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大戰役結束之後,蔣介石退守有三種方案可選,為什麽最後選台灣

2024-05-20歷史

不可否認,在中國的歷史上,蔣介石是一個很突出的人物,中國近代史上很多大事件和他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畢竟蔣介石帶領的國民黨,曾經在中國維持了二十二年的統治,可在短短的三年多的解放戰爭中,最終還是以敗退小彎彎做了收尾了。

大家夥都知道,當年解放戰爭開打的時候,蔣介石帶領的國民黨是多麽的強勢,又是飛機又是大炮,就連各式衝鋒槍都能裝備到部隊裏頭,這還不算大大小小各類艦船。

裝備也就算了,光作戰人員就有四百萬,就連美國人都在身後撐腰。

反觀解放軍小米加步槍也就算了,連兵員才一百二十多萬,差距不可謂不大啊!

咋說呢?蔣介石之所以走到敗退小彎彎這一步,印證了古人的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三大戰役中的淮海戰役就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整個戰役是被老百姓硬生生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勝利。

所以當三大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政府已經開始變得搖搖欲墜,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在這個點上,蔣介石也開始考慮自己的退路了。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夥重溫一下當年蔣介石的選擇。

首先按照老規矩,小編和大家夥說道說道當年這事的背景,然後再來講一講蔣介石在這種背景下的選擇。

大背景

三大戰役結束之後,解放軍和蔣介石在長江進行對峙,而蔣介石統治的區域已經接近崩潰了,有多崩潰呢?

首先是在政治上,大家夥都知道,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就在背後悄悄地為內戰做著準備。

當然一切的準備,這都是需要時間的,於是蔣介石就扯起了和談的旗號,邀請毛主席來重慶進行談判,就這事連美國人都摻和了進來。

結果談判連協定都簽了,蔣介石回頭就撕毀了協定,發動了內戰。

時間走到三大戰役結束後,希望和平的人們,都十分清楚了,誰要內戰誰就要和平。所以很多人開始反對蔣介石,反對美國。

最好的例子就是1948年中國國民黨委員會在香港成立,民盟恢復活動,各個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擁護中共中央。

在這種局面之下,國民黨在政治上其實已經被孤立了起來。

再有就是經濟上的,整個國統區裏頭,經濟早已混亂不堪,小編別的不說,就說財政赤字這塊,到了1948年就已經高達九百萬億。

有些人不了解嘛叫財政赤字,小編給您做個解釋,他的意思就是財政支出大於了財政收入,好吧高出收入九百萬億的支出,您感覺這是一無底洞呢,還是高聳入雲快要塌了的摩天大樓呢?你瞅著都嚇人。

而作為國民黨流通貨幣的法幣,已經被嚴重貶值了,這種貶值恐怖到,他的面額不足以支付印刷和紙張本身的材料費,您聽了這都咋舌啊!

究其根本原因,國民黨對法幣的發行到了隨心所欲的程度,當金圓券開始代替法幣流通的時候,法幣的發行量已經到了抗戰前夕發行量的四十七萬倍,足足有六百六十萬億。

這還不算什麽?國民黨發行金圓券代替法幣,1948年八月二十號他們的比率還是1:300萬。

可您知道到了1949年六月二十五號的時候,金圓券又變成了什麽嗎?一塊銀元兌換五億金圓券。

得,金圓券發行不到一年這就也變廢紙了,人家物價一日一變這都是奇事,當時的金圓券那是一日萬變,在1949年四月十五號的時候,上海的批發價您知道漲了多少倍嗎?足足六萬兩千七百一十九倍,就問您一聲,怕不怕吧!

接著就是外交。戰場上的頹勢,讓美國人對蔣介石也失去了信心,當蔣介石向美國人提出援助的時候,美國拒絕了這一要求。

這個時候的美國人想要拋棄蔣介石了,在他們看來蔣介石自打解放戰爭以來,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甚至於經濟都是失敗的。

所以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了,讓蔣介石尷尬的一幕,美國人支持李宗仁代替蔣介石,而且美國人也開始公開倒蔣,這事弄得挺尷尬的。

其實說到根子上,美國就是一個趨利的利益體,當年抗戰初期,賣各種物資給德國人,給日本人,給英國人,給蘇聯人等等,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當德國人和日本人拿不出錢,甚至於威脅到自己地位的時候,下場開始清理昔日的客戶。

如今對待蔣介石,之前那是要錢給錢要武器給武器,到後來不僅不給還公開反對,何嘗不是利益驅使呢?

於是我們在歷史上就看到了,蔣介石第三次下野。當然有前兩次的鋪墊,我們都知道這只是蔣介石以退為進的又一次上演而已。

從這裏起,蔣介石開始琢磨自己的退路了。

根據記載,蔣介石制定了三套方案:第一套,走當年抗戰時期和日本人對峙的老路子,入四川,以西南作為屏障,和解放軍進行長時間的對抗。

第二套,入海南島,擱著一條瓊州海峽和解放軍進行對抗。

第三套,入小彎彎,死守小彎彎,依托一條寬闊的海峽進行對抗。

如果這三套都落空了,蔣介石就要撤到菲律賓這一帶,組建流亡政府了。

除了這三套方案,其他一律都被蔣介石推翻了,在他看來,其他都不靠譜。

有提議去瑞士這個中立國避一避的,也有勸說蔣介石去緬甸的等等。

那麽這三套被選出來的方案,為什麽蔣介石獨獨青睞小彎彎呢?

