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中的許多人來說,「保溫杯裏泡枸杞」可能就是自己現代養生的體現。為了追求健康和長壽,在平時有無數的方法可供選擇。但是你知道嗎,想要養生其實不需要昂貴的保健品,只要改變我們自己的飲食習慣或許就能幫助我們維護自身的健康,達到養生的目的。
在【自然——食品】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分析了英國生物庫資料庫中46萬多人的數據,得出結論:現在開始改變飲食習慣還為時不晚!對於40歲的中年人來說,向健康飲食模式轉變可以將預期壽命延長10年;而且即使是對於70歲的人來說,飲食模式的良好轉變也可以顯著延長自己的預期壽命。
俗話說:「飯吃八成飽,健康活到老。」仔細想想,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享受美味固然很重要,但記住掌握好飲食攝入的「度」也很重要。
提醒:在飲食上註意這幾點,或能更好的維護身體健康
1、 均衡飲食
在平時透過葷素搭配,可以實作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重要的是要註意均衡飲食,以確保營養全面。我們一天攝入的飲食也應包括蛋白質、蔬菜和水果、其他適量的脂肪、鹽和糖。
而飲食的多樣化則是指吃這四大類食物,並確保每種食物種類豐富。例如,主食要粗細混合,蛋白質、魚肉要吃,瘦肉也要吃,豆制品和海鮮也要適當攝入,而蔬菜和水果就更不用多說了,要多吃,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達到營養全面均衡。
2、 控制鹽的攝入
在平時過量的攝入鹽會增加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攝入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建議一個人每天攝入的鹽不超過6克。而且為了控制鹽的攝入,我們可以逐漸減少食物中的鹽的用量,並可以選擇含鹽較少或不含鹽的調味料。此外,重要的是要避免食用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鹽食品,如鹹菜等。
3、 定時定量
【黃帝內經】認為「脾為後天之本」,飲食不僅要避免暴飲暴食,而且要定時、按時進食。如果三餐不規律、過於饑餓或過於飽腹,都容易導致我們身體出現代謝紊亂,對脾胃健康造成損害。而定時定量的進食都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條件反射,促進消化腺分泌,幫助消化。
醫學專家建議早餐在6:30至8:30進行,而午餐11:30至13:30進食最好,晚餐則需要在18:00至20:00完成進食。在建議的用餐時間內,無論我們是否饑餓,都應該適當進食,這對我們的健康才更有利。
4、 適當攝入堅果、谷物
堅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豐富的卵磷脂對兒童和青少年也有一定的健腦作用。同時,堅果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鎂、鋅等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適量食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
此外,谷物中也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可以為人體提供必要的營養。而糙米和燕麥等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B家族,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
5、 飯前喝湯
飯前一口湯,勝過良藥方。湯作為中國烹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也具有一定的原則性。比如說在寒冷的冬天,喝一碗熱湯可以從裏到外驅散很多寒意;而在炎熱的夏天,喝一碗清熱解暑的涼湯,也可以讓我們的身心更加舒適。
總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平衡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控制食物量的攝入,合理搭配食物,多吃粗糧、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和高糖飲料等對健康有害的食物,定時定量的進食,這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我們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