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前耐吉設計師開了家新公司,把 Air Max 氣墊設計帶到了辦公室裏 | Feel Good 周報

2022-04-03時尚

Feel Good 導讀

  • 快時尚被歐盟盯上了
  • 電動滑板車要怎樣才能讓輪椅使用者也適用?
  • 這個隔音板不僅長得像 Air Max 氣墊,它還是用回收球鞋做的
  • 無論你聽力如何,我們都能在戲劇中玩點有趣的
  • Vivobarefoot:做幫你更貼近「赤裸」的鞋履
  • 快時尚被歐盟盯上了

    本周,歐盟推出新規定,要求在歐盟銷售的服飾、家具和智慧型手機都需要更耐用和更容易維修,同時, 規定也禁止公司銷毀未售出的產品

    現在,是時候結束「提取、制造、破壞和拋棄」這個對地球充滿危害的模式了。

    歐盟專員 Frans Timmermans 在聲明中表示。

    不過,具體的細則要等到 2023 年才會公布。歐盟立法者希望到了 2030 年,歐洲市場上所有紡織產品都實作耐用和完全可回收兩個目標。

    除了強調品牌的責任外,歐盟也將對消費者提供更多教育,讓消費者更容易獲得服飾有效回收、重新利用和維修的資訊。

    數據顯示,時尚對環境的影響,是歐洲除了食品、住房和交通外影響最大的行業。歐盟人均丟棄的服飾量達到了 24 磅。

    電動滑板車要怎樣才能讓輪椅使用者也適用?

    當紐約於 2021 年開始接受共享電動滑板車進入該城市時,提出了一個要求 —— 三家要進入該領域的公司都必須提供輪椅使用者友好的服務。

    最近,其中一家電動滑板車公司 Bird 在測試一款輪椅新配件。

    這個配件由車把、前輪和 350 瓦馬達組成,可透過輪椅的前部來固定,適用於座椅寬度介於 14 – 22 英尺(35-55 厘米)的輪椅。使用時,「油門」和平常滑板車一樣,用右車把來控制。

    不過,首次使用前,使用者需讓技工在輪椅上裝上配套硬體(耗時一小時),隨後即可由使用者在數秒內自由裝卸配件。目前,這款產品仍在內測階段,因此只有受邀使用者可使用。

    31 歲的 Eduardo Hernandez 是其中一位測試使用者,他認為這個配件很方便有用,「就像一個摩托車」。他會用配件來做跑腿的工作,尤其距離長時,用它會比較自己手動更舒適。

    除此以外,Bird 在 2021 年已在紐約的布朗克斯區推出了電動輪椅,使用者可直接用手機預定,後來還推廣到舊金山和聖地亞哥。

    Bird 的競爭對手也有自己的答卷:Veo 也推出了一個單輪的驅動輪椅配件,而 Lime 則推出了帶座椅的滑板車,一款單輪版,一款則是三輪版。

    這個隔音板不僅長得像 Air Max 氣墊,它還是用回收球鞋做的

    在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前,Michael DiTullo 曾在耐吉工作了將近十年。

    這次,當他在為隔音解決方案公司 Kirei 打造新的隔音板的時候,他做了個看起來就像 Air Max 氣墊的設計,而且隔音板內的填充物甚至也是來自回收球鞋。

    這款名為 Air Baffle 的隔音板外殼原料是回收塑膠瓶,而內部的吸音填充物則來自耐吉回收計畫 Nike Grind。

    此前,我們更常見的 Nike Grind 材料是一種類似橡膠的材料,其來源主要是耐吉回收球鞋的鞋底,會被用來建造跑道和操場。

    但這次, Air Baffle 所采用的則是一種名為 Fluff 的回收材料,其原料來自回收球鞋的鞋身部份,由皮革、帆布和其它更柔軟的材料組成,因此更合適用作吸音。

    此外,DiTullo 因深受耐吉將產品工作原理和技術外露展示的設計理念影響,所以選擇在隔音板上挖出可展示內部的通道,就像經典的 Air Max 氣墊般:

    有趣的是,Air Max One 的設計靈感來自建築(喬治· 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現在,這種建築材料(Air Baffle)的靈感則是來自於這款鞋子。

    無論你聽力如何,我們都能在戲劇中玩點有趣的

    最近,聲囂劇讀節和英國致力於聽人和聾人共同創作的戲劇機構「指匠」聯合開啟了一個新計畫「波種計劃」。

    在七個月的時間裏,來自中英兩國的聾人及聽人藝術家們,將使用中國手語、英國手語,中英文口語、身體語言及影像視覺協同創作,分享大家共同關註的當代主題和經驗。

    該計畫的線下融合性戲劇工作坊將於 4 至 7 月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四座城市舉辦,由中英兩國具有豐富戲劇創作經驗的聾人及聽人藝術家帶領創造故事。

    工作坊第一站將於 2022 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1 日期間,在北京進行,現在已經開啟了招募,面向聽障群體。

    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在這裏看詳情

    Vivobarefoot:做幫你更貼近「赤裸」的鞋履

    Vivobarefoot 是一家成立於 2012 年的鞋履品牌,並於一開始就明確要做個永續的品牌。

    Vivobarefoot 的產品定位很明確 —— 就是要盡可能地要讓穿著者覺得自己並沒有穿鞋子,因此產品的設計會盡可能地寬、薄和具有延展性。

    人類的足部是生物力學的傑作……但如果把它塞進一個現代的鞋子裏——加上軟墊、狹窄和僵硬的空間,這會弱化它的力量和功能。

    也正因如此,品牌的理念也是讓穿著者盡可能地貼近自然。

    這也引導 Vivobarefoot 走出了不同的永續策略。

    品牌會定期推出多種面向使用者社群的「赤腳活動」,有可能是到叢林裏去靜修、戶外遊泳,或是科普再生設計原則。

    社會責任方面,品牌創立了 Livebarefoot Fund,在內部孵化能讓人們更接近自然的活動,尋找環境和社會的解決方案。

    譬如,Vivobarefoot 曾參與了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第一個符合專業標準的滑板公園的建設。

    團隊在和當地人溝通後,了解到滑板公園這類空間能為年輕人帶來新的機會,增加公平。

    而回歸到產品方面,Vivobarefoot 堅持打造耐用的產品,並投資開發菌類和藻類等新材料,結合回收材料制造; 2020 年開始推出鞋子回收服務,推出官方修復二手鞋銷售平台。

    此外,Vivobarefoot 的年度報告也像其產品一般「赤」,除了介紹產品公司發展外,還會逐一羅列供應商名單(並附上聯系方式),更有趣的是,報道還列出了公司當年的失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