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美軍仁川登陸,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毛主席看穿美國的險惡用心

2024-05-15歷史

歷經風雨七十一載,抗美援朝之戰仍銘記在心。眾人皆知,當年誌願軍將士赴朝參戰,一戰揚威,為新中國贏得數十載和平發展機遇。他們的英勇與犧牲,永載史冊,激勵後人銘記歷史,珍視和平。

近年來,有人提出不同觀點,認為抗美援朝戰爭可能影響了當時的台海作戰計劃,導致收復台灣的行動被無限期推遲。

隨著韓戰檔案的陸續解密,昔日許多不為人知的決策內幕與細微之處逐漸顯露真容。這些歷史塵埃下的秘密,如今被陽光照亮,為我們勾勒出那段歷史的更為完整的輪廓。

【一、建國之初解放軍只能「望洋興嘆」】

1949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的展開,國民黨軍隊在百萬雄師的攻勢下如秋葉般紛紛敗退。眼見局勢已不可逆轉,蔣介石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內心焦慮無比。盡管他表面仍強裝鎮定,但心中早已盤算著無處可退的退路。

在深思熟慮之後,蔣介石采納了張其昀的建議,摒棄了退守西南的幻想,做出了前往台灣的決定。歷史的軌跡證明,若當時選擇西南地區作為退路,恐怕不出一兩年時間便難以抵擋歷史的洪流。

張其昀建議蔣介石撤往台灣,關鍵原因在於他認為解放軍當時的海空力量相對薄弱,因此隔海對峙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張其昀,一位卓越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者,非政客亦非軍人。然而,他在當時的獨到分析,精準地揭示了問題的核心,其洞察力令人嘆服。他的觀點深刻而中肯,對於當時的形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國民黨軍隊當時已潰散,但仍有三四百架飛機與近百艘艦艇。雖然這些裝備數量不算龐大,卻足以在解放軍面前展現出壓倒性優勢。畢竟,我軍的海空軍力量在當時幾乎為零,與敵軍相比顯得捉襟見肘。

解放軍在過渡江作戰時,只能依賴木船舢板,出海作戰能力與經驗尚顯薄弱。長江天塹雖廣,但最寬不過十公裏,而台灣距離大陸卻達百四十公裏之遙,差距懸殊。這一事實在後來的金門登陸戰中得到了有力證明。

1949年10月25日,解放軍第十兵團在葉飛司令的率領下,勇猛地發起了金門登陸戰。然而,由於我軍在海戰方面的經驗匱乏,且缺乏空軍和海軍的支援,僅憑三百余艘臨時征調的民船便倉促應戰,最終導致九千余名將士壯烈犧牲。

這場殘酷的戰鬥讓解放軍深刻領悟了渡海作戰的艱巨挑戰。即便面對僅7公裏之遙的金門,亦感力不從心,望洋興嘆。由此可見,想要發起對台灣的進攻,絕非易事,需要更周密的策略和準備。

粟裕,作為對台作戰的核心指揮者,深刻洞察戰局之要義。經深入研究,他向中央遞交了一份詳盡且客觀的報告,強調攻打台灣、實施兩棲作戰,除需海軍艦隊外,空軍火力支援亦不可或缺。這一戰略洞察催生了中國海軍與空軍的嶄新篇章。

1949年,中國海軍與空軍初建,可謂起步艱難,武器裝備匱乏,作戰經驗不足,難以迅速滿足實戰之需。然而,解放軍以超凡的毅力和智慧,不斷積蓄力量,時刻準備對蔣氏及其殘余勢力發起致命一擊。

【二、美帝包圍新中國的狼子野心】

美國,作為幕後推手支持著蔣介石的反動政權,對台灣問題早已投以密切關註。

據冷戰後解密的檔案顯示,1943年中美英三國簽署【開羅宣言】時,美國明確表示將台灣歸還中國,旨在爭取蔣介石的支持,同時認識到台灣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1948年,蔣介石顯露敗相,而美國早已預見未來,著手規劃如何扶持國民黨治理台灣。

美國政府更看重的並非蔣介石本人,而是台灣島的戰略地位。對於國民黨可能敗退美國,早有預料,但他們並未打算直接介入戰爭。因為明白一旦軍隊進入中國廣闊領土,將陷入困境;但若是協助蔣介石守衛海島,則在美國能力範圍之內。

在美國政要和軍界的視角中,台灣的主政者是否為蔣介石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確保其可控勢力掌握實權。他們所重視的是掌控從阿留申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延伸至台灣島的這一「第一島鏈」,意圖將其作為遏制中國、牽制蘇聯的戰略要地。

1949年,國民黨敗局已定,然而美國卻展現出「大度」的一面,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協助其將殘兵敗將撤離至台灣。此舉,無疑為國民黨留下了最後的退路,同時也為台灣的歷史埋下了伏筆。

對於美國政府這個「唯利是圖」的角色而言,盡管對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和蘇聯心懷敵意,但在現實利益面前,他們仍然保持著表面上的和氣,未曾公然撕破臉面。

