳頌,唱念作攏,故事以朗朗上口的旋律洋洋灑灑,引得四下拍案叫絕。

這個職業就是說書人,在筆者看來,這就是當今編劇最早期的雛形,以語言為載體,調動氣氛講述故事。

至於其真實性嘛……

看看紀錄片和爆米花片,想必讀者心中已經有解答了。

故事隨心隨錢

說書人是最典型八面玲瓏討生活的例子,通常來說,受眾以普通老百姓為主,主要目的是解悶兒,茶館裏桌子一擺,小酒一上,不論身材壯碩、清瘦如風,大家都是道友,興到濃時會有人歡呼有人鼓掌,打賞那自然也是少不了,說書人就靠這打賞和酒樓茶館請人的錢過活。

既然衣食父母還是老百姓,那麽故事自然也要貼著老百姓來,沒有老百姓喜歡聽普通人那點雞毛蒜皮車軲轆來回折騰的日常瑣事,要聽就聽「宏大沙場英雄豪傑」,要笑就笑大人物的糗事,要怪笑就笑活色生香人妖之戀。

總而言之,故事的藝術渲染和加工很重要,放在當代的互聯網來說,就是這個故事要有「爆點」能「博眼球」,「帶流量」。

說書人最愛的就是對歷史人物的故事加工再加工,說書人這行當門檻並不是太高,事實上只要嘴皮子有三分犀利都能當個說書人,門檻不高必然會導致看待事物與問題太過片面和偏激,追溯問題也必然到不了點子上,更別說增添個人喜好了。

很多故事更是胡編亂造,怎麽令人「哇」出來怎麽來,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聽說書人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這種狀態下講出的故事就恍如當代互聯網上的「爽文」,邏輯和事實已經被拋卻腦後,滿篇都是個「爽」,滿眼都是「錢」。

老百姓喜歡聽什麽?

想看貪官落馬,羨慕豪傑瀟灑,向往美人作伴,渴望金榜題名。

說來說去,橫豎不過這四點。

藝術加工的產物

雖然說書故事良莠不齊,但從當今歷史的評判來說,正面大於負面,功大於過,促進了文化的傳播這是必然的,但對於一些「謠言」和「臟水」的造就,也是實打實逃不開的。

說書人喜歡什麽、討厭什麽,甚至嫉妒什麽,都會對故事本身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你是紅顏禍水,說書人會拿捏著令百姓浮想聯翩的點舌燦蓮花,你是亂世梟雄,說書人會把著男兒向往的蕩氣回腸大作文章。

縱然你是聞名十裏八鄉的大善人,說書人若嫉妒你,也能揪著你那丁點的過錯無限放大,語言是多面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多面的。

說書人口中藝術加工的產物也直接導致了大量「野史」的誕生。

其中最荒謬的,非呼延慶其人莫屬。

呼延慶其人

呼延慶,呼延守用之子,呼延贊曾孫,宋朝知名軍事將領、外交官。

不知是不是托一眾說書人的福,在清代興起的小市民文學世界裏,呼延慶聲名大噪,超過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人。描寫呼家故事的小說和評書很多,如【說呼全傳】、【呼楊合兵】等。

呼延慶本人極具爭議,他有能力有功績,宋徽宗時期曾擔任登州平海軍指揮使一職,因其「善外國語,又辨博」,故多次出使金國商議聯金攻遼之事,也就是大名鼎鼎「海上之盟」的商討。

舌戰金主

呼延慶守衛登州,訓出了一批「浪裏白條」水中戰士,不論有什麽樣的功績和過錯,呼延慶的嘴皮子都是實打實的。

其中流傳最廣的,莫過於「舌戰金主」的故事,呼延慶出使女真進行外交活動刺探虛實,卻被強勢的金主扣押,與其大辯一場,最後全須全尾地歸來,許是這驚人的嘴皮子成為了一眾說書人的榜樣,導致說書人視他如前輩楷模,這才一傳十十傳百鬧出了驚天大烏龍。

