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為什麽黑白仍然是街頭攝影師的最愛?

2022-04-06時尚

為什麽是黑白攝影

01 為什麽

2021年喬爾·科恩以黑白方式拍攝了【麥克白的悲劇】,影像是黑白的,服裝、布景是黑白的,甚至一些布景的陰影也是畫上去的。這種徹頭徹尾的黑白,據說是為了創造超現實感。但也有評論者說,「其中的黑色還不夠黑」。當然,這是數位影像最普遍的問題。

用黑白還是彩色拍攝,對多數人來說並不存在選擇困難。尤其是進入數位時代以來,在二者之間轉換非常容易,一些專家認為用彩色模式拍攝,後期制作時轉為黑白會比用相機裏的單色模式拍攝效果更好。

不過,當我們回溯現代攝影史時,就會發現許多人終其一生僅修煉一藝,如麥可·肯納專攻黑白,威廉·埃格爾斯頓醉心彩色。還有些人則有所偏重,像彼得·林德伯格,黑白是主營,彩色也偶爾為之。二者兼擅而能獨步天下的通才,卻實在寥寥。

那麽,為什麽是黑白攝影?我的手邊剛好有一本中國攝影出版社2012年版的【黑白攝影專業用光】,作者是兩個英國人。開宗明義,他們回答了以上問題。歸納起來,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勾連過往,早期的照片都是黑白的,這是人類記憶的重要部份,黑白攝影作品無疑會激發觀看者對往昔的某種情緒或「信仰」。二是承襲傳統,黑白攝影是新聞、紀實攝影的傳統方式,人們認為或在潛意識中至今認為,黑白照片完美復制了這個世界,黑白即真實。回首攝影術的發明,正是由於這樣的真實性,將繪畫從寫實主義逼向了印象主義。三是強調形式,過濾掉色彩的影像,突出了形態、紋理、構圖、陰影和其他結構性因素。「柯達攝影叢書」之【高級黑白攝影】就在前言中指出黑白的「畫面是抽象的」。【紐約客】特約記者瑪麗·艾倫·馬克認為「黑白畫面的那種抽象效能更好地強調拍攝物件的精神層面」。時尚攝影師艾倫·馮·安沃斯在拍攝個人計畫時也往往選擇黑白攝影,「因為它有一種更夢幻的質感,有時候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一種繪畫和永恒的感覺」。

我也喜歡美國人彼得·內斯特魯克在【黑白攝影的理論 黑白攝影在中國】裏的詮釋:

黑白攝影的審美效果,某種程度上是由於半完成或不完整的呈現,在聲稱再現當下時與彩色照片相比的那種直觀性的缺失與否定。

換言之,黑白世界以某種陌生感和過去性獲得了我們稱為「經典」的價值。

02 巨擘

這裏要介紹三位黑白攝影的標誌性人物:勞勃·法蘭克(紀實)、彼得·林德伯格(時尚)和麥可·肯納(風光)。之所以稱他們為「巨擘」而非「大師」,是因為「大師」之名,在今天多少具有諷刺意味。氣功、命理人士早已讓「大師」染上了江湖氣,官封的大師還有省級、國家級這樣的級別,體制內的大師絕大多數可謂「名家」,即憑借一技一能擅場。而真正的大師不惟開宗立派,別是一家,甚且開疆拓土,將其領域帶入全新的階段。如果名家可被奉為大師,那麽這些人便是「大師的大師」,故謂之「巨擘」。

很多人都知道法蘭克的【美國人】,但當這本攝影集呈於面前,卻不免心生蔑視,諸如「他不如我」「技止此耳」「神馬玩意兒」這樣的念頭紛至沓來。可是,既然「彼可取而代也」,卻自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橫空出世以來,法蘭克的私淑弟子代不乏人,欲撼動其地位者則名不見經傳。何以故?「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我們來看【紐約時報】撰稿人菲利普·蓋夫特對法蘭克的評價:「他的【美國人】一書於1959年出版(前一年在法國出版),這是攝影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他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日常環境中的普通人,而且他的這種記錄既是關於其個人經驗的,也是關於拍攝物件本身的。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他徹底改變了照片的樣貌及攝影影像的內容。」「其照片中體現出的直覺性、自發性,以及混亂的構圖都改變了人們對於照片的預期,最終為此後幾代攝影師開創了一種新的觀看方式。」

勞勃·法蘭克接受過嚴格的攝影訓練,但他沒有沿襲陳法,而是以一種意識流的藝術創作方式改變了攝影的方向。

與法蘭克粗率的快照風格相比,彼得·林德伯格的時尚攝影之美是顯而易見的。他被譽為最偉大的黑白照攝影師和魔力詩人。不過,他的特色不在於制造夢幻,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他是反對PS的,這裏我想說明的是,反對PS,只是對人物面容、肌膚、身材不做美化,並非對原片不做曝光等基本調整。也就是說,臉上有癍,臉型不夠好,他是不修的,這對模特要求非常高,要漂亮得有個性,即使狀態欠佳,也須氣質出眾。所以彼得和模特,是相互成就。

我看過彼得與倍耐力合作的紀錄片,他在海邊和熙來攘往的街道拍攝。如果我沒看錯的話,他在鏡頭前常放置一個譜架,這讓畫面的前景有了模糊的遮擋。他還喜歡隔著窗玻璃拍模特。不少模特是演員,因此眼神、表情十分具有角色感。

