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科普:國民黨軍隊中甲、乙、丙三種師差別到底有多大?

2024-04-03歷史

在影視劇中大家都對國軍比較熟悉,但也經常會困惑於國軍的編制混亂。

有的時候師長下面有旅長,旅長下面有團長;而有的時候師長直接管到團長。同時眾所周知國軍內部派系林立,以至於中央軍和雜牌軍在編制上也經常有區別。

那麽同樣是師級單位,國軍為什麽要分個三六九等,甲等和乙、丙等師有多大差距呢?

北伐成功後全面整軍,以師為戰略單位

師在歐洲近代戰爭中不斷發展壯大,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步兵單位。多數國家將其定義為最大的常設單位,也是最小的獨立作戰集團。

清朝末年效仿當時的德國軍制編練新軍,終於在營的基礎上有了「鎮」。比如著名的北洋六鎮,每鎮下轄二協,每協下轄二標。

在1913年之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正式把鎮改為師。

1924年在蘇聯的幫助下,國共兩黨在廣州黃埔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標誌著國民革命軍的誕生。國民革命軍早期一切都是以蘇軍為樣板,且把「軍」作為戰略單位。

參加北伐作戰的八個軍大部份都編制統一,每軍都下轄兩個師,每師下轄3個團和直屬隊;只有桂系第七軍直轄9個旅,北伐戰爭後期才有師一級編制。

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到1927年時總數已經膨脹到了40個軍近50萬人。

但這一時期許多部隊新建或是由軍閥的部隊改編而來,各軍、各師實際人數差距很大,每師三團的編制也被打破。

在1928年「二次北伐」之後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了中國[1],卻演變成了新的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四大軍事集團。

1928年8月,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上透過了蔣介石提出的【整理軍事案】,國軍開始了裁軍和整軍。

在1929年1月開始,蔣介石把白崇禧、閻錫山等請到南京召開全國編遣會議,共同商議裁軍計劃。

各方達成共識取消現有師以上單位,全國軍隊擬編為60個師。這樣以師為戰略單位,上面設「路軍」為戰時指揮機構。

從這個時候開始,國軍的師級構架陷入了有編制表無法真正執行,又出現新編制表的惡性迴圈。

人員裝備不統一,國軍師出現多種師級編制

1929年的時候中國還沒有面臨新的外敵入侵,在這種和平狀態下統一全軍編制本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對國民革命軍來說,卻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原因就在於四大軍事集團所下屬的軍隊來源有著根本性的區別,自然就不可能實作統一的編制。

至1928年底四大軍事集團中,蔣介石的中央軍系統擴大到55萬人。蔣介石的中央軍大部份屬於黃埔系,也就是以黃埔軍校畢業生作為各級軍官的主幹,來新建或擴建的軍隊。

還有一部份是北伐時收編的原軍閥部隊,但對軍官進行了大規模更換。

由於控制著當時中國人口最多,經濟水平最發達的地區;所以蔣介石的中央軍無論人數、裝備還是後勤保障都是最得力的。

相比之下桂系雖然參與了最初的北伐,但是很快就開始為自立門戶做準備。

在北伐過程中其不斷擴軍和收編部隊使總兵力增加到30萬人,成為了蔣介石最忌憚的一股力量。

閻錫山的晉系部隊以在山西的部隊為基礎,在北伐戰爭拿下中原的人數發展到28萬人。

馮玉祥的部隊來源於呼應北伐戰爭的國民聯軍,初期也得到了一定的蘇聯軍事援助;但是在1929年初空有50萬的數量,裝備和後勤保障都和中央軍有巨大差距。

既然各支部隊的基礎有巨大差距,那麽想按照統一編制來整軍就困難重重。

所以在1929年1月蔣介石所提出的民國19年整軍方案中對師的規模也不要求整齊劃一,而是直接劃分成了甲,乙,丙三種編制模式。

甲種師顧名思義就是頭等主力師,理論人數可以超過2萬。每師下轄三個步兵旅,每旅三個步兵團,每團有三個步兵營和一個機槍連。在步兵旅一級沒有直屬隊,也就是說旅部只相當於一個指揮機構。