這話還是蔣介石的一位高參給點出來的,這人是誰呢?

他叫張其昀,如今您要是翻閱資料的話,很少能看到他和蔣介石之間的一些事,具體他是怎麽向蔣介石說道的呢?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資料。

那麽在說張其昀勸說蔣介石之前,咱簡單地了解一下張其昀這個人。

張其昀在成為蔣介石幕僚之前,他就是一很純粹的學者,對於教育,歷史和地理都有很深刻研究。

曾經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南京中央大學任職,這期間的工作就用掉了十年的時間。

1943年,張其昀去了美國的哈佛大學去講學,到了1945年回國,去了浙江大學文學院做了院長,最後在1949年的時候,從廣州轉到了小彎彎。

那麽張其昀是如何成為蔣介石的幕僚呢?

陳布雷大家夥都聽說過吧!他被譽為國民黨的領袖文膽,總裁智囊,他還是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的主任,所以您說他是蔣介石的第一幕僚,這都不過分。

侍從室那可是蔣介石培養親信的地方啊!

張其昀就是被陳布雷推薦給蔣介石的,1948年十一月十三號陳布雷在南京自殺之後,張其昀基本上填補了陳布雷留下的空白。

您都不知道,到了小彎彎後,張其昀跟蔣介石要了一個教育部長的位置。真是要的,而且蔣介石都沒有不同意的意思。

這麽一解釋您就知道了張其昀在蔣介石跟前的重要性了,所以後邊再說一些事,您自己也就能明白了。

咱就接著說,張其昀是如何說服蔣介石的。

話說,三大戰役結束之後,但凡是一個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國民黨算是完了,失敗那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不是結果可變性中的一種。

畢竟國民黨一大半的軍事力量都被摧毀了,而蔣介石手中的所謂嫡系中央軍也灰飛煙滅了。

蔣介石睡不著,國民黨各方大員也一樣,沒事也會找蔣介石遊說進行獻言獻策的,但沒有一個能說道蔣介石心坎裏頭的。

這不有一天,蔣介石躺在床上又熬了一個不眠之夜,這一個大晚上他和往常一樣,沒有理出一個頭緒來。

有點灰心喪氣的蔣介石,在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就起來了,打算出去透透氣,老呆在屋子裏也憋悶得緊。

結果一出來,就瞅見了被他請過來的張其昀站在院子裏頭。

看著這位幕僚,蔣介石把自己心中的一些事情就說了出來,張其昀對於這些哪能不了解呢?

所以當時張其昀就說了:「退守小彎彎,才是上上策!」

一聽這話,蔣介石就知道張其昀是來解決自己心頭難題的,畢竟這是他的幕僚啊,所以也不言語了,直接就把張其昀帶到了密室中進行詳談。

坐下來之後,張其昀就開始說道起來了。

當時國民黨和解放軍隔著一條長江對峙,在張其昀看來這種對峙最終還是會被打破的,劃江而治之類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

作為歷史的看客,大家夥都知道渡江戰役,解放軍很順利地就打了過去,直撲南京的時候,國民黨把各種機關全拉到了廣州,一點防守的心思都沒有。

所以在張其昀看來,退守才是最終的選擇。

那麽剩下的就是退守到哪裏,他感覺小彎彎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為什麽呢?

攤開地圖這麽一看,其實就三個地方好選擇,這頭一個是西南。如果單從軍事角度去看這個地方的話,就四個字易守難攻。

北邊是秦嶺,東邊是長江三峽,南邊是橫斷山脈,地形自然是復雜,屏障多多,而且抗戰的時候,就是依托這些屏障堅持到了最後。

可在張其昀看來,這個地方的最大缺點就是和內地連線的緊密。

而且這個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不可逾越的所謂天險,所謂屏障。

咋說呢?小編感覺張其昀這話說到點子上了。別的不說,就說當年的長征,紅軍多少人?國民黨多少人?天險有多少?險地有多少?

結果呢?紅軍還是抵達了陜北,進而擴大壯大,成為了現在的解放軍。

天險是擋不住的。當然這事僅僅是表面的解釋,更加深入的解釋是,國民黨早就失去了人心。

當年紅軍長征的時候,那是一路走一路招的兵,長征的苦誰不知道,但就算是這樣都能招得到,而且死心塌地地跟著共產黨走,這就是例證。

當然,張其昀給出了另外一個解釋,那就是地方武裝的態度不明朗,這會讓退走西南成為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最終的結果就是西南不可取。

接著就是海南島,海南島在地理上和內地沒有聯系,中間擱著一條瓊州海峽。

但這條海峽太窄了,而且海南島可以說是一座荒島,什麽基礎建設都缺乏,去了之後還得重新對基礎建設進行投入,這都是錢。

而且蔣介石的想法可不是僅僅退守就成的,他的想法是要反攻的,海南島沒有工業基礎,更多的是農業,這如何做到反攻呢?

