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錢江灣
「繁星皓月萬點黃,半城桂樹滿城香。」這句詩說的是杭州桂花盛開時桂雨滿天的宏大景象。秋來無處不飛花,杭城人賞桂首當其沖的會想起滿覺隴或植物園,很少有人會專門來孤山。因為,孤山賞梅早已深植於人們的腦海裏,自北宋林和靖建隱廬於孤山之北並廣植梅樹後,孤山就成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向往之聖地,孤山好像為梅而生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孤山的老行宮裏,為數不多的老桂花卻飄著獨特的幽香,經歷了許多個風霜雨雪後,時至今日依然花繁葉茂生機盎然,其中還有年高250多歲的二株桂花,是當之無愧的城中桂花之王。到此賞桂,那一種獨特的韻味是其他地方無法擁有的。
來到中山公園的「光華復旦」牌樓下。臨湖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築門前斑斑駁駁的法國梧桐已綠裏揉金,在藍天的映襯下,早秋之象分外的明朗。遠望湖中三島,薄紗輕浮蒼茫一片。白堤晨練的市民絡繹不絕。邁進中山公園大門的遊客卻總共不過十來人,這倒好,能讓我從從容容去走走看看。
早在南宋時,孤山就建有四聖延祥觀和西太乙宮兩家道觀,宋理宗將差不多半個孤山納入「禦花園」。清朝時康熙和乾隆爺孫倆對這裏情有獨鐘,在此興建了大規模的西湖行宮,每次來南巡大部份時間都駐蹕於此,小則一周,多則旬余,共住了8次。行宮的地盤南至西湖,北至孤山山脊,主體建築包括現在的文瀾閣、中山公園和浙江圖書館孤山館舍,其中中山公園是皇上辦公休息賞玩的中軸線區域。
康乾兩朝中間隔著的雍正帝,是一個勞模一般的工作狂,情趣與其父其子大相徑庭,平生不愛遊山玩水。為勵精圖治,他又將這個西湖行宮重辟為「聖因寺」,一度時期與靈隱寺、凈慈寺、昭慶寺並稱為「湖上四大叢林」。
無論行宮還是名剎,名滿天下的孤山行宮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和軼聞舊事。但與平民之間還是隔著較大的距離。直到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行宮主體所在的公園被命名為「中山公園」,這才成為普通百姓遊園觀湖的好去處。
從中山公園正門一進來,便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桂花香,全身好像被迎面而來馥郁的花香暈染。園門至平台石壁是一條幾十米的甬道,昔日曾是垂花門、月台、奏事殿、楠木寢宮,奏事殿是皇上在行宮期間會見臣工的地方。這些遺跡現在都被保護性地用玻璃隔離在地下。左手邊長著一棵高大的杮子樹,掛滿了沈甸甸的杮子,杮樹的旁邊幾株桂花樹與它緊挨在一起,枝椏樹葉難分難解。
青黃相間的杮葉非常茂盛,樹上的杮子還不怎麽成熟,這倒是好,還能保持著未被飛鳥蠶食的完好無失真。一個個紅杮熱烈奔騰,映襯著桂花的文靜秀氣,非常的相配。
