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聖地,享譽海內外,拜佛必去之地

2024-04-03國風

自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歷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化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佛教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

中國佛教形成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或模式,比如,隋唐時期形成的八大宗派被認為是佛教中國化的理論典型;又如,明清時期,在四大菩薩信仰基礎上形成的四大名山信仰是佛教中國化的典型代表。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指的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華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應化道場;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

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 。 五台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台」,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清涼山,興建了大孚靈鷲寺。這座五台山的開山寺,也就是現今的顯通寺,為中國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五台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公尺。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巖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塔院寺位居台懷鎮中心,以五台山的標誌大白塔而得名。這座大白塔高達54.56公尺,周圍為125.6公尺,始建於元大德五年,歷代屢經修造,明代又重建。據記載,大白塔內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都要朝拜這一聖跡。塔院寺內還有座文殊塔,傳說塔內藏有文殊菩薩的頭發。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後的靈鷲峰上,傳說為文殊菩薩居住之處,又名文殊寺,也稱真容院。寺前一百零八級石階,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書「靈峰勝境」四個大字。佛家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

峨眉山位於神秘的北緯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峨眉山市。自古就有「普賢者,佛之長子, 峨眉者, 山之領袖」之稱。峨眉山稱為中國佛教聖地,被譽為「佛國天堂」,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據【悲華經】記述:古印度聖王輪轉王的第八子泯圖。出家學佛後,法名普賢。他修行得道後,在佛祖面前發下十大行願,要教化眾生,修菩薩道,得證菩提,獲得善果。【華嚴經】說:「西南方有山名光明,而普賢與其門人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東晉時期慧持大師到四川,上峨眉山,是佛教僧侶到峨眉山第一人。慧持法師在現時的萬年寺基礎上初建普賢寺而奉侍普賢。

唐代,先後從外地來了一批大德高僧。他們擴建舊寺,興建新寺院,招徒傳法。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江陵來的慧通禪師,重建普賢寺、黑水寺、華嚴寺、延福院、中峰寺,新建了清音閣,使佛教聖地初具規模,故歷史上有「慧通中興」之說。

在宋代,朝廷非常支持峨眉山佛教。這時峨眉山佛教已經聲名遠揚,不少外方僧人來峨眉山。著名的有慧真廣悟禪師,三藏繼業、茂真、慧遠大師等,他們興寺宏法,使峨眉山佛教逐漸興旺。這一時期峨眉山出了三位高僧:一位是畫家道宏和尚;一位是別峰禪師,詩人陸遊的好朋友;另一位是懷古和尚,著名詩僧,和外地八大詩僧一起被譽為「九詩僧」。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的觀音道場,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全山開放有寺院共四十多座,最大的是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和寶陀講寺,普陀山四面環海,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

普濟禪寺又稱前寺,位於梅岑山東麓靈鷲峰下。普濟禪寺原名「不肯去觀音院」。據歷代【山誌】記載,北宋元豐三年(1080)欽差王舜封出使高麗,歸經蓮花洋,有大龜負舟,便向大士祈禱,龜沒舟行,以事奏聞朝廷,賜名「寶陀觀音寺」。慶元年間(1195-1200)準衛王史彌遠奏,列寶陀寺為江南「教院五山十剎」之一。

法雨禪寺亦稱後寺,位於白華頂左、光熙峰下。明萬歷八年(1580)大智禪師創海潮庵於千步沙之北,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二十七年欽賜藏經。三十二年賜帑金,住持如壽、如光等增建殿宇,三十四年,賜額「護國永壽鎮海禪寺」。

慧濟禪寺亦稱佛頂山寺,建在佛頂山巔。其處紺殿崇樓,蔭映山巔,瑞靄彌漫,祥雲呵護,為香客遊人向往之名剎,常有「三步一拜上佛頂」之虔誠信眾。據歷代【山誌】載,山巔原有石亭,內供石佛,明萬歷間(1573-1619),僧圓慧建慧濟庵,尚寶司丞沈泰鴻題額「寶月含空」。

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方圓百余平方公裏,北鄰長江,南隔太平湖與 黃山風景勝地相望。九華山原名九子山,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第一次稱「九華山」,並喻之為「 秀出九芙蓉」之後,俗乃隨之,但作為九華山諸峰之一的「九子峰」則仍依舊名不改。

據【九華山化成寺記】記載,唐玄宗 開元(713—741)末年,「鄉老胡彥」曾請僧檀和尚至九華山開演佛法,廣度男女有情,但為時豪所嫉,官府於是焚其居,廢其教。當此之時,新羅僧金地藏渡海入華,並來至九華山, 就「面陽而寬平」的谷中之地「巖棲澗汲」,虔誠行道修習。不久,金地藏在南陵人俞蕩等幫助下,寫成四部佛經歸山供養。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形成以後,吸引了四方釋子前來遊參朝拜和駐錫修道,因此,山 上除地藏和尚的舊有靈跡之外,後來又增建了許多寺庵。明、清兩代修建者尤多。截止於民 國中期以前,全山佛寺(庵)已達150處左右,其中的9處為叢林,它們是:金地藏塔、化城寺 、祗園寺、萬年禪寺、甘露寺、上禪堂、東巖禪寺、樂善寺和慧居寺。

化城寺

是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開山祖寺,位於九華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華街上 。此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雲山,東為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圍,儼如城池。寺院始 建於唐至德二年(757),寺成,金地藏應請自石室遷來居住。不久後,上首僧勝諭進一步擴 充寺域,增建台殿、山門、放生池、供經台等。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賜寺額名「化城寺 」。

祗園寺

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全山佛寺之冠。原名祗樹庵、祗園,位於九華街化城 寺東,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代多次重修、擴建。嘉慶年間(1796—1820),隆 山禪師在寺內開壇傳戒,自此成為十方叢林。九華溪繞寺流過,溪上有「迎仙橋」。

萬年禪寺

俗稱百歲宮。名列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中,位於九華山摩空嶺上。寺碑載, 明萬歷年間(1573—1620),有僧海玉,號無瑕,由五台山至九華,在此嶺摘星亭旁結茅而居 ,因亭而名庵,百歲而終,時人稱其為「百歲公」,同時在舊庵處改建成宮室,以茲紀念。

東巖寺

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化城寺東三裏許的東崖上。峭壁如削曰崖,崖中 洞室曰巖。相傳地藏和尚初至九華山,即在此東崖的巖洞中習定修法,洞名東巖,又稱地藏 洞、金光洞、舍身巖、舍生巖等,都是就地藏在此修習的不同傳說而命名。

甘露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於九華山北半山腰上。此地山水環繞,茂林修竹, 遮天蔽日。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奉旨到九華山進香,行至此地,見風景奇秀,乃說 :「此處築蘭若,必代有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