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食安提醒】揭秘保健品虛假宣傳「坑老」4大陷阱!

2025-06-29養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註重養生和保健,然而,許多不法商家卻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重視,以包治百病、快速見效等「神藥」噱頭,「科研成果」「專利發明」等偽科學外衣,噓寒問暖、誇大宣傳等行銷手段……誘導和欺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輕則導致老年人錢財受損,重則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

剖析四大常見騙術陷阱

騙術一

偽造權威,包裝「高科技」概念

不法分子盜用「名醫」「教授」或正規機構名義,在高檔場所舉辦講座,營造權威假象。同時濫用「量子能量」「宮廷秘方」等玄虛概念,將普通產品包裝成具有神奇功效甚至治療作用的「神藥」。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相關規定,保健食品本質上是食品的特殊類別,適用於特定人群調節機體機能、補充特定營養素,不具有任何替代藥品的治療功效。

騙術二

「免費誘餌」「健康恐嚇」打造偽科學陷阱

不法分子以免費禮品、旅遊、體檢為誘餌吸引老人,篩選目標。在旅遊途中、講座現場中,透過偽造或誇大檢測報告,刻意制造健康恐慌,利用恐懼心理逼迫老人購買其天價「解決方案」。

騙術三

精心設計的「情感綁架」攻心計

從初次接觸的「小恩小惠」(如送雞蛋、掛面),到日常陪聊天、幫做家務,再到情感勒索,哭訴「業績不達標將失業」,騙子們步步為營,利用老人的孤獨感構建虛假的親密關系,最終實作情感操控下的巨額銷售。

騙術四

利用「稀缺性」與「緊迫感」的饑餓行銷

「國家補貼名額僅剩3個」「今天不買明天漲價」等話術,刻意制造稀缺假象,幹擾老人理性判斷,誘導其沖動消費。

中國正規的保健食品,會在產品標簽上以「藍帽子」標識標明,並在下方標註註冊號或備案號,這是保健食品的唯一「身份證」。消費者可以登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進入「服務」版塊下的「特殊食品資訊查詢平台」,輸入產品包裝上的註冊號或備案號進行查詢,並仔細核對查詢結果中的產品名稱、批準功能、生產企業等資訊是否與實物完全一致。

同時提醒老年消費者: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任何以「免費」為噱頭的健康活動保持高度警惕;對宣稱「包治百病」「藥到病除」「徹底根治」的產品一律視為虛假宣傳,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聲稱具有治療功效。在決定大額健康消費前,務必主動與子女或信賴的親友溝通商量,並咨詢正規醫療機構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END

內容來源|中國食品報

網站|www.gdspaq.org.cn

投稿、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