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莫讓「銀發課堂」淪為「坑老溫床」

2025-06-10養生

評論

老年大學本該幫助老年人老有所學,享受充實的晚年生活,可不少老年人在報名參加「老年大學」後,體驗並不好。一些看似正規的「老年大學」,背後卻是沒有資質的公司在操辦,以課程為幌子,大搞推銷。老年人一邊交錢「聽課」,一邊不知不覺成了「客戶」。這不是教育,而是包裹著關懷外衣的行銷陷阱。

近日,65歲的金大爺報名參加了一所「老年大學」的線上唱歌體驗課。前三天,老師確實講了一些唱歌的技巧。可到了第四天,老師變成了推銷員。「原價12000多元的課,特價只要2980元,而且只有200個名額。」這看似優惠的價格,實際比不少老年大學的線下課還要貴。最終,金大爺不堪其擾,刪除了老師的聯系方式。

老年人有學習需求,也有消費能力,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餑餑」。退休後,許多老年人渴望繼續學習、結交朋友,老年大學原本是實作「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場所。然而,當前老年教育資源緊張,報名難、課程少,導致部份老年人選擇線上課程或社群附近的私立老年大學。在這樣的供需不平衡中,一些「李鬼」機構開始借機斂財,虛構原價、制造名額緊張氛圍、安排「托兒」造勢,形成了完整的行銷鏈條。

「真假難辨」是不法分子屢屢得逞的原因之一。很多「民營文娛俱樂部」自稱「老年大學」,在廣告中使用「開放大學」「中老年學院」等名稱,極易誤導老年人。要想驗證其資質,需要登入教委官網、打電話、翻閱名錄,這對老年人來說並不容易。老年人一旦被朋友圈、微信群、社交平台中的「0元體驗課」吸引,就很容易被「緊張氣氛」帶節奏,進而付費購買「正價課程」。課程品質不高倒是其次,更嚴重的是其背後還可能隱藏著低品質旅遊、虛假保健品等連環騙局。

這些冒牌老年大學不僅損害老年人的經濟利益,更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一些課程後期變為「保健講座」,誘導老年人購買「三無」產品或高價器械,長時間使用後不但沒有療效,反而會引發身體不適。此外,受騙容易給老年人帶來心理打擊,使其產生羞恥、懊悔等情緒。不少老年人礙於面子不願報警,使得此類騙局越發難以被揭露。

打擊冒牌老年大學要從源頭開始治理。有關部門應對以「老年大學」名義營運的培訓機構進行全面摸排,對無證經營、虛假宣傳者依法查處,並建立黑名單制度。市場監管部門應嚴查虛假行銷行為,曝光直播帶貨中的話術欺詐和「托兒」行為。

老年教育的資訊釋出,也應更透明、更集中。有關部門可考慮構建全國統一的老年教育機構資訊查詢平台,明確標註資質、課程費用等基本資訊。老年人可憑地理位置篩選正規學校,並實作一鍵報名、投訴反饋。另外,各地街道、社群應主動承擔「資訊橋梁」角色,引導轄區老年人選擇有資質的學習機構,以免被騙。

老年人自身的防騙意識也需要提升。除了政府監管,更重要的是讓老年人學會「問一句」「查一查」,遇事多與子女溝通,辨識套路、避免沖動消費。真正靠譜的老年大學,是不會在課堂裏賣東西的,更不會用「限時優惠」誘導付款。

如今,老年人都希望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老年大學承載著老年人繼續成長、融入社會的希望。在老年大學學習高品質、豐富多彩的課程,是實作幸福養老的重要途徑之一。另外,老年大學是良心工程,不該也不能被異化為行銷平台。面對銀發浪潮,各地政府應加大投入,興辦更多公益性老年教育機構,同時允許民間資本參與,但機構必須在合規、透明、可監管的軌域上執行。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是點燃興趣、傳遞知識、陪伴成長,而不是牟利。完善「老有所學」,成就「老有所樂」,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應有之義。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校對:馬楊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