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史

詩意未能盡情表達,謝時臣繪【杜甫詩意圖】

2022-11-28文史

看這幅山水畫,崇山峻嶺、崎嶇山路、行旅趕路,縱然筆墨精妙,也無法獲取更多的創作資訊。當畫中出現了兩行詩句,馬上就不同了。熟悉古詩的人,馬上可以領會,圖中描繪的是杜甫在四川。「棧懸斜避石」出自【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蜀山,泛指蜀中山水,杜甫看到眼前山路險峻,聯想到半生漂泊愧對家人。

詩中的山水,美、險、奇,詩中的感情基調愧疚。如果以此為題進行創作,難度不小。這幅畫是明代畫家謝時臣的作品,生活在蘇州。他在創作中想到了文學作品中常用寫景襯托悲情的手法。眼前景色越美,情感就越發惆悵。

詩意未能盡情表達,謝時臣繪【杜甫詩意圖】

謝時臣 杜甫詩意圖

為什麽看到美景還會悲傷,這是由於陶醉其中,會想起過往發生的事情。對於杜甫而言,長安十年已經是不堪回首,安史之亂時又被叛軍抓入獄中,哪怕到了四川生活安定下來,也只有一間草堂居住。於是,才讓他有了遺憾與悲傷。謝時臣極力美化山色,就是要讓欣賞者結合杜甫的經歷,讀懂畫中的韻味。

謝時臣和明四家生活在同一時期,同一地方,但他們的藝術理念不同。謝時臣屬於「折中主義」,他既不屬於畫壇浙派,也不屬於吳門畫派,他學的是南宋院體與元代吳鎮的畫風。他重視細節的精準,也重視表達文人情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詩意未能盡情表達,謝時臣繪【杜甫詩意圖】

謝時臣 杜甫詩意圖 局部

由於他特立獨行,後人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慢慢被人遺忘。從【杜甫詩意圖】的立意來講,就知道他的創作思想簡直和吳門畫派同出一轍。從筆墨細節看,他落筆沈穩,用墨多變,構圖疏密有致,縱然無法和沈周、文徵明等人媲美,但也不弱於仇英。

到底是什麽導致他默默無聞,思想和技法與他相似的唐伯虎卻天下聞名。也許從這幅【杜甫詩意圖】中可以找到答案。畫中有個細節,木橋在中間斷開。杜甫的詩中寫道,「橋斷卻尋溪」。這本來是一種意象表達,說明內心孤獨無助。他在轉化過程中顯得過於直白。

詩意未能盡情表達,謝時臣繪【杜甫詩意圖】

謝時臣 杜甫詩意圖 局部

直白,在繪畫創作中未見得是好事情。寫文章講究言有盡而意無窮,畫山水也是這個道理。當謝時臣用簡單的畫面,把言外之意具象化之後,某種程度上削弱了這幅畫的藝術性。也就是說,他的作品過於通俗,少了些許逸趣。

他和同時代的文徵明和唐伯虎都有交集。與這兩位吳門畫派名家的作品比較,他在技法上可以一爭高低,在審美情趣上略有不足。他可以畫出蜀中山水的氣勢,也可以畫出蜀中山水的峻峭,但畫不出杜甫詩中的沈郁悲憤。

詩意未能盡情表達,謝時臣繪【杜甫詩意圖】

謝時臣 杜甫詩意圖 局部

謝時臣的想法很好,創作手法也沒有太大問題。畫作中唯獨少了一點厚重感,讓人只看到了畫中的美景,並不能感受到杜甫的感傷。

拓展閱讀

博采旁收,盡窺古人之法,黃賓虹繪【富春江山色】
雲煙霧靄搭配秀美山水,網友:仙氣飄飄
古人之法與石濤之法,【松巖飛瀑】
時聞雲外鐘,吳闡思繪【山水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