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的高位,到2023年重回每盎司2000美元,黃金消費這十年正如它的走勢一樣,跌宕起伏。
在沈寂6年之後,2019年,黃金重回大家視野。當年6月開始金價強勢上漲,並觸及多年來的記錄高位。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際金價在1393美元/盎司至1546美元/盎司區間執行,全年漲幅達18.4%。
買漲不買跌,黃金重拾升勢,再次啟用大家的記憶,在這一年,陸續有消費者出手買黃金。
據浙江日報潮新聞報道,杭州國際珠寶城從事珠寶批發生意十多年的胡先生,就見證了自2019年以來這一波消費者購買黃金的熱情。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這家珠寶城位於蕭山經濟開發區,附近有不少拆遷戶,胡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年,附近拆遷戶囤黃金的不在少數。
「三年前,我有個客戶,就是旁邊的拆遷戶,還是很有想法的,趁金價相低位的時候,囤了點黃金。他進店的時候,你第一眼絕對沒想到他要買這麽多黃金。他就是大街上最普通的穿著打扮,但是他開口說要買8公斤黃金。」胡先生告訴記者,這位客戶,當場就付了30%的訂金——100萬元。胡先生連夜備好貨,第二天就給客戶準備好8公斤黃金。這8公斤黃金,分成了100克、300克、500克等不同規格的金條。

圖片來源:浙江日報潮新聞
「他買入之後真的賺到了,黃金價格這兩年不斷攀升。」胡先生舉例說,2019年3月,一公斤黃金大概需要人民幣28萬元左右,到2020年3月,大致是35萬元,再到2022年3月,你買一公斤黃金已經要40萬元,但是今年3月,你得花43萬元才能買下一公斤黃金。」
「這兩年囤黃金的客戶真的蠻多的,像我一個同學,去年夏天金價350元每克的時候,他出手了,在我這裏買了100多萬元的金條,現在每克都漲了快100元了。」臨走時,胡先生又補充道。
買不起房就買黃金?有人一次性賣出8斤黃金,變現174萬元
近日,金價一路「狂飆」,一些手上持有黃金的人在考慮出手。使得黃金回購業務也火熱起來,一些商場出現了排大隊的情況。

金價飆升的影響迅速傳導至下遊實物黃金交易市場。一方面,過高的價格開始抑制消費者們的金飾購買需求;另一方面,黃金回收生意迅速爆火,有投資客選擇一次性賣出8斤黃金,變現174萬元。
隨著新一輪金價上行,黃金投資熱在持續升溫,據時代財經,一位曾在去年7月豪擲百萬元購入10斤金條的投資客就表示,仍然看好黃金未來走勢,決定長期持有,「對抗通脹的最好決策是購置北上廣深的核心區房產、以及持有黃金。我買不起核心區的房產,所以用買房的思維去持有黃金。」按照當前黃金批發市場價格,該投資客此前所購置的10斤金條已溢價約32萬元。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目前我們店裏投資黃金的零售價是516元/克。」在一家金店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工作人員,其表示,最近金條的銷量很好。
「之前便宜點的時候(投資黃金零售價)四百多。」工作人員說道,20日該店的投資性金條零售價為516元/克,黃金回收服務金價為420元/克。「最近顧客買得也很多,有一位顧客買了兩百克(約10萬元人民幣),金條的流通性也很好。」
「今年買的人很多,昨天還(有人)買了100g,我們這個月已經賣了一千克了。」另一家店鋪工作人員表示。
生意好的不止這一家金店,多位金店工作人員均表示目前店鋪的黃金銷售行情較好,價格也比較高。有銀行人士表示,實物黃金金價一般在過年時會漲一波,但今年來金價確實漲得比較好,「目前價格處於相對高位。」
「上個星期我這裏(黃金回收價)才三百九十幾,這幾天就漲了20多塊。」一位貴金屬回收店店主表示。
有黃金銷售商向記者表示,近期公司采用了直銷模式,一個周末就賣出了約6000萬元的黃金。
眾多資產中表現搶眼!金價重返歷史高位
據新華社報道,短短一個月,國際金價連破千九、兩千美元兩大整數關口。盡管最近價格有所回呼,但今年3月份以來,美元、人民幣計價的黃金積累了較大漲幅,在眾多資產中表現搶眼。隨著金價再次回到歷史高位,黃金還有怎樣的表現成為投資者關註的焦點。
「今年春節後的金市表現,確實有些超出預期。」長期關註黃金市場的投資者程偉告訴記者,由於經濟復蘇預期強烈,2月份金價大幅回呼,一度跌回每盎司1800美元附近,但數據顯示,從3月9日開始,國際金價連續反彈,紐約市場金價一度回到每盎司2000美元上方。

