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縣城月子中心成寶媽「避難所」,5萬塊買1個月的清靜值不值?

2025-01-11育兒

花錢找「罪」受。

「剩下最後一天預訂,錯過今天就沒法享用活動價了」。這是銷售都已經用爛的招數,但也屢試不爽,月子中心同樣適用。

母嬰護理專員小玲溫柔提醒道,每到周末,她帶領預約參觀的人數不勝數,忙得連平台的新客都顧不上。

門庭若市的月子中心,本以為價格親民,實則一個月的最低花銷近3萬。

據她提供的價位,住28天最便宜的房型原價52400元,活動價28800元。經查詢,該月子中心位居二線的小鎮,人均薪資不足六千,平均一手房價不到1.3萬元,二手房價更是不到九千。

圖源:小紅書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筆月子消費的確夠奢侈。

即便如此,這個不到39萬人的小鎮,月子中心的生意依然火爆。據小玲透露,這兩年內鎮上又多了三四家月子中心,有的是大牌下沈,有的是自立門戶。

只是,花上個把月的薪資去縣城坐月子,這究竟值不值?

寶媽們的避難所

「貴得人盡皆知」,是大眾對月子中心的刻板印象,事實也確實如此。

開啟社交自媒體,搜尋與月子中心相關的內容,冒出的往往是「天價」、「住不起」等等詞條,具體到價格,有的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也不在少數。

圖源:抖音官微

比如24小時看護的一線品牌愛帝宮和聖貝拉,最便宜的套餐都要6.38萬和16.88萬,頂級套餐更是高達36.8萬和38萬。

一線城市太貴,縣城月子中心成為寶媽們的香餑餑,和想象的不同,縣城月子中心的價格也很「尊貴」。

以一家月子中心為例,住42天最便宜的特價房型,一線城市的門店價格為44700元,而縣城的小鎮門店價格為43200元,相差不到兩千,這還只是活動價。

圖片說明:某個縣城月子中心的室內環境

盡管價格昂貴,為了躲避一線城市的家裏人,有的媽媽還是選擇去縣城的月子中心避難。

小麗生完孩子那幾天,產後出現的問題不斷,類似分娩時導致的下體撕裂、漲奶帶來的胸疼、便秘、漏尿等等難以啟齒的尬尷和痛苦,無論是在家的婆婆,還是遠在萬裏的親媽,都沒招,萬年不變的雞湯單品和婆婆的說教,更是讓她心力交瘁。

最終她決定花5萬買個清靜,和愛人前往縣城坐月子,遠離一線城市的婆婆,體驗過後,她第一次享受到了「皇後般」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 月子中心還滿足了媽媽們的「隱形剛需」。

據【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數據顯示,中國每5個產婦中就有1個患抑郁癥,20%的產婦在懷孕期間會容易抑郁,超過60%的產婦在產後出現抑郁癥狀。

圖源:人民日報

而月子中心外聘的心理醫生,能為寶媽提供心理疏導的服務,緩解媽媽們的產後焦慮,護理護士日常的關懷,也拉滿了情緒價值。

月子中心幫助寶媽適應新手期,邊調養生息邊學育兒經,給了媽媽們一個緩沖期。

當然,前提是遇到行業的老實玩家。

有關懷,也有算計

動輒幾萬至幾十萬的暴利消費,月子中心看似一片藍海,實際埋有許多暗雷。

月子中心最早起源於台灣地區,由於消費水平提高和社會生產力升級等因素的影響,台灣的產後護理機構滲透率飛速擴張,2021年達到62%,每3位產婦中就有2位選擇去月子中心坐月子。

圖片說明:台灣古早月子機構的內部功能室

而在內地大陸,一線城市的月子中心滲透率不到10%,三四線城市僅有2%左右,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雖然錢景可觀,但作為一項長期工程,月子中心前期都是虧損狀態,強如聖貝拉和愛帝宮等業內巨頭,也逃不過高昂的經營成本,三年內虧盡7億和5億。

月子中心盈利的第一堵高墻,是土地租金。

月子中心的位置一般靠近三個地方:私立醫院、酒店和豪華的獨棟公寓。比如聖貝拉選址五星級酒店來服務寶媽,據公司最新招股書顯示,土地租金從2021年的5714萬元增至1億元,占總成本的三分之一。