當視線穿越到幾米外的石壁那邊時,宋人丹書的「孤山」兩字剛好與頭頂上旁斜側逸的桂花枝交融在一個畫框裏,這一景不正是我想要的季節標簽嗎?我選擇不同的片幅,從遠近高低拍下了「桂香孤山」的照片。
這一小塊區域原來曾是行宮的楠木寢殿,作為康乾兩帝的下榻之地。也許沾了些皇氣的緣故吧,兩側的桂花特別的旺盛,東、西分列著的「文亭」和「武亭」與桂花樹纏綿悱惻,亭中見花花競發,花邊亭角秀翹楚。
一年四季中我喜歡來上好幾次的孤山,以前幾次來我都沒怎麽關註這兩座亭的來歷。原來它們的歷史倒與行宮沒啥關聯。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杭州市民為感激南洋華僑賑災義舉專門建造了這二個石亭。東西兩邊的石亭子,雖然是重檐尖角石亭,亭下放著石桌,卻風格各異,在這裏賞桂,不同的角度萌生著完全不一樣的遊興。
從台基下仰望亭子,密密麻麻嫩黃的桂花如滿天繁星,綴滿綠影幽幽的枝頭,好似要將小亭子淹沒在一片桂海之中。這幾棵桂花樹特別高大、威武,看看年份並不很長,但結實而挺拔。
站高處往下看,武石亭塔尖兩側一邊是紅杮似霞,一邊淡黃的銀桂素雅似菊,它們緊緊簇擁著外表斑痕歷歷的檐角,生命的勃發與歲月的滄桑形成鮮明的對比。
亭下的三級台基上,開始飄落淡黃的桂子,晨曦從東面的粉墻黛瓦外傾瀉過來,照在地上,光影明明暗暗,背景中寂寥的亭影、窄窄的圍欄、圓形的石桌,突然變得朦朦朧朧,似真非真,「桂子山中落,天香雲外飄」,這地上的桂花小雨讓我上下左右拍了個夠。
沿著「孤山」石刻的台階拾級而上,往西面拐是「鷲香庭」和「玉蘭館」遺址,過去的庭院走廊、基石和圍墻殘垣,都在玻璃保護罩的下面。乾隆皇帝好題詞,善概括,富想象,走到哪裏題詞到哪裏,鷲香庭、貯月泉等都是他命名的西湖行宮八景。按史書記載,此處叢桂常青,花開時天香馥郁,桂子累累如瑤珠,古人認為月中之桂唯靈鷲山中有之,所以擷自「鷲靈天香」意境,叫「鷲香庭」。
乾隆曾為此小景點寫過一詩:「山水清暉蘊,挺生仙木芳。徒觀葉蔚綠,因憶粟堆黃。雅契惟期月,敷榮卻待涼。何當秋宇下,滿意領天香。」想必那年仲秋時節,他老人家徘徊在雅致的小院子裏,看到淡黃如粟米的桂子紛紛揚揚飄落下來,那一個怡然自然詩興大發的情景猶如正在眼前。
如今原地種植的幾棵桂花樹顯然只有幾十年的光景,但兩邊的樹枝拱成了茂密的桂花小道,黃黃的粒粒桂子一部份落在玻璃護罩上,另一部份落在通向山上的台階上,恰好有一個中年遊客走上山,那踏花粉而上行走的感覺,好似從遙遠的時光隧道裏穿越而來,通向不可或知的世界盡頭,非常富有意境,我俯身在地上抓拍,目送著他十幾秒的時間就匆匆消失在視線中。
「鷲香庭」東面有個小亭,前幾次早上來,都被三二個放著太極音樂靜練左右運手之類的老人占據著,我並沒有仔細留意過。這個亭子不是古亭,是1933年為紀念在杭州舉辦第一屆菊展的種菊名家張又萊先生而建,亭旁立碑記述了這一件事。「萬菊亭」就是當年西湖行宮的「瞰碧樓」舊址。瞰碧樓是用來觀翠滌心、讀書吟詩的地方。
歇山式四角攢尖頂木結構的方亭,亭子旁邊的一樹桂花斜靠著尖頂,我坐在青石花欄上小歇,猛然覺得獨坐一亭與四周的桂子脈脈無語,聽著風吹過的聲音,看著花落的微影,這種感覺真是隱秘而奇妙!
