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壺外史:同誌,道家說儒
面對於古文,我們現今挺可憐的。不論是
唐人對於他們面對的古文,
宋人對於他們面對的古文,還是
明人對於他們面對的古文。
趙宋為【方壺外史】新梓序中有這樣一段話:
孔子曰: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
說者謂易,為聖人窮理、至命、盡性之書。
而伯陽(魏伯陽)作契、直參同於周易,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而黃帝陰符經亦曰:執天之行,盡矣。
如是則符契之言,準之羲易,其殆先後一揆者歟?
夫學者,考信聖經,謂易,則說天莫辨矣。
。。。

-

-

-

-
「同誌」一詞,湛若水很喜歡,有一詩,在此前的文章【湛若水傳】中。【方壺外史】中也有不少「同誌」。
這誌,是陸西星提到的「正德厚生、自利利他、上聖仁壽」,是三才之道與生生不息的一的詮釋,如今稀有了。這大概也是其書有強大生命力的緣由了。
-
趙宋、陸西星的兩篇【老子道德經玄覽序】也很有意思,頭條上的有許多關於儒家董仲舒篡改【道德經】的言論,其實毫無意義。此篇序,即為道儒之談,很是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