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大風天氣,你的皮膚和呼吸道都在「呼救」

2025-04-15養生

最近,大風天氣頻繁來襲,狂風呼嘯著席卷大街小巷。在這樣的天氣裏,我們常常只註意到風中淩亂的發型,卻忽略了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事實上,大風天氣對我們的皮膚和呼吸道有著極大的影響,它們正在默默「呼救」。

大風中的皮膚「危機」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首當其沖受到大風天氣的侵襲。正常情況下,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保持在10%-20%,這樣才能維持皮膚的光滑、柔軟和彈性。然而,大風會加速皮膚表面水分的蒸發。據研究,在大風天氣中,皮膚水分流失速度可比平時加快30%-50% 。

當皮膚水分流失過多,就會變得幹燥、粗糙,出現細小的鱗屑。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原本細膩的皮膚變得像幹涸的河床,一道道細紋也開始悄然浮現。不僅如此,皮膚的屏障功能也會受到破壞。皮膚的屏障由角質層、皮脂膜等組成,就像一道堅固的城墻,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害。大風破壞這道城墻後,細菌、灰塵等過敏原更容易侵入皮膚,引發過敏反應。表現為皮膚瘙癢、紅斑、丘疹等,讓人忍不住搔抓,結果可能導致皮膚破損、感染,形成惡性迴圈。

對於本身就患有皮膚疾病的人群,如特應性皮炎、銀屑病患者,大風天氣更是雪上加霜。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本來就處於高敏狀態,水分流失會加重瘙癢癥狀,使病情反復或加重。銀屑病患者的皮膚代謝異常,大風會使皮膚表面的鱗屑增多,影響皮膚的正常生理功能。

呼吸道的「艱難時刻」

除了皮膚,我們的呼吸道也在大風中備受煎熬。呼吸道從鼻腔開始,一直延伸到肺部,是瓦斯進出人體的通道。大風天氣中,空氣中的塵埃、花粉、柳絮等顆粒物大量增加。這些物質隨著呼吸進入呼吸道,首先刺激鼻腔和咽喉。鼻腔黏膜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纖毛,正常情況下可以過濾和濕潤空氣。但大風裹挾著大量雜質吹入鼻腔,纖毛運動受到幹擾,毛細血管也容易受損,導致鼻腔幹燥、發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性鼻炎發作。

如果這些過敏原繼續深入,到達氣管和支氣管,就可能引發咳嗽、氣喘等癥狀。對於哮喘患者而言,大風天簡直是一場噩夢。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氣道對各種刺激因素非常敏感。大風帶來的過敏原和冷空氣,極易誘發哮喘發作,患者會出現喘息、氣急、胸悶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大風天氣還會使空氣中的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更容易傳播。它們附著在塵埃顆粒上,被我們吸入呼吸道,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大風天更容易受到感染。

應對大風天,這些防護要點要牢記

面對大風天氣對皮膚和呼吸道的雙重威脅,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皮膚護理方面,清潔皮膚時,要選擇溫和的潔面產品,避免使用過度清潔或堿性強的洗面奶,以免進一步破壞皮膚屏障。清潔後,及時塗抹保濕產品,如含有甘油、神經醯胺、透明質酸等成分的護膚品。甘油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保持皮膚濕潤;神經醯胺可以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透明質酸則具有強大的保濕功能,能鎖住大量水分。出門前,別忘了塗抹防曬霜,即使是在大風天,紫外線依然存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佩戴口罩、圍巾等,也能減少大風對皮膚的直接刺激。

保護呼吸道,出門佩戴專業的防護口罩至關重要。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大部份的飛沫和較大顆粒的汙染物,N95口罩則能更有效地過濾空氣中的細微顆粒物,對呼吸道的防護效果更好。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尤其是在大風揚塵嚴重的時候。如果必須外出,回家後要及時清洗鼻腔,可以使用生理鹽水鼻腔噴霧劑或洗鼻器,清除鼻腔內的過敏原和灰塵,保持鼻腔清潔濕潤。在室內,使用空氣凈化器能有效過濾空氣中的汙染物,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同時,註意保持室內濕度,可使用加濕器將濕度控制在40%-60%,這樣有利於呼吸道黏膜的健康。

大風天氣對我們的皮膚和呼吸道健康影響顯著。我們要重視身體發出的這些「呼救」訊號,了解大風天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並采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在大風天裏依然保持健康,讓皮膚和呼吸道不再「受苦」。在未來每一個大風呼嘯的日子裏,都能從容應對,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