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胃痛;餓過了,胃痛;
喝了冷的,胃痛;被氣到了,胃痛;
一緊張,也胃痛。
你以為胃痛的理由有很多很多,但中醫看來萬變不離其中: 胃氣傷了。
胃痛經常性出現,還反復難愈?那你一定要看看 黃明河主任 下面的分享。
1
胃痛,別拖!
胃痛是最常見不過的一種不適,尤其是當下經濟形勢下行,年輕人生活壓力較大,工作繁忙的情況下,胃痛越來越常見。
有些人對胃痛不以為然,覺得休息下便好;有些人隨便買點藥應付,也不知道吃得對不對;每年的體檢,不是公司提供的福利,也都不會主動去做。所以很多人的胃痛就一拖再拖,越拖越難治。
胃痛,又稱胃脘痛 ,是指以胃脘部(劍突下至肚臍以上的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是慢性胃炎(淺表性、糜爛性、萎縮性)與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見的癥狀,西醫上以對癥治療為主,如對疼痛以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對胃脹以胃動力藥如嗎丁啉,對糜爛者以胃粘膜保護劑等。
但這僅為對癥治療,並沒有針對疾病的根本原因及改善病人的體質做治療。
2
人以胃氣為本
很多人都聽說過: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老一輩人常說:如果一個老人,在治療之下仍然無法進食,那麽基本是時日不多了。所以中醫常說:「存得一分胃氣,保得一分生機。」
【黃帝內經】 中有言:「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脾胃論】 中更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均明確指出胃氣在人體的重要性。
在中醫看來,胃痛的根源在於氣機失常。因此, 黃明河主任 在三四十年大量的臨床案例中總結到,胃痛的基本病機為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 。病理因素主要為肝郁氣滯、血瘀、寒凝、熱郁、濕阻...等。
因此,胃痛的治療大致分為以下4個證型,皆離不開一個 「氣」 字:
1. 脾虛氣滯型
主要癥狀為劍突下痛,隱痛為主 ,神疲乏力,胃口不佳者,治宜健脾和胃,理氣止痛,用健脾和胃湯治之。
2. 肝郁氣滯型
主要癥狀為劍突下痛及兩脅下痛 ,脹痛為主,脾氣急躁易怒,治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用疏肝和胃湯治之。
3. 胃氣上逆型
常見於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胃痛,主要癥狀為劍突下痛,伴見胸骨後灼痛 或梗阻感,噯氣反酸者。
常見於胃鏡檢查示食管黏膜炎癥、糜爛者(臨床亦可見胃鏡下食管黏膜無破損,但有胸骨後灼痛或梗阻癥狀,此屬於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或見有膽汁反流者,治宜理氣降逆,和胃止痛,以健脾和胃降逆湯或疏肝和胃降逆湯治之。
4. 氣滯血瘀型
主要癥狀為劍突下痛明顯,痛有定處,痛處刺痛 ,常見於胃鏡檢查示胃粘膜糜爛甚至潰瘍者,治宜理氣活血,化瘀止痛,以和胃止痛湯治之。
在以上證型中,兼見反酸、劍下燒心者,可加入制酸止痛藥,如海螵蛸,煆瓦楞;兼見畏寒怕冷者,可加入溫裏散寒藥,如黑順片,乾薑;兼見劍下灼熱的胃熱者,可加入敏督利,梔子;兼見大便稀溏者,可加入芡實,石榴皮。
如此標本辨證兼治,可使胃痛得到大大的改善甚至治愈。
總之,中醫不僅要改善疾病的癥狀,而且要針對患者體質 寒、熱、虛、實、氣、血 來辨證論治,使療效鞏固,讓疾病得到根本的治療。
診室故事
50歲的何某,男性,胃痛反復3年余。2023年6月至深圳固生堂香竹門診部找黃主任看診。其時見胃痛隱隱、胃脹,胃口一般、畏寒乏力、大便軟溏,舌淡紅苔白,脈弦細。
中醫診斷為胃痛,辨證為脾虛氣滯,兼有寒濕。治則當健脾和胃,理氣止痛,溫中化濕。擬方黨參,黃芪,炒白朮,枳實,厚樸,蘇梗,莪術,木香,雞屎藤,炙甘草,炒麥芽,黑順片,乾薑,芡實,石榴皮,延胡索等,共14劑。囑飯前30分鐘服用,一天2次。
同時,囑其飲食上忌食寒涼、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以及豆類、薯類等食物。2周後復診,見胃已無脹痛,畏寒乏力仍有,胃口一般,大便成形,遂續以健脾溫中,用香砂六君東加黃芪,黑順片,乾薑,麥芽……,加強溫陽益氣的作用。
胃痛治療三分靠服藥,七分靠養。故在服藥過程中或平日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忌食辛辣、酸、粗硬、生冷的食物外,應根據每個人先天稟賦差異和後天習慣不同,凡是食後易引起不適的食物,應予戒除。另適當的運動和愉悅的心情也有利於脾胃疾病的康復。
此外,萎縮性胃炎胃痛的病因病機更為復雜,西醫對此無法治療,中醫也需要更專業的治療方法來解決,在此不能一概而論。
▼
提醒:本文為醫學科普,供讀者參考學習,中醫看病需辨證論治,如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