每一個師還下轄一個炮兵營,下轄4個連共16門火炮;工兵營下屬3個連,輜重兵營下屬3個連;此外師部還轄有騎兵連、通訊兵連、特務連等直屬隊。

乙種師很其人員裝備要差一截,理論上人數大約1.5萬左右。每師下轄兩個步兵旅,每旅下轄三個步兵團。

每一個師還下轄一個炮兵營,下轄3個連共12門火炮;工兵營下屬3個連,輜重兵營下屬3個連;此外還轄有騎兵連、通訊兵連、特務連等直屬隊。

至於丙種師自然是各方面墊底,理論人數不過萬余。每師只有兩個步兵旅,每旅下轄兩個步兵團。

每一個師也下轄一個炮兵營,但只有2個連8門火炮;工兵營只有2個連,輜重兵營也只有2個連;此外還轄有騎兵連、通訊兵連、特務連等直屬隊。

我們可以看出在國軍的這個整軍方案中,只有步兵團一級做到了編制統一,但也沒有對人數有嚴格要求。

但旅的數量和師直屬隊的編制過於隨意,幾乎完全沒考慮作戰實際。

尤其是丙種師的炮兵營、工兵營和輜重兵營,都只有兩個連的編制。如果嚴格執行,這樣的師幾乎沒有獨立作戰能力。

如果蔣介石的整軍計劃只是為了削減軍隊總數,那麽倒也符合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可眾所周知蔣介石這個人既心胸狹隘,又有極強的權力欲望。

他提出的這個整軍計劃中,中央軍全部調整為甲種師,而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等人的部隊主力才被劃分為乙種師,大部只能被劃分為丙種師。

由於師的數量已經限定為60個,那麽把閻錫山等人的部隊都降級,這是公開排斥異己的表現。由此直接引爆了眾多地方大佬的不滿,成為了中原大戰的導火索[2]。

師的編制不斷修改,卻始終未能在全軍落實

1930年9月中原大戰結束之後,蔣介石打敗了三大對手又事實上收編了東北軍,實作了其一軍獨大。

於是他以勝利者姿態重新開機軍隊整編計劃,命令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設立了陸軍整理會議;由何應欽負責調查全國各師的實際人員和裝備,以此為基礎改編國軍各部隊。整理會議隨即改訂【陸軍暫行編制表】,民國19年整軍計劃才能被推行下去。

但是很多讀者會質疑無論在內戰還是抗戰,在具體戰例中似乎從來沒有哪個國軍師下轄九個團參戰。

這其實反映了整個民國時代國軍的一個頑疾,那就是編制表永遠只停留在紙面上。

民國19年所制定的甲、乙、丙三種步兵師編制方案,根本就沒有在抗戰之前落到實處。

比如分析甲種師的編制,其更像是一個擁有九個團的軍。每師透過三個旅要指揮九個團,卻只有一個炮兵營。這樣到了真正作戰時,每一個步兵團連2門炮的支援火力都分不到。

而且團的單位過多,如果每個團都按照理想狀態達到2000人左右,則整個師規模將過於臃腫;無論是行軍和後勤保障,還是作戰時的指揮都非常不便。

可如果每個團的人數都控制在1000人左右,又會造成每一個團的戰鬥力都不理想,指揮層級過多的問題也會更加嚴重。

所以在同紅軍的實戰當中,國軍參戰的基本上都是每師二旅六團和每師三旅六團的編制。

比如1931年12月在寧都集體起義的原國軍第26路軍,下轄11個團卻只有1.7萬人[3]。26路軍在參加「圍剿」紅軍時下轄兩個師,每一個師都是兩旅六團。

被紅軍消滅一個團後未能得到補充,再去掉師直屬隊,每團人數只有一千多一些。

雖然這和26路軍是雜牌部隊有關系,但也反映了師下邊所轄的團數過多也會帶來副作用。由其改編的紅五軍團就簡化了編制,只下轄兩師六個團。

於是圍剿紅軍作戰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又構思出了另外一種編制方案。在縮小規模以方便指揮的同時,仍然被劃分為甲、乙、丙三種編制模式。