幾米高的桂花樹冠蓋如雲,萬花齊發,連粗粗的主幹上也長出了細細的嫩芽,這些如嬰兒一般的細芽上居然也長著幾十上百的花粒,好像是一束束纖弱的插花隨便粘在主幹上,樹木的生命就是這麽神奇地傳承和延續。一時興起,尋找著四周形態各異的小嫩芽,連續收集了十幾張不同的照片,拼成一組九宮格發到朋友圈,好幾個人都點贊稱奇。
站起身,我打量著亭邊的參天蔽日的古樟與兩側的桂花樹已緊緊纏繞在一起,分不清各家枝枝蔓蔓。透過幾處桂枝空隙處向下俯瞰,貯月泉一泓小池非常枯淺,水落石出,在這個清秋時節並不怎麽碧柔出彩,池旁的小橋卻依然彎曲有致,「西湖天下景」這個名亭飄然立於泉旁。近景黃花簇簇,遠影亭水相依,下面亭旁的那株桂花與萬菊亭旁的桂花上下呼應、互為對景,淡雅的馨香更覺有彼此錯落、時空交集的層次感。
「西湖天下景」亭是單檐歇山頂四角方亭,四犄角有坐欄,前臨水池,背倚山腰,外貌並沒什麽特別,它的名字取自蘇東坡【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中的詩句,原詩有十幾句我很難記得全,重點是前面幾句:「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詩作寓含的思想淺顯中有樸素的辯證法,以此取名平心而論並不特別。
但近代文學家黃文中三十年代避居杭州時為亭子撰書的「疊字聯」,卻使小亭更加名揚天下:「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後人有倒讀、跳讀等多種排列組合再現了蘇東坡「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詩句所呈現的西湖詩境。
此刻,我在空無一人的西湖天下景亭裏,仰望盛開的桂花,聞著宛如二八佳人的桂子陣陣馨香,聯想著那些好玩的疊聯仿作,腦子裏即興為眼前賞桂作了副疊聯:「隱隱約約樹樹娉娉婷婷,繁繁密密處處星星火火」,假如簡化為「隱約樹娉婷,繁密處星火」之類好像還過得去,雖然無法登堂入室,權且孤芳自賞吧。
在中山公園一個多小時停停歇歇遊玩下來,並沒有見到上百年的古桂樹,這些桂花樹多是幾十年內種植的。想起前些天媒體上說的,杭城最古老的桂花樹並不在滿覺隴,而是在孤山的文瀾閣裏。昔日行宮時連成一片的文瀾閣,如今屬於浙江博物館的一部份,兩個園被高高的粉墻隔開了。
等大門一開,就直奔博物館西邊的文瀾閣。建成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文瀾閣,原是聖因寺的藏經樓,後來在乾隆47年作為珍藏【四庫全書】之用。乾隆對傳統文化事業還是有不少貢獻的,他命令編纂了煌煌3.6萬多冊的【四庫全書】,並抄寫了九套,分藏在紫金城文淵閣等全國9個名閣中,算是「異地備份」吧,文瀾閣是江南三閣(揚州、鎮江、杭州)中唯一幸存的一閣。
走進圓拱小門,典型的江南庭院呈現在眼前,園內亭廊圍合,紅鯉在池中戲著水面上飄浮的幾朵桂花,不停地打轉。在文瀾閣前拍了好多的桂花照,看看這幾株桂花樹都有些年份,樹身高大冠如雲,與曲廊、假山等配在一起,很有年代感。但仔細瞧瞧,樹下並沒有專門的古樹銘牌。顯然它們都不上百歲。那百年古桂長在哪兒呢?
當我重回到剛才經過的右邊太乙分青室前的庭院時,才尋找到2棵矮矮的桂花樹,分列在房檐下。從外表粗看,還以為是年份僅幾年的小樹開出的繁花。但當視線移到頂端時,才覺得,Y型主幹的上一截都已沒了,原來是曾經的大火將其燒掉了。現在長勢良好的桂花是從下端新發的細枝上生出來的。
至今250多歲是什麽概念?那是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杭州前種植的。說明當時的地方官還深得「朕心」,在他第五次南巡前就種植了這二棵桂樹。看著這兩株古桂長勢這麽好,這麽神采奕奕,內心不由得充滿了敬意。太乙分青室是給皇帝服務的侍臣們辦公的地方。古桂長於斯,香於斯,有點不顯山不露水。平常遊客都會一晃而過與之失之交臂。
它們靜靜佇立於小院一隅,在鬧中取靜的文瀾閣,守護著雋永的四庫全書等經典古籍,本身就沾了些書卷氣。秋來花發的時候,幽幽的馨香又使得這珍藏皇皇寶典之地多了獨特的季風迷情。
我始終覺得古木也是通靈性的,許多鄉村都把村頭年邁的老樹作為心目中的「保護神」和夢裏故鄉的標誌物,不管出遊多少年依然刻在記憶的年輪裏難以忘懷。何況,這二棵250多歲長在皇家深宮裏的古桂,歷經了多少的歲月滄桑,見證了多少的風雲變幻?
走出這個小院的時候,我驀然又回首,門洞中的那兩株古桂,輕輕在搖曳著,仿佛依依不舍地與我惜別,它們的香氣將彌漫在我的心園裏,與孤山其他的桂香融為一體,怎麽也揮之不去。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