Comex黃金最近一年走勢 圖片來源:Wind
28日收盤,紐約市場黃金期貨交易最活躍的4月合約收報每盎司1973.5美元,今年以來累計上漲約8%。國內市場漲勢相對溫和,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延期交易Au(T+D)28日收盤則報每克435.35元,同期市場的漲幅不足7%。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持有的黃金量已升至927噸附近,比2月底增持約10噸,一舉扭轉了1月到2月的徘徊態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國內黃金消費也持續強勁。「不論是黃金飾品還是金條,今年來的銷售額都有約20%的增長。」上海老鳳祥銀樓旗艦店總經理曹國生告訴記者,最近足金飾品的價格已達每克570元左右,相比去年底,每克上漲了30多元。
在曹國生看來,黃金市場銷售端的火爆,除了國際市場的避險等因素帶動金價上漲外,國內市場疫情防控政策最佳化調整後,婚慶等活動逐步恢復,也帶動了黃金飾品的銷售。「3月並非黃金銷售的旺季,但今年較為旺盛,尤其是大額婚嫁金飾套裝,一個月能賣出好幾套。」
不過隨著金價重返前期高位,市場分歧也在加大,黃金回購熱逐漸升溫。「之前買的金條成本約每克300元,按近期的價格,回購的浮盈已達到每克200元左右。」在中國黃金金店計劃參與回購的投資者邱先生說,「近期價格比較高,變現後等金價跌下來再買。」
「短期市場上下兩難。」程偉認為,盡管各大機構普遍看好黃金的長期前景,隨著避險情緒的釋放,金價或有所回呼,但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也難大幅下跌。
金價為何大幅上漲?避險情緒推升?
對於近期黃金價格大幅增長,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由於矽谷銀行、簽名銀行以及瑞信這些銀行面臨的銀行業危機仍然在持續發酵,市場避險情緒推動資金流入黃金資產。
二是歐美銀行業危機沖擊全球經濟前景,市場預期美聯準會調整加息節奏,年內降息預期再起;加之避險需求,美債利率大跌,實際利率下滑,提升了短期黃金持有吸重力。
三是由於央行大量購金。「主要目的是最佳化官方儲備資產結構,促進官方儲備資產多元化,增強官方儲備資產抵禦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能力和資產穩定性。從全球環境看,美聯準加息接近尾聲,美元前景偏弱,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仍高,一定程度提升黃金儲備吸重力。」周茂華表示,盡管從歷史經驗看,央行增持黃金並非黃金價格走勢的決定力量,但需求改善有助於黃金價格的穩定性。
此外,周茂華認為近日美元表現弱勢,也對黃金價格構成了支撐,但最主要原因還是受近期避險情緒推動。
據悉,除了投資性黃金需求上升,央行購金也仍在繼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1月底,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5362.8噸。今年1月份全球央行官方黃金儲備凈增31噸(較上月增加16%)。而這種20-60噸凈購進量的區間已經持續了10個月之久。中國央行方面,2月末中國人民銀行黃金儲備達2050.3噸,較1月末漲約24.8噸,已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連續第四個月增持黃金。

對於全球央行購金,張文斌認為,外匯儲備多元化是央行管理外匯儲備的重要目標,在堅持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個原則的基礎上,央行會根據不同階段目標,增減持黃金儲備。
「就當下全球經濟貿易體系、政治格局更叠的背景下,美元信用遭到動搖,各國央行有理由選擇持有更多黃金,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確保本國資產安全。相對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國家更是尤為重視,因此央行增持黃金不僅僅是中國一家的行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浙江日報潮新聞、新華社、央視財經、時代財經、每經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