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的古裝劇【藏海傳】
大家都看了嗎
劇中主角藏海
憑借著精通的堪輿之術
一次次化險為夷
昨日, 莫愁中專非遺學院的學生
向建鄴區圖書館捐贈了
18本親手修復的
古籍及民國文獻
其中就包含古代堪輿學著作
【三元總錄—塋元卷】(下)
讓千年智慧觸手可及
【三元總錄—塋元卷】(下)這本古籍,承載著古人對天文、地理、風水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研究,是堪輿學領域的重要文獻。
一同捐贈的還有【古文觀止】【四體百家姓】等 17本珍貴古籍 , 既有明清時期的詩詞文集、小說雜記,也包含近現代醫書文獻 。
值得一提的是,這18本古籍均由莫愁中專非遺學院的學生 親手修復 。 古籍修復是一項極其復雜且精細的工作。一冊殘損的古籍從開始修復到完成入庫,要經過準備、修整、復原等多道工序。
不同的古籍保存情況不同,修復方案也大相徑庭。學生們透過 紙張修復、裝幀復原 等專業課程實踐,針對性地運用 去汙除塵、破損修補、裝幀加固等傳統修復技法,讓古籍重煥生機 。
這並非非遺學院的首次「出手」! 自2001年開設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以來,莫愁中專非遺學院培養出了大批優秀學子。2024年,19歲少年成功復制【千裏江山圖】就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註。
此次捐贈的古籍雖歷經百年滄桑,卻因青年學子的匠心修復而重獲新生。將它們捐贈給圖書館,能夠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建鄴區圖書館在收到這些古籍後,將會對這些古籍進行 數位化加工 ,方便讀者查閱 。讀者們只需透過建鄴區圖書館的數位平台,就可以隨時隨地瀏覽這些古籍的數位版,深入探究其中的文化內涵。
「此次接收的古籍不僅豐富了館內的館藏資源,更承載著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敬意,未來將妥善保管並納入數位化工程,讓更多市民領略古籍魅力。」建鄴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建鄴區圖書館一直致力於打造 「全民閱讀的文化港灣」「歷史記憶的守護陣地」,是南京市首家且唯一一家24小時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共有藏書75萬余冊,分館和服務點共128家, 全年免費開展閱讀活動超過300場,惠及百萬人次讀者 。
未來,建鄴區圖書館還計劃以這些文獻為依托,進行數位化等再生性保護,開展古籍講座、展覽等文化活動,讓更多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能夠近距離感受古籍的魅力。
18本修復古籍
從校園走向公共圖書館
搭建起文化傳播的橋梁
讓古籍在
更廣闊的平台發揮價值
讓「守護文化根脈」的種子
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