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科技賦能,北京蔬菜產業高品質發展再添新動力

2025-03-14推薦

近日,位於密雲區穆家峪鎮北穆家峪回族村的北京悅民嘉譽種植專業合作社傳來喜訊:「京采8號」番茄產銷兩旺,日產量可達千斤,深受市場歡迎。走進合作社的種植大棚,只見成熟的水果番茄掛滿枝頭,肩部泛著淺綠,色澤鮮艷誘人。工作人員正忙著采摘、分揀、打包,準備將這批新鮮番茄送往市場,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密雲區作為市級打造口感西紅柿產業集群核心區,在專家團隊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產業布局更加最佳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品牌體系不斷健全、產業鏈條持續完善。

市級口感西紅柿產業集群專家團隊成員、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蔬菜科專家李蔚介紹,團隊根據合作社的實際需求,引進新型功能農膜、奈米氣泡棚膜產品,搭建卷被自動監控系統,套用智慧誘捕器+智慧孢子捕捉儀開展智慧化病蟲監測實作精準化施藥,開發套用人員攜行式番茄糖度無失真檢測裝置,實作精準分選分級,團隊全產業鏈助力口感西紅柿產品提質增效。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所專家、北穆家峪科技小院負責人梁浩介紹,在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計畫與蔬菜產業提升行動的大力支持下,農科院成功構建了科技引領的優質水果番茄穩產高品質技術模式,並打造了高效生產技術標準化基地。透過實施「良種+良法」「設施+農藝」「品質+品牌」的全方位策略,切實提升了水果番茄的商品品質和商品率,實作了優質優價的市場目標。

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所所長溫常龍介紹,農科院精心篩選了40個適宜京郊種植的高營養、耐貯藏、應急保供的「三大類」蔬菜新品種,並確定了50個以上新優品種名錄,為種植戶們提供了更多選擇。套用「液相芯片」技術對水果番茄新品種進行真實性鑒定,確保了品種的純正與優良,為高品質番茄的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農科院還匯聚了國內外蔬菜科技的最新成果,重點突破了10項以上設施和露地高效標準化生產體系的新技術,建立了標準化示範園區,為蔬菜產業的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科院還充分發揮蔬菜科技服務團隊的力量,組織了16名科技人員,建成了覆蓋市、區、鄉鎮、園區的四級示範網路,為蔬菜產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為了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的整體競爭力,農科院還重點圍繞10條蔬菜產業帶、35個規模提升群,為大興西瓜、密雲番茄等特色產業提供了全產業鏈的升級服務,並積極探索建立「北京蔬菜公園」,打造科技示範的「新名片」。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市農業農村局持續壓實「菜籃子」負責制,確保全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穩定在80萬畝、產量穩定在200萬噸。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大老舊設施改造力度,聚焦10條產業推進帶和35個規模提升群,優先改造一批老舊設施生產園區,新建一批現代化設施蔬菜生產園區。積極推進露地蔬菜全程機械化,建立露地蔬菜良種良法良機融合配套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著力發展育苗產業,推動種子種苗化發展,提高生產效益。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全力統籌全市農業技術推廣、科技和人才優勢,整合示範推廣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模式,確保蔬菜總量穩定、品質提升。下大力氣調整種植結構,每年示範推廣100個以上口味佳、效益高的優良品種,引導農民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蔬菜品類,擴大區域優勢特色品種面積,提高特色蔬菜種植比例。強化投入品管理,完善蔬菜產品品質檢測全程可追溯標準體系,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優質、更新鮮」的北京蔬菜。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於2月17日聯合釋出【關於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示範與生產服務體系作用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蔬菜產業提升行動,最佳化蔬菜產業布局,為首都農業高品質發展註入新動能。

未來,北京市將繼續發揮科技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蔬菜產業高品質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安全、新鮮的地產蔬菜,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