再有就是蔣介石最大的儀仗是美國人,當然現在美國人拋棄了他,但這還是要蔣介石以後疏通的。

整個海南島和東南亞挨著,這裏就算是有美國人的影響力,但相對來說還是有點弱了。

反過來看小彎彎,那就不一樣了,最起碼有五點好處。

其一:一條足夠寬闊的海峽,至少比瓊州海峽要寬,這讓蔣介石手中的海軍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太平洋西航道就挨著小彎彎。

各位看官都明白,一條路尤其是海路對於一片區域的影響力是多麽的巨大,他不僅僅意味著錢財,更加意味著話語權。

回頭您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了。

既然戰略地位如此重要,沖著這一點美國人也不會放棄的,那麽對於打通美國人的關系,這顯然是一個很重的砝碼。

其二:小彎彎的位置很好,北回歸線從小彎彎穿過,這裏很適合動植物的生長,物產也相當的豐厚,這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畢竟敗退小彎彎的時候,國民黨在小彎彎退入了六十萬的兵馬,人吃馬嚼之外,這些人還不事生產,首先吃的就是一個大難題。

其三:工業,1894年清朝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小彎彎就被割讓給了日本。

那個時候蔣介石才七歲,您說說這都多少年了,都半個世紀了,那麽日本在小彎彎上經營就有一定的工業底子,這還包括一些個基礎設施,進入了就不需要太多的投資,經濟呢也能快速的提升起來。

畢竟公路也有,四通八達的,農村的開發程度也高。

其四:有一定的民眾基礎。這個又是怎麽個說法呢?因為小彎彎經過了日本人五十年的統治,如今回歸了,那麽居民對於這種情懷是需要釋放的,國民黨要是進去了,至少要比內地要好一點。

其五,整個小彎彎說到根子上就是一個島,是封閉狀態的,共產黨在這裏的活動不多。

至此,蔣介石對於敗退小彎彎才下了決心。

咋說呢?雖然蔣介石選擇了小彎彎,但在他內心裏頭,還是鐘意西南的。

首先國民黨在西南地區還有五十萬兵力,其中有四十萬是被胡宗南掌控的。

當然了,這點子兵力,其實壓根就不夠解放軍塞牙縫的,畢竟當初國民黨可有四百多萬的部隊,他也沒頂住解放軍一百二十萬兵力的。如今這勢頭還調轉了,這五十萬是撐不住解放軍的進攻。

但這多少還是蔣介石的一個念想。

再加上,當時周圍很多人都是建議蔣介石對於退守小彎彎要慎重,為什麽要謹慎呢?

因為當時美國人可是倒蔣的,在這種情形下,武力攻占小彎彎有這種可能性。

對於這一點,蔣介石在日記裏頭就有說過:

「如其果用武力幹涉,或來侵台,則余必以武力抵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不管怎麽說吧,蔣介石對於西南肯定是不願意撒手的。所以後來蔣介石就任命了顧祝同為西南軍政長官,胡宗南為副長官,賀國光為西昌警備司令。

對於這種安排,蔣介石其實知道西南的陷落是個時間問題,所以他也知道西昌這地方也守不住,他就讓西昌的政府機構遷往小彎彎,就在西昌設立了一個大本營。

這件事辦理人員您知道是誰嗎?閻錫山!蔣介石為這事親自接見了他,他用一天時間就把這遷往小彎彎的事情給準備好了。

咋說呢?為了西南蔣介石也操碎了心,1949年十月一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蔣介石還坐著飛機去了一趟西南,這心思也不用小編給您分析了。

直到十二月十號,蔣介石這才從西南返回到了小彎彎,您看多長時間。

不過現實總是冷冰冰的殘酷,蔣介石前腳剛走,後腳到了十二月二十二號,胡宗南扔下西南一個人坐著飛機就去了海南島,小彎彎他是不敢去的。

到了十二月二十八號的時候,胡宗南才在蔣介石的催促下回到了西南的南昌,開始他的彈頭署。

後來翻過年到了一月二十五號的時候,蔣介石還派蔣經國飛去了西昌鼓勵胡宗南死守。

結果到了三月二十七號,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就攻占了西昌,而胡宗南慌不擇路地又飛回了海南島。

到了四月十三號的時候,西昌這塊就沒有了國民黨部隊了。

好吧,蔣介石在內地最後一場夢到這裏就結束了。

其實要是有時間的話,當年解放軍拿下小彎彎也不是問題,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了,結果沒有打成。

因為在1950年六月二十六號的時候,美國人在北韓半島上燃起了戰火,不僅如此他們還把炸彈丟到了中國境內。

韓戰再晚一點的話,小彎彎壓根就不是問題。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喜歡的朋友加個關註,順手點個贊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