海上之盟

呼延慶在當代被稱為國家罪人,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參與達成的「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是指宋朝與金朝一同簽訂的共同滅遼復燕的合作盟約 。由雙方在地理位置上被遼朝徹底截斷無法貫通,只能在渤海上往來合作而得名。

海上之盟是古代史上最大的敗筆之一,究其本質,是教科書般經典的「唇亡齒寒」、「引狼入室」。

彼時國內成北宋、遼朝和女真族三國鼎立,說是三國鼎立,事實上剛崛起不久的金朝更為有血性和沖勁,而相較之下北宋和遼朝都遜色了一籌,時任國家皇帝目光短淺,只看到了針鋒相對的遼朝,而忽視了遼朝後虎視眈眈窮兇極惡的金,甚至與其合作,幹掉了遼朝這個天然的屏障。

失去了遼朝的緩沖,金的野心迸發難以遏制,攜猛虎之勢洶湧而來,導致北宋覆滅國家被奪,一敗塗地不說連整個神州都換了個主人換了個名。

這就是靖康之亂,是古代史上潑天的恥辱。

而靖康之亂的根本原因,就是海上之盟的達成。

作為直接談判者,呼延慶對此有著不可磨滅的責任。

「國家罪人」和「民族罪人」之名,名副其實。

說書人的「洗白」

經歷了當代互聯網的是是非非,只要是上網的人民,哪怕是個別文化程度極低的老百姓,也都懂得「洗白」這個詞的意思,且能分辨出洗白的行徑和首尾。

古代的老百姓可沒見過這陣仗。

一個說書人美化正面功績,避重就輕不提海上之盟是洗白,而一百個說書人掩蓋事實那就變成「眾口鑠金」了。在眾說書人的口中,呼延慶這位令人「敬仰」的「前輩」那叫一個偉岸高大,舌戰金主,與群臣大辯三天三夜,期間無一人能勝過,最後目的達成凱旋歸來,是個真正的民族英雄……

擱在當代,但凡看過國家外交工作人員直播節目的讀者就會明白,這是不存在也不可能的,哪有外交工作人員在別人的地盤談論合作事宜時還敢咄咄逼人的?呼延慶再有能力也就是一個人,他還能在敵人的大本營給人家的領袖落面子讓人家吃癟?

外交活動是語言的藝術,其中探討的是雙方的利益,你來我往的賽局、互相過招是有可能的,指的人家鼻子罵的全軍無人敢回嘴是在開玩笑嗎?

可嘆當時的老百姓大多是徹頭徹尾的文盲,大字不識一個,哪裏懂得這些?

當下便是被說書人講得熱血沸騰、激動不已,呼延慶的「高大形象」也就映入腦海,揮之不去了。

至於他是「國家罪人」?

那時的老百姓哪能搞得清什麽叫「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哪能懂得什麽兵法?哪能懂得什麽叫「唇亡齒寒」?在他們看來,打仗輸了那就是打仗輸了,不如別人強唄。

於是「呼延慶」一度洗白成功,被美化的人氣高漲,絲毫看不出民族罪人的影子,不禁令人長嘆。

小結:

說書人「洗白」呼延慶成功,究其本質還是彼時的老百姓民智未開、資訊不對等造成的,那時百姓大多目不識丁,沒有邏輯,不講因果,看到聽到的就是真的,而說書人言論避重就輕,更偏向「詭辯」,普通老百姓並不能分辨得清,而能講清的文化人又不可能像說書人一樣每天啥事都不做就在茶館裏擺弄這些,更不可能有廣闊的覆蓋率——那時的讀書人多麽珍貴稀少啊。

這也就導致了如此被「帶節奏」的事情發生。

而在當代,凡事講個因果關系講個起因經過結果,對是非的分辨和資訊的接受性都是古代完全不能比擬的,國家機構行事的公開化和透明化也極大的增長了老百姓的眼界,杜絕了「節奏」和「謠言」的誕生,這是很正確也是很明智的方式。

古往今來,講話都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他被美化成民族英雄,歷史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國家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