圖源:聖貝拉招股書

人力耗材更是地獄成本。

重慶某個月子中心的老板接受【金錯刀】的采訪時提到:為了保證寶媽的舒適體驗,一個媽媽和孩子,需要日常護理護士、查房專職醫生、營養師、心理醫生等等9個崗位照顧,疊加膳食和醫療消耗品,人力耗材占比經營成本超過45%。

居高不下的成本,疊加報酬周期長,也讓部份商家動起歪心思,變著法壓榨寶媽的錢包。

讓客戶花錢的法子很多,消費她們的同理心算一個。

【每日人物】采訪一位寶媽坐月子期間,了解到負責護理的月嫂每日24小時待機,有時候為了更好的照顧寶寶,開會經常遲到,次數多了,五六千的薪資根本不夠扣,這讓她心裏常常過意不去,月嫂推銷相關的嬰幼兒產品,她都沒有拒絕,即便是貴於外面兩倍的價格,她也肉痛買下。

這還遠不是下限,部份黑心商家為了引流,在服務方面偷工減料,行銷時一口一個「女性愛自己才是王道」,真正消費後,等著寶媽的,是200塊一晚的大通鋪和幾盤難以入口的糠咽菜;

圖源:小紅書

黑心商家大多從有錢的媽媽身上找補,要麽提高客單價,要麽降低服務品質,要麽想方設法精神虐待員工讓客戶消費,哪裏能榨出錢來,他們就把目標放哪裏。

月子消費,是媽媽們修復身體的關鍵,沒料到還是被商家百般算計,甚至不惜編織「愛女」的謊言,來圈住年輕媽媽。

包裝「愛女人設」

包裝「愛女人設」,不只是部份月子中心的把戲,釣魚執法的套路,現實中數不勝數。

上世紀90年代,巴黎歐萊雅的一句「你值得擁有」,震撼了中國大陸6億的女性消費者,此後,網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女性行銷,「獨立清醒」、「自信悅己」等等都賦予了品牌魅力。

圖片說明:1973巴黎歐萊雅的廣告內容

這股風潮,也讓無良商家熱衷打造「愛女人設」,將智商稅產品帶到大眾視野。

塗抹產品是重災區。曾經大量抗妊娠紋霜打著「讓女性重回自信」的幌子,獲得了不少流量,結果部份品牌被檢測出含有人造麝香和塑化劑。

2022年8月份,香港消委會檢測了30款抗妊娠紋產品,其售價90元至570元不等,檢測結果顯示,有14款檢出不同種類和濃度的香料致敏物,有3款含人造麝香,2款含有塑化劑。

圖源:香港文匯報

對於麝香,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廣為流傳海外的古裝劇【甄嬛傳】裏的舒痕膠、歡宜香都有它的影子。

像是人造麝香長期攝入,容易損傷腎臟和神經,並可能引發過敏等問題,對胎兒和母體都會產生一定的健康風險;而塑化劑長期塗抹,則會影響到胎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或引發孕婦早產等危害。

而成分安全的去妊娠紋產品,作用或許只剩心理安慰。

復旦大附屬婦產科醫院曾發文指出,市面上的妊娠紋油和妊娠紋霜,都沒什麽卵用。預防妊娠紋有兩個方法:一是孕前保持健康體重,二是孕期保持科學增重,沒有捷徑。

圖源: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官微

相比女性產品,女性服務又開發了新賽道:商家利用統一的PUA話術,透過銷售員傳達,反向打造「愛女人設」。

有網友分享,碰到瑜伽館的銷售,一旦沒買課,她只會跳腳指責:「你不夠愛自己」;

去做個熱瑪吉,也有護士邊塗麻藥邊灌輸:「女人只要踏實變美,錢不錢的都是另一半考慮的問題」。滑稽的是,這份錢是自己掙的。

圖源:小紅書

女性用品和服務都有商家精心鑄造的坑,大到幾十萬的月子服務,小到兩位數的口紅,經過「愛女人設」的包裝後,名正言順的躺在女性的購物車裏。

「她經濟」概念的出現,使得中國消費市場有了「女性」作為中堅力量,帶領了一系列新消費趨勢,月子中心的不斷普及也是如此,從最開始的物質滿足到心理科普,都是因為女性有需求才會升級,並延續存在。

女性消費的初衷是按需而動,透過行銷打造「愛女人設」,又做不到對女性的承諾,本質上不是女性消費,而是消費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