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已經快2個月了,而對於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來說,航天員確定,飛船也準備好了。
不過,針對這一次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航天員討論是最為激烈的。
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先給大家說明一下神舟十八號任務,再來說明一下神舟十九號。
神舟十八號出差快2個月了!
沒錯,從時間上來說,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在4.25時段開啟了中國空間站的新一輪任務,這差不多已經出差近2個月了。
在這個過程之中,也完成了不少的太空成就, 那到底有什麽成就呢?
第一、三位航天員在太空進行了水生生保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實驗計畫,成功開展兩次水樣樣品采集和一次魚食盒更換操作,發現斑馬魚在微重力下表現出腹背顛倒遊泳、旋轉運動、轉圈等定向行為異常現象。
第二、進行了在軌開展微重力燃燒基礎科學研究,它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在燃燒基礎科學問題、空天推進、航天器防火滅火、燃燒汙染物控制等基礎及套用技術展開深入研究。
第三、進行了太空出艙任務,並且完美地提升了中國空間站的安全體系。
除了這些之外,還進行了燃燒電磁閥轉接線纜安裝、完成了無容器材料實驗櫃實驗腔體的樣品更換、軸心機構維護等工作。
所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雖然太空出差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完成的成果是非常多的。
過後,三位航天員也將繼續執行太空任務,按照時間節點來說,預計在10月下旬返回,所以,在10月下旬,中國在又將迎來中國空間站任務的「繁忙期」。
因為在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返回前,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也要進行發射。
並且是在返回前發射,然後兩個乘組的航天員會同步在軌,然後進行任務交接,一般就是5天左右的任務交接,然後就完成了。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中國空間站的任務節點來進行跟進。
這不,中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飛船也全面準備好了,這些都是多次給大家說明了。
神舟十九號乘組確定,飛船也好了
沒錯,中國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飛船來說,其實已經不是什麽事情了,中國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都是「雙飛船」準備,其中一艘發射,一艘進行待命救援。
所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就在地面待命救援之中。
只要在執行任務過程之中,遇到了什麽緊急情況,那中國就會快速發射這一艘待命救援的飛船,然後將在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接送回來,如果沒有用上的話,那就直接進行下一批次的任務。
從中國載人飛船歷史性任務來看,都是非常穩定的。所以,這一艘待命救援的飛船肯定就是執行神舟十九號任務的,這就是飛船,已經全面準備好。
而對於航天員來說,也是確定了的,並且是在執行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任務前,就已經確定了,中國是官方宣布了該訊息。
三位航天員都在進行訓練之中,並且相對於此前的航天員來說,要求也算是提升了,此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介紹,這兩批次的航天員,除了基礎訓練外,還針對今年空間站的任務重點,他們也在進行針對性較強的訓練。
所以,在神舟十八號任務執行之後,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也在繼續進行增強訓練,如果未來遇到了什麽緊急情況的任務,中國航天員就可以直接處理。
就如神舟十七號此前進行中國空間站的太陽翼修復,在神舟十八號,神舟十九號等任務之中,如果遇到了,也就可以直接進行處理了,而不需要新一批次的航天員來進行處理。
當然,正常情況來說,應該不會出現了,因為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已經進行升級,但技術方面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這一點就是最好的。就算是偶然性遇到了,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了。
然而,對於訓練的航天員,中國雖然說明確定了,但一直沒有公布具體的名單,所以,到底是誰執行任務,這個還不知道。
只不過,很多人此前也了解過,中國還有3名老航天員沒進入過中國空間站,分別為航天員楊利偉、劉旺與張曉光,這裏面又有一位可以確定不會出現了。
航天員劉旺亮相——返回母校
的確,在執行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時候,不少人都說劉旺可能執行中國空間站任務,並且成為指令長。
這一位航天員的經驗也還是有,他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中最年輕的航天員,現為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
在2012年的時候,乘神舟九號飛船和景海鵬、劉洋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在任務過程之中,航天員劉旺操作飛船姿態控制手柄,對組合體飛行姿態進行控制試驗。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空間實施對飛行器的姿態控制,試驗取得成功。
劉旺也成為第一個駕駛神舟飛船的中國人,開創中國人太空「開飛船」的歷史,所以,這樣的經驗完全是可以再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
然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不可能看到劉旺了,因為在6月,英雄航天員劉旺回母校,追憶青春奮鬥時光,勉勵飛行學員勇敢追夢,這說明什麽?那就是不符合中國航天規則了,因為執行任務的航天員都在封閉式的訓練,根本不會與大家見面,也不會返回母校。
所以,直接就排除了劉旺執行神舟十九號任務的可能性。
不過話說回來,未來的機會也會更小了,因為中國在公布第四批次航天員的時候,就已經明確說明了——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的航天員已經成為了中國執行載人飛船任務的主力,那說明第一批次的航天員應該不會執行任務了。
所以,楊利偉、張曉光也不太可能再次執行任務,只是可惜了,三位航天員都還未進入過中國空間站。
如果未來中國進行空間站升級,飛船,空間站變大了,技術能力提升了,看看還有沒有機會了,也只能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