1978年,【Stern】雜誌以14P的篇幅刊登了他的一組時尚攝影作品,讓他一炮而紅。但後來他並不總是被賞識。他曾經投稿給【時尚】雜誌主編葛瑞絲·米拉貝拉,可她把那些照片塞進了抽屜裏。直到1988年安娜·溫圖爾成為【時尚】美國版掌門,她看到照片,對彼得說,「你的照片會成為雜誌封面,我還會給你20P內容」。

1996年,彼得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黑白攝影集【十女人】。我有他的另一本書【彼得·林德伯格.關於時尚攝影- Taschen40周年紀念版】,收錄了他40年職業生涯中的300多張照片。

麥可·肯納是當今英國乃至世界最好的風光攝影師之一。1977年他移居美國,為魯斯·伯哈德做了8年攝影助理,並有機會接觸了同時期美國的一些攝影大師。這段際遇不僅為他積累了豐富的暗房經驗,也為他指明了未來的道路。

早期肯納使用135相機,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他開始使用哈蘇中片幅相機,作品印放成7X7英寸,他認為這樣的尺寸「拿在手上很合適,就像是和一張很久以前的老照片的親密接觸」。除了哈蘇,他還會用Hologa6X6片幅相機。底片基本用柯達TMAX100和Tri-400,在一個地方通常會拍到一到三卷底片。鏡頭前永遠裝著一個紅色濾鏡,有時候還會加一個密度鏡以降低快門速度。長時間曝光是他的拿手好戲,短則15分鐘,最長居然有過10個小時。這為他的作品帶來了空靈飄渺的意境。

2010年以前,肯納每年都要遠赴日本北海道拍攝。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幽玄侘寂、尤其是極少主義的日本禪宗美學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的銘印。幾周前,我有幸拍攝了杭州余杭徑山寺,那裏是日本臨濟宗祖庭,臨濟宗是日本最早的禪宗宗派。

麥可·肯納說,他會選擇一天裏的某個時段,比如晚上,當光影烘托出特殊的氛圍時,然後從純粹的角度提升、簡化,保留足夠的細節又排除盡可能不需要的東西,在合適的光芒下籠罩獨特的朦朧感,直到一切歸於寧靜,成為獨特的景致。

以下是麥可·肯納在南韓新安郡進行攝影創作的實況紀錄片【我和新安】(轉於B站):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58 6854046

是什麽成就了這些承前啟後的藝術家?他們為什麽將相機對準這裏而不是那裏,這樣拍而不是那樣拍?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03 實踐

今天,仍然有許多人著迷於銀鹽時代的影像。用後期軟體模擬底片「味道」(肌理、顆粒、影調),特別受年輕人歡迎。而底片黨們則對數位模擬嗤之以鼻,認為二者之間的不同是一眼即能辨別的。正如有人嫌【麥克白的悲劇】暗部不夠黑一樣,看慣了數位黑白照片的人也未必能接受底片明顯的顆粒感。

底片上的感光乳劑由明膠和鹵化銀結晶體組成。底片曝光後,銀晶體就會結成團塊,經過化學藥品的顯影,被光照到的部位就會變成黑色金屬銀,而有一定密度。由於淺色物體反射光、深色物體吸收光,因此物體的亮部反射到底片上的光要比暗部反射的多,反射最多的部位必然會結成最多的銀團,產生最大的密度,在底片上顯得很厚,反之則很薄。所謂曝光正確的底片,即亮部暗而不太厚,暗部亮而不過薄。過曝會讓底片聚集太多銀團而太厚,欠曝則會使底片缺少銀團而過薄。

所以,【黑白攝影教程】認為更精確的測光方法是:

按最暗的陰影部份測光並按相當於縮小兩檔光圈的曝光量曝光。

這是因為,測光表對著黑暗區域測光,發現從此區域反射的光量較少,於是給出的讀數是要我們多曝光。但如此一來,底片上尤其是亮部的銀團就會太厚了,而這時候減少曝光,銀團便會減少,陰影部份就會薄而不透。比如測光表給出的讀數為f5.6、1/125秒,就可以修正為f11、1/125秒或等效於兩檔光圈的其他組合。

對光比很大的場景,我們只能取舍,讓被攝物體的某一區域準確曝光,而犧牲另一區域的細節。多數時候,只要有條件,我是建議補光的。

近些年我個人的興趣主要放在彩色攝影上,黑白攝影只是偶一為之。對於用底片還是數位,我沒有太多執念,「運水搬柴,無非佛事」,怎麽著還不是拍攝呢。底片帶來的樂趣,是按下快門的一剎那,你並不知道最終呈現出來的影像是否符合預先的想象,它就像人生那樣有時給我們驚喜,有時讓我們沮喪。而數位的所見即所得,給了我們隨時修正的機會,也有助於模特更快地調整狀態。

我用一台雙反和固定品牌的底片在進行個人創作,也用數位單眼拍出了自己喜歡的作品。攝影現在不是我的職業,這至少讓我的思想獲得了部份自由。因此這篇「回答」,也可以算作我對它的感謝。

拍攝的時候,我讓他們閉目內觀。等一小會兒,他們的表情會變得沈靜。紛亂的思緒湧來,又被驅走。這時候我按下快門。

看到這張照片,當時的影棚和他一下子回到我的腦海。

感謝這些允許我拍攝並釋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