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睡覺打鼾,呼吸暫停?每天「吞咽」20下,鼾聲一天比一天小

2025-01-11養生

文 | 衷古醫

編輯 | 衷古醫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先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份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淩晨三點,一位年輕人突然從床上坐起,大口喘氣,像是剛從夢中掙紮出來。他的妻子被驚醒,皺著眉頭說:「你又打呼嚕了!聲音越來越大,還經常憋住不喘氣,嚇死人了!」
這不是電影裏的橋段,而是許多家庭夜晚的真實寫照。你可能也有類似的困擾,或者身邊有人是這樣的「鼾聲制造機」。但你知道嗎?打鼾不僅僅是「聲音大」,它可能藏著一場靜悄悄的健康危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打鼾」和它背後的秘密——為什麽它越來越嚴重?有什麽辦法可以減輕?每天簡單練習「吞咽」20下,真的能讓鼾聲一天比一天小嗎?答案或許會讓你大吃一驚。

一、打鼾:睡眠裏的「沈默殺手」

很多人覺得,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現。其實,真相完全相反。打鼾的本質,是氣流在透過呼吸道時受阻,振動軟組織而發出的聲音。好比一條河流,水流被石頭堵住時會發出嘩嘩聲。聲音越大,意味著「堵得越厲害」。

如果堵塞嚴重到一定程度,呼吸甚至會短暫停止,這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OSA)。據【柳葉刀】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0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OSA,而其中60%以上的人都與打鼾有關。如果你晚上總是打鼾、憋氣,白天卻覺得頭昏腦脹、犯困,這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在作怪。

為什麽打鼾會讓人越睡越累?
當你鼾聲不斷時,身體就像被迫「熬夜」了一樣。每次呼吸暫停,血氧含量下降,大腦會發出「警報」,強行喚醒你,哪怕只是幾秒鐘。你可能沒察覺到這種頻繁的中斷,但它已經讓你的深度睡眠支離破碎。

這不僅影響精神狀態,還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2到3倍。

二、鼾聲的幕後黑手:從生活習慣到身體結構

要解決問題,得先找到原因。為什麽有些人睡得安靜,有些人卻鼾聲震天?原因可能藏在以下幾點:

1. 過於「慵懶」的喉部肌肉

白天,呼吸道是暢通的,因為肌肉在努力「撐住」它。但到了晚上,喉部肌肉放松,舌頭後墜,就像一座橋塌了下來,氣流被擋住,鼾聲隨即產生。如果肌肉過於松弛,問題會更加嚴重。

2. 身體結構的「先天劣勢」

有些人天生呼吸道狹窄,比如有鼻中隔偏曲、扁桃體肥大或者下頜後縮的人,更容易打鼾。就像一條狹窄的小路,越擠越容易「堵車」。

3. 體重的「無聲控訴」

肥胖是打鼾的重要誘因。脂肪不僅堆積在腰腹,也會「占領」喉部周圍,把呼吸道越擠越窄。研究表明,體重每增加10%,打鼾風險會上升6倍。

4. 不良的生活習慣

喝酒、熬夜、抽煙都能讓情況雪上加霜。酒精會讓喉部肌肉更加松弛,熬夜會幹擾睡眠結構,而煙草則會導致呼吸道炎癥和腫脹。

三、每天「吞咽」20下,鼾聲一天比一天小,科學嗎?

說到這裏,很多人可能會問:「真的有這麽簡單?每天吞咽幾下就能改善打鼾?」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得堅持,並且了解它背後的科學原理。

1. 為什麽「吞咽」有用?

吞咽動作的關鍵是鍛煉喉部和舌根肌肉。就像鍛煉手臂能讓肌肉更強壯,喉部肌肉也能透過訓練變得更有力量,從而「撐住」呼吸道,避免氣流受阻。

有研究表明,透過特定的口腔和喉部肌肉訓練(醫學上稱為「口咽肌肉功能療法」),可以有效減少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程度。巴西聖保羅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堅持口咽肌肉訓練三個月,打鼾頻率可以降低36%,鼾聲強度降低59%。

2. 如何正確練習?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吞咽訓練法」,每天只需10分鐘:

  • 動作一:假裝吞咽
    先閉上嘴,舌頭緊貼上顎,像要吞咽口水一樣用力收縮喉部肌肉。重復20次。
  • 動作二:舌頭頂牙齒
    張開嘴,舌尖用力頂住上牙齒後方,保持5秒,然後放松。重復20次。
  • 動作三:發出「啊」「咕」音
    用力發出「啊」音,感覺喉部在振動;或者模仿漱口時的「咕」音,重復20次。
  • 這些動作看似簡單,但它們對喉部肌肉的刺激非常有效。就像健身一樣,堅持是關鍵。

    四、除了吞咽訓練,還有什麽辦法?

    當然,光靠練習可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特別是對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以下是一些輔助方法:

    1. 改善睡眠姿勢

    仰臥時更容易打鼾,因為舌頭會自然後墜壓住氣道。側睡是個簡單有效的改變,可以立竿見影地減輕鼾聲。

    2. 減重計劃

    如果你超重,減掉5%-10%的體重,就能顯著改善呼吸道通暢度。這不僅對打鼾有效,對整體健康也大有裨益。

    3. 避免酒精和煙草

    睡前兩小時不喝酒,戒煙或減少吸煙頻率,能減輕呼吸道的負擔。

    4. 使用睡眠輔助工具

    市面上有一些口腔矯治器,可以幫助調整下頜位置,讓呼吸道更通暢。如果打鼾嚴重到影響健康,建議盡早就醫,醫生可能會推薦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裝置。

    五、結語:從今天起,為你的睡眠減負

    打鼾不是「小毛病」,更不是「睡得香」的證明。它是身體發出的訊號,提醒你需要註意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每天「吞咽」20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是一個好的開始。

    健康的改變,從來不需要驚天動地,而是日復一日的小選擇。今天少吃一口飯,明天多走幾步路,每晚睡前鍛煉一下喉部肌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還你一個安靜、健康的夜晚。

    那麽,從今晚開始,你願意為自己和家人的睡眠試一試嗎?

    參考文獻

    【柳葉刀】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2021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睡眠呼吸暫停相關數據

    巴西聖保羅大學關於口咽肌肉功能療法的研究,2015年

    中華醫學會釋出的打鼾與睡眠呼吸暫停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