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的隕落,有時會導致一個朝代結束,十八歲的崇禎皇帝也許想到了這個問題,面對敵國的重重來犯,他聽到周圍的人都說袁崇煥將軍投靠了清軍,崇禎皇帝懷疑過,但他左思右想,認為袁崇煥真要投靠了清軍,這明朝恐怕難保,將士之才可以另外培養,但賣國賊卻不能饒恕。

1630年,抗清名將袁崇煥被磔(zhé)刑處死,傳首邊關示眾,袁崇煥的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家產被抄沒,實則家無餘財,清初蜀中三傑之一的唐甄曾評價:『當是之時,非無賢才也,袁崇煥以間誅,孫傳庭以迫敗,盧象升以嫉喪其功。
此三人者,皆良將,國之寶也,不得盡其才而枉陷於死,使當日者有一張居正為之相,則間必不行,師出有時,嫉無所施,各盡其才,而明之天下猶可不至於亡。』

如今更多人是從著名作家金庸的作品中認識了袁崇煥,金庸在作品中稱讚了袁崇煥一番,民間流傳,袁崇煥被處死後,他的家僕佘氏認為家主死得太冤,於是冒死將袁崇煥的頭顱偷了出來,將其埋葬在了自家的後院裡,佘氏族人則日夜守護著袁崇煥的墳墓。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為袁崇煥平反昭雪,這才陸續有人光明正大的紀念袁崇煥,後人先後為袁崇煥修建了祠和墓,袁崇煥墓和祠位於崇文區東東花市斜街,1917年,廣東人張伯禎緬懷袁崇煥,專門建立了袁崇煥廟。

1966年,『紅小將』相應運動的號召,毫不留情地挖開了袁崇煥的墳墓,因為聽聞袁崇煥墓中藏有一顆金頭,尋覓了許久,但一無所獲,考古專家也很快趕到,看了被摧毀的袁崇煥墓,也甚是惋惜,墓中的情況也讓考古專家不解,原來我們被騙了300年,墓中並沒有袁崇煥的頭顱。

後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援下,袁崇煥墓重新建立,1992年4月5日清明節,人們終於又能夠光明正大的祭拜袁崇煥墓,至於袁崇煥的頭顱下落如何?浙東四大史家之一的張岱曾記載過名將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場景。

《石匱書後集》中記載,袁崇煥被行刑當日,周圍的老百姓也以為袁崇煥是一個賣國賊,一人一口咬他的肉,只剩下一顆頭顱傳視九邊,後世得知後無不為其落淚,但當時想要偷出頭顱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許家僕佘氏僅是通過這種方式紀念袁崇煥,以及為崇煥平反。
300年後,紅小將挖開袁崇煥墓,墓中場景讓人不解,專家: 被騙了
數位家庭综合网讯2019-10-04 1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