在1950年2月中蘇簽署【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之前,美國官方一直聲稱不會動用武力幹涉局勢。國務卿艾奇遜也強調,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線僅限於阿留申群島、日本和菲律賓,對於台灣和南韓則保持沈默。

他們目睹了中國共產黨堅決統一全中國的決心,特別是中蘇兩國互助條約的簽署,美國人深感在台灣問題上已無回旋余地。於是,他們卸下了偽裝,露出了真實的面目,意圖更加明顯。

在「麥卡錫主義」的喧囂聲中,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於1950年4月頒布了NSC-68號檔。該檔強硬地宣告,美國將在遠東地區采取有力措施維護自身利益,除了堅守台灣支持國民黨政府,更將南韓納入保護範圍,以彰顯其霸權地位。

更進一步的是,如美軍遠東總司令麥克亞瑟曾斬釘截鐵地表明,台灣就如同一個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平台,是絕不可能輕易讓與他人之手的。

美國的明確立場無疑揭示了其決心涉足其中,這無疑讓蔣介石與李承晚喜出望外。二人分別蟄伏在台灣島和北韓半島,為了各自的生存而唯美國馬首是瞻。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蘇聯的援助下緊鑼密鼓地籌備解放台灣的大業。

出乎意料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中、美、蘇三國的計劃,這一轉變令三方都措手不及。原本井然有序的安排瞬間變得混亂不堪,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局勢,調整策略以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挑戰。

【三、微妙的局勢被突然打破】

在未簽署【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之際,美國曾聲稱不會訴諸武力幹涉,亦未曾明示將台灣與南韓納入其安保防線。然而,此態度究竟能否持久,尚屬未知之數,國際社會對此保持密切關註。

美國此舉並非真心置身事外,實則意在挑撥中蘇關系。國務卿艾奇遜眼中,新中國政權尚屬未知,他企圖以軟硬兼施的手段誘導中共保持中立,從而謀求自身利益。這種算計和權謀,無疑是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一出戲碼。

美國一方面揮舞大棒,拒絕承認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另一方面又丟擲甜頭,聲稱不幹涉台灣局勢。

他們自以為的聰明之舉,卻未能如願破壞中蘇關系,反而促使中國更加傾向蘇聯。然而,此時的中國政府欲攻台灣,卻非易事。倉促組建的空軍與海軍,無法迅速形成強大的聯合作戰能力,難度重重。

客觀審視,當年毛主席等中國領導層及解放軍高級將領均展現出了難得的冷靜。尤其是粟裕將軍,負責渡海作戰的他異常清醒,深知美國在台海附近虎視眈眈。在缺乏絕對勝算的情況下,他堅決避免輕舉妄動,以免重蹈金門戰役覆轍。因此,他選擇穩紮穩打,積蓄力量,同時密切觀察形勢變化。

毛澤東主席早已洞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台灣問題的解決註定是一場持久戰,需要精心謀劃與長遠布局,方能實作國家統一的偉大目標。這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智慧。

然而,蘇聯與北韓卻未能保持冷靜。史達林和金日成都誤解了美國的意圖,深信美國政府不會幹預台灣與南韓的局勢。於是,在蘇聯的縱容下,北韓率先發難,挑起了紛爭。

1950年6月25日,北韓出其不意地越過三八線進攻南韓,毛主席聞訊震驚不已。他深知此舉必為美國所利用,為中國帶來極大困擾,打亂我們原定計劃。然而,為時已晚,韓戰已然爆發,這位傑出的戰略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正如毛主席所預見,戰爭爆發僅僅兩日,即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果斷宣布美軍介入南韓戰事,並指令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以遏制中共對台攻勢。此外,美軍亦派遣軍事顧問進駐越南,協助法軍應對中國支持的「越南獨立同盟」。

蓄謀已久的美國,如今終於形成了對中國的全方位圍堵策略。

在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後,北韓軍隊曾一往無前的攻勢瞬間土崩瓦解,陷入絕境。然而,美軍卻愈發囂張,無視國際法,幹涉他國事務,更意圖對中國邊境虎視眈眈。戰火已蔓延至鴨綠江邊,局勢岌岌可危。

面對美國強大的攻勢,毛主席徹夜難眠。他深思熟慮,冷靜剖析當前的局勢與得失,苦苦尋覓破解之道。他不畏艱難,堅定信念,力求在紛繁復雜的局面中找到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

【四、以己之長、克彼之短】

在台海作戰計劃的籌劃中,毛主席將其置於首要位置。為實作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解放軍積極備戰,全力加強海軍、空軍的組建與訓練。同時,我們還從蘇聯獲得了寶貴的裝備援助,包括數十架戰機與部份艦艇,為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盡管擁有這些裝備以及征調的民船商船,毛主席與中央軍委仍警覺到,實作對台的兩棲登陸作戰存在極大風險。國民黨軍隊的空軍和海軍依然具有不俗的作戰能力,宛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形勢不容樂觀。