甲種師每師下轄二旅,每旅只有兩團;但師部直轄一個補充團,必要時作為預備隊參戰。乙種師師部只下轄二旅,每旅兩個團。而丙種師則取消旅級建制,每師直接下轄三個團。

這個新編制最大的亮點是將團屬機槍連下放到營,在團一級則新設迫擊炮連。

於是在後來反「圍剿」作戰時,紅軍官兵普遍發現敵軍的火力大幅增強;同時每個團、營的人數也更加充實,持續作戰能力也更強。

這個構想並未以編制表的方式推廣,但是在後來的具體實踐當中已經向這個方向發展了。

1933年的中德開始全面軍事合作之後,國民政府聘請大量德國軍事顧問,自然也開始向德國軍制靠攏。對於德國軍事顧問來說,一個師下轄超過五個團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在德國顧問制定的計劃當中,國民政府開始編列所謂的整理師,也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德械師。

如87師、88師和36師這樣標準的德械師只有二旅四團,但是強化了師直屬隊;而同樣作為德械的教導總隊沒有旅一級建制,直接下轄三個團。

事實上這兩種編制下的人數相差不大,同時證明旅一級指揮機構實際意義不大。

抗戰時完成編制統一,但各師實際仍有差距

雖然國民政府在抗戰爆發前先後提出了九種師級編制,抗戰爆發時一度同時有七種編制共存。

但我們印象深刻的只有每師兩旅四團,和每師三團的編制。這事實上反應了只有這兩個編制,才符合從拿破侖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戰場實際。蔣介石不顧客觀規律而在編制表上耍小聰明,反而限制了國軍的戰鬥力。

雖然在抗戰之前蔣介石所制定的甲,乙,丙三種師編制方案,就是為了強化中央軍,削弱雜牌軍;但是真正操作起來卻並不如願。比如作為國軍最精銳的德械師,就沒有實作三旅九團。

而作為雜牌軍,打響「七七」事變的第29軍下轄四個師,每師都是三旅六團;同時軍、師兩級還另有獨立旅和獨立團,所以就不奇怪其一個軍能有10萬之眾了。

此外在1937年國共合作時,國民政府只給八路軍三個師的番號,且是每師下轄二旅四團的丙種師編制方案。這雖然有蔣介石故意限制中共武裝的因素,但諷刺的是其比所謂的甲種師方案更符合實際。

1937年時紅軍主力紅一方面軍有15500人,紅二方面軍有14000人,紅四方面軍才13000人。若是改編為每師3旅9團,每團人數只有1000多一點。編為每師2旅4團,每團的人數和槍械數量才更接近於國軍的主力部隊。

從淞滬會戰到武漢會戰,國軍同日軍進行了近一年的慘烈血戰。

在1938年的南嶽整軍會議上,決定重新以軍為戰略單位,每軍下轄兩個師的為乙等軍,三個師為甲種軍。

同時為了更有效指揮作戰,幹脆取消了旅一級的建制。也就是從1938年12月之後,國民革命軍的正規軍編制均為每師下屬三團;不再有所謂的甲,乙,丙三種師的編制了。

到這時國軍名義上實作了編制統一,但是具體人數的區別仍然非常巨大。

比如像國軍五大主力那樣的嫡系部隊,每師三團人數過萬,並有真正意義上的師屬炮兵營等直屬隊。

而像一些雜牌師雖然也是三個團,但是人數只有4000多,師直屬隊往往只存在於紙面上。這種同編制不同實力的景象,一直延續到了解放戰爭後期。

國軍內部如此互相傾軋,編制戰鬥力不一,根本難以實作指揮上的統一。這也是其最終結束歷史舞台,在1949年被趕到台灣島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 張安東.論1930年國民黨新軍閥中原大戰.【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2) :60-64

[2] 魏宏遠;江沛,於永.民國史紀事本末 三 南京國民政府確立時期 上.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8-12

[3]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