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上汽與印企合資,中國車企第一次進軍印度市場!

2024-04-04推薦

最近有一則新聞登上了熱搜,那就是國內有一家車企將要出國了。

在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自主品牌車企正在陸續走出國門去建立全新的生產線,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我們國內有這麽一家車企選擇的地區極具爭議,那就是印度市場。

想必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前幾年國內的手機比如小米,OPPO,vivo在印度有著不錯的發展。但沒想到卻在印度被迎頭痛擊,經常性罰款,導致這些手機廠商在印度深耕細作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賺到了利潤根本就不能帶回國內,所以現在大部份中國手機廠商正在收縮在印度的產品規模。

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家車企選擇在印度建立汽車工廠。其實去年印度就向比亞迪采購了一大批電動汽車,但比亞迪堅持先款後貨,很多網友覺得這是人間清醒,畢竟之前的教訓實在太深刻了。

近期上汽集團已經與印度JSW(印度最大鋼鐵生產商金達爾西南集團)在印度成立合資公司,其中上汽在新合作的公司中只有49%股份,而印度的JSW持股35%,其中還有當地的經銷商員工持股,上汽引入印度的是名爵汽車。不少消費者表示,上汽集團對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喪失了控制權,但上汽給出了解釋,因為員工與經銷商的持股並沒有投票權,所以上汽在新合資公司中占據百分之百的話語權。

這一點極具爭議性,雖然從手續來看完全沒有問題,但印度市場並不能用常規的合理手段進行判斷,難道之前的教訓還不深刻嗎?

事實上,印度離中國很近,人口眾多,不管是汽車人口紅利,還是距離運輸都還是不錯的。但我熟悉接觸的一些國產汽車高管們都明確表示,他們所在的車企暫時並不會考慮印度市場。因為在印度建廠,從數據來看汽車銷量將會增加明顯,但問題在於中國汽車廠家真能從其中獲利嗎?

現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出口全世界的「王牌」,但真正出口到印度市場的電動汽車幾乎為零。而且中國的電動汽車成為了高鐵後的第二張名片,如果名片打出去,幫對方國家進行了產業升級,投入了技術以及資金,最後卻一無所獲,這就需要慎重了,說不定還會反過來在國際市場產生新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