鑒於美國第七艦隊常年在周邊徘徊,若解放軍因沖動采取武力攻台行動,美方必將借此為由大舉介入。他們不會受先前模糊「宣稱」的束縛,美國所求,無非是一個介入的借口罷了。

毛主席曾深刻指出:帝國主義不會輕易跟你講道理,一旦他們開始與你論理,那必定是出於無奈。這一點,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做好應對準備,決不能讓帝國主義隨意擺布。

因此,中國共產黨絕不會主動提供把柄給美國,更不會讓中國初建不久的空軍與海軍去以弱抗強,徒增無謂犧牲。稍有不慎,還可能落入蔣介石與美國勾連的陷阱,使戰火重燃神州大地。

依據美國軍方後來公開的資料,麥克亞瑟曾言:「我夜夜祈求,願中共軍隊揮師台灣,我時常屈膝,誠心期盼。」這段話揭示了麥克亞瑟內心的期望,期盼透過中共軍隊的介入,改變戰局。

然而,毛主席卻洞察了美國的陰謀,他並未急於在緊要關頭解決台灣問題,而是明智地將其視為長期戰略,暫時擱置。6月30日,他宣布對台作戰計劃無限期推遲,這一決策令麥克亞瑟及美國政府深感失望,毛主席的智慧與遠見令人欽佩。

美國在越南的圍堵策略,毛主席與中共中央並未過分憂慮。畢竟,美國僅派遣軍事顧問團而未直接出兵。毛主席果斷決策,派出以陳賡為首的中方軍事顧問團赴越,協助胡誌明,形成「兵對兵、將對將」的對抗態勢,盡顯智勇雙全。

毛澤東,這位曾引領眾多戰役的偉人,深知在越南的地形下,大兵團作戰既無法直擊美軍,又面臨補給難題,實乃得不償失。因此,他巧妙布局,讓陳賡輔佐胡誌明施展遊擊戰術,以此拖垮侵略者。當前的越南問題,尚未對中國構成直接威脅,此策實為明智之舉。

關於北韓戰場,中共中央陷入了打與不打的抉擇困境。多數聲音傾向於避免沖突,認為無需挑釁美國,且對抗美軍風險極高。就連林彪也因病避戰,拒絕支持入朝作戰。這場爭論,無疑成為了中共中央的焦點議題。

此刻,毛主席的目光並未局限於能否戰勝裝備精良的美軍,而是深遠地投向了國際大局與中國的長遠安定。他思考的是如何在這場較量中,為中國謀求更長遠的和平與穩定。

當時,美軍已將北韓軍隊逼至鴨綠江畔,形勢危急。若李承晚在美國扶持下統一北韓半島,美軍戰機將肆意盤旋中國上空,軍艦肆意遊弋鴨綠江。中國面臨空前挑戰,亟待應對。

屆時,中國尚顯稚嫩的海空軍力量將難以抵擋外部勢力的欺淩,隨時面臨美軍的炮火威脅。為了國家的長遠安寧,抗美援朝之戰勢在必行,其核心目標,即守護家園,捍衛國家尊嚴與利益。

毛主席選擇北韓戰場與美國交鋒,關鍵在於解放軍歷經戰火洗禮,鑄就鋼鐵之師。盡管海空力量薄弱,但中國陸軍是敢於與美硬碰硬的唯一底牌。正面決戰,方能發揮我軍優勢,戰勝強敵。這正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智慧之舉。

雖然美國陸軍裝備強大,但解放軍卻以其靈活多變的戰術和超乎尋常的意誌力,在戰場上仍保留著微弱勝算。雙方實力對比懸殊,然而解放軍的堅韌與智慧,使戰局仍存一線生機。

結論顯而易見:即使沒有韓戰的烽火,美國也會設法阻撓我軍收復台灣,因其在遠東的戰略重心即在於遏制中國。若解放軍貿然攻台,後果不堪設想,不僅台海戰事難以為繼,北韓半島亦或成美國鉗制中國之要地,中國將永無安寧之日。

毛澤東主席深刻洞察形勢,未堅持攻台,而是明智地將主力轉至抗美援朝戰場。此舉不僅展現了他的戰略眼光,更為中國贏得了長達數十年的和平發展機遇,為國家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故而,那些認為解放軍若無韓戰之擾,便可一步登天、直取台灣的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韓戰甫一爆發,美國第七艦隊便迅速駛入台灣海峽,顯然是早有預謀。相較之下,中國誌願軍入朝作戰卻推遲了四個月。若我軍當時已充分準備,定有足夠時機發起渡海作戰。由此可見,兩者間並無直接之因果聯系。

考慮到當時中國的海空實力不足以迅速解決台灣問題,決策層選擇轉向北韓戰場,采取圍堵美國的戰略反擊。此舉不僅合乎實際,更在當時被認為是最佳乃至唯一的應對之道。

盡管海峽兩岸仍在為解決台灣問題而持續努力,同時也有美國及部份「台獨」分子的阻撓和幹擾,但解放軍的力量今非昔比。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間,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國防實力也日益增強。祖國的統一大業已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