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
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有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兩大禮俗主題
清明將至
應緬懷先烈,追思親人
清明習俗
清明由來
寒食節
春秋戰國始。
秦漢掃墓習俗延續至清明。
唐宋時期清明取代寒食成為全國性節日。
上巳節
古時上巳節有踏青的習俗。
唐朝形成掃墓與踏青同時進行的風俗。
清明節氣
天氣物候上的特點為清明節習俗提供了重要條件。
三種因素共同影響,宋元時期清明節習俗正式確定並延續至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兼具自然與人文雙重內涵。清明在「春分」之後,「谷雨」之前,作為時序標誌,清明節氣在春秋時期被人所認識,漢代已有明確記載,【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作為節日,清明節在開發中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的習俗,唐宋時期成為全國性節日,宋元時期清明節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冷食與上巳郊遊等習俗相融合並延續至今。
清明節食
清明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品嘗時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在廣西,清明特色美食品種繁多,艾葉糍粑、清明螺、甜酒發糕等,皆是中華民族清明時節舌尖上的記憶。
艾葉糍粑
在清明前後出現的艾葉,使得艾葉糍粑成了一道「清明美食」了。艾葉糍粑又稱青團,它外形油綠如玉,入口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同時艾葉具有保健作用。
【詩經】有雲,「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其中描寫的正是艾草,它表達的是思念之情,這也是人們選擇艾葉糍粑作為祭祖美食的原因。
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用清水養兩天,然後夾去尾端,放點蔥姜辣椒煮熟,就是一盆好菜。
在廣西有句古諺:清明螺螄端午蝦,重陽時節吃爬爬(蟹)。所以清明螺也成了廣西人過清明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甜酒發糕
甜酒發糕是一道著名的南寧小吃。傳統發糕是加甜酒發酵而成,並非使用泡打粉,因此更健康、更香甜。主要原料是糯米,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極少,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清明上山掃墓,人們不僅要拿甜酒發糕作為供品祭祀祖先,祭拜之後,自己也要食用,據說可沾染福氣。
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俗稱五色飯,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米飯,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是布依族、壯家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食品。
每逢清明節、農歷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端午節等民間傳統節日,壯族群眾家家戶戶都喜歡做五色糯米飯吃,以作趕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清明時節•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歷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清明時節•植樹插柳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的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據說發源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第一種傳說,據說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第二種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第三種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清明時節•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俗•掃墓祭祖
清明之祭主要是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近年來,隨著人們文明素養的提升,各種文明祭掃的方式成為一種社會新風尚。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就是要將祭掃活動與傳承清明節優秀傳統文化相銜接起來,透過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方式緬懷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