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文化微觀|「陪爬」興起,情緒價值帶來升級版的登山體驗

2024-10-02旅遊
「假期約滿了」「陪爬泰山成當地大學生熱門兼職」「大學生兼職陪爬泰山瘦了30斤」……近日,泰山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泰山陪爬火了,包登頂一單能掙100元」登上了熱搜。
其實,早在今年6月,一則「體育生受雇背娃爬泰山」視訊便引起廣泛關註,也讓「陪爬」這一詞匯進入大眾視野。在社交平台上,關於「陪爬」泰山服務的視訊數量明顯增多,博主們還會錄制詳細視訊,介紹其性格特點、收費標準、業務範疇以及登山、「陪爬」的註意事項等。有訊息稱,今年國慶中秋節假期,「陪爬」泰山的預約量明顯增加。
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戶外活動日益流行的趨勢下,徒步、野餐和登山成為年輕人參與度最高的三項戶外活動,騎行和露營也只位居第四、第五名。與以往不同的是,登山這一健身活動,被年輕遊客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內容——既能欣賞風景、鍛煉體能,還具備一定的社交內容,它從單純的體育健身計畫逐漸成為時尚的 「慢旅遊」 體驗。
都說「泰山會制服每一個嘴硬的人」,「陪爬」 服務恰好滿足了當代年輕登山者的新需求。從目前來看,「陪爬」人員不只是熟悉山路的爬山搭子、兼職導遊,他們還會幫忙拍照、拎包、帶娃,最關鍵的,會及時給予遊客挑戰自我的信心與前行的勇氣,一路上傳遞著積極向上的情緒價值。在這一點上,對於體力欠佳卻又渴望挑戰自我的遊客來說,「陪爬」服務的出現恰似雪中送炭。
在傳統旅遊市場呼喚創新活力之際,「陪爬」服務的出現,成就一場「雙向奔赴」。它滿足了遊客個人化需求,為登山途中的身心疲憊、意誌不堅等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讓泰山 「苦旅」化為 「輕體驗」,算是別具一格。泰山「陪爬」走紅後,社交平台上也出現了黃山、峨眉山等山麓的「陪爬」服務,杭州也有網友釋出了可以提供情緒價值的「陪爬」服務。
當然,新興的「陪爬」服務雖具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情緒價值與精神陪伴方面表現出色,然而安全性與規範化問題不容忽視。「陪爬」人員雖有登山經驗,但實際操作仍存風險,尤其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可能力有不逮,易引發紛爭。
對此,景區及相關管理部門當未雨綢繆,制定安全標準和規範,對「陪爬」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與考核,提升其服務能力。而遊客在選擇「陪爬」服務時也需謹慎,仔細考量,確保自身安全。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讓 「陪爬」 服務在安全的軌域上健康發展,為遊客帶來更好的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