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麽時候去婆婆家,都是一塵不染,幹凈整潔的樣子,但她從不搞什麽大掃除,就是每天順手一擦一收,日日幹凈成了她的生活習慣。
圖片來自 @YING▲
而我和老公,平時忙完工作孩子只想癱著,家裏總是拖到「看不下去了」才開始動手收拾。
我們追求「高效懶法」,她堅持「細水長流」。 這一場關於生活習慣的差異,看著真的非常有趣。
面對一個剛做完飯的竈台
婆婆的習慣:趁熱擦幹凈
用時:每次2分鐘 工具:自制小蘇打水
婆婆做完飯後, 會趁著竈台余溫,噴上自制的小蘇打水,再用抹布一抹 ,油汙不見。要求極高的她,還會在擦幹凈竈台後,用幹的魚鱗抹布再蹭一遍 ,竈台立馬幹凈清爽,閃閃發亮。
圖片來自 @YING▲
.
我們的習慣:周末集中處理
用時:一周10分鐘 工具:強效清潔劑
工作日只有晚上才會在家吃飯,我負責做飯,家屬負責洗碗,至於竈台的油膩,他一般都會留到周末一起解決。
圖片來自 @Ken▲
不過感覺他對竈台已經擦出樂趣,先用洗碗海綿加清潔劑洗凈油汙後,再用幹魚鱗抹布蹭蹭,最後上保養乳,清爽幹凈,結束後看著,很有成就感。
圖片來自 @Ken▲
.
面對一個剛用完的微波爐
婆婆的習慣:順手抹幹
用時:每次1分鐘 工具:小蘇打水
婆婆用完微波爐或烤箱後,都會敞開門放放水汽,等到不燙手後,用濕抹布擦一遍內壁就能保持幹凈。
熱容易蹦油的菜時,噴點自制的小蘇打水,就很容易擦幹凈了。
圖片來自 @王小惜▲
.
我們的習慣:周末集中處理
用時:每周10分鐘 工具:食用小蘇打
微波爐的用途還挺多,熱包子牛奶,熱自己做的預制菜,炸蒜酥等等,工作日用,基本用完就不管了。
到周末的時候, 放點小蘇打在碗裏,加冷水化開後,放進微波爐加熱5分鐘,再靜置5分鐘 ,用濕抹布一擦輕松去油汙。
圖片來自 @花花的環保日常▲
.
面對一個做完飯的台面墻面
婆婆的習慣:順手擦幹凈
用時:每次2分鐘 工具:自制小蘇打
婆婆做完飯後的常規操作是: 兩勺小蘇打+400ml的水裝修噴壺 ,搖勻後就是好用的清潔液,做完飯噴噴台面墻面櫃門,抹布一擦,全程不到2分鐘,就能拒絕油汙堆積。
圖片來自 @YING▲
.
我們的習慣:周末集中處理
用時:每周5分鐘 工具:清潔劑
老公會在每周清理竈台的時候,順便用清潔劑搭配百潔布擦擦廚房台面墻面,能保持普通幹凈,我們已經心滿意足。
圖片來自 @璐璐有為▲ 圖片來自 @璐璐有為▲
.
面對剛洗漱完的台盆和鏡子
婆婆的習慣:及時刮幹
用時:每次30秒 工具:刮板、魚鱗抹布
婆婆衛生間有兩個刮板,大的用來刮地面,小的就是 每次洗漱完後,用來刮台面和鏡子上的水漬 。小小一個動作,卻能維持台盆區域一整天的幹爽潔凈。
圖片來自 @YING▲
水龍頭每次洗漱完用魚鱗抹布幹擦就行,輕松保持日日閃亮。
.
我們的習慣:周末集中處理
用時:一周2分鐘 工具:海綿擦 刮板
鏡子和台盆上的水垢看不下去後,就用我家墊肥皂的海綿擦,上面剛好有肥皂沫,起泡後整個台面,鏡子擦洗一遍,沖沖水,再用刮板刮幹,心情好的時候也會用魚鱗抹布幹蹭一遍,錚亮!
圖片來自 @十楒▲
.
面對一個剛洗完澡的淋浴玻璃門
婆婆的習慣:及時刮幹
用時:每次2分鐘 工具:刮板
洗完澡後,婆婆會等衛生間熱氣消散後, 用刮板從上往下把淋浴玻璃門上的水刮幹 ,玻璃門一直都幹凈錚亮,從來沒有水垢。
圖片來自 @王小惜▲
.
我們的習慣:看不下去再處理
用時:每月20分鐘 工具:白醋,洗潔精,海綿擦
洗完澡後,只想躺著,讓我掏出2分鐘刮玻璃門,真的做不到呀。
玻璃上的水垢積攢到看不下去後, 用一個不用的海綿擦,擠上洗潔精,倒點白醋, 開刷!不用加水,打圈刷,上下刷都行,頑固水垢使點勁,刷完後,靜置10分鐘後,用水沖洗 ,刮板刮幹,玻璃門就幹凈啦,幹爽透亮~
圖片來自 @蘇蘇的雲▲
.
面對剛洗完衣服的洗衣機
婆婆的習慣:及時擦幹
用時:20秒 工具:抹布/紙巾
衣服洗完後,婆婆會 用抹布或紙巾擦幹洗衣機門口膠圈上的水 ,她說這樣就能夠杜絕膠圈發黴,危害人的身體。
圖片來自 @YING▲
.
我們的習慣:發黴才知道
用時:4小時 工具:84消毒水,洗臉巾
如果不是無意間發現,我們恐怕真不知道膠圈已經生黴點了。
圖片來自 @小圓兒媽在南通▲
好在網上學到的辦法很有用, 用泡過84消毒水的洗臉巾濕敷在上面 ,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黴斑就消失了,神奇有效。
圖片來自 @小圓兒媽在南通▲
.
面對一個剛用過的小工具
婆婆的習慣:物歸原位
用時:每次10秒 工具:/
婆婆家基本每件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不常用的收起來分類收納,常用的就放在經常要用的地方。
用完東西就放回原位,用不了10秒,家裏能一直保持整潔。
圖片來自 @YING▲
.
我們的習慣:放過自己
用時:每周5分鐘 工具:收納籃
新到快遞,不知道放哪兒的物品,剛剛用過的小東西,這些亂七八糟的雜物都被我家餐桌茶幾默默承受了,收拾幹凈後,一兩天又會看著亂糟糟的。
於是我給 餐桌和茶幾上都放了兩個收納籃 ,平時不想收拾的東西,不知道放哪的雜物統統放進收納籃裏,等到周末再統一歸位,雖然收納盒裏有很多雜物,但家每天能保住60分的整潔就足夠啦~
圖片來自 @檸檬九喜▲
寫在最後 :
一直都很佩服婆婆的幹凈,但說實話,我和家屬早就懶散慣了,能偷懶就不做。
婆婆倒也不說我們,來家裏帶孩子那陣子,廚房的邊邊角角,衛生間水漬,沙發底下的灰,全都默默收拾的幹幹凈凈,沒有說教,沒有指責,但她一走,家裏瞬間又「打回原型」。
說到底,兩代人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她細致勤快,我們更喜歡省力和偷懶,哪種都沒錯,彼此理解,各自舒服就好。
餅乾 | 編輯
網路(見圖下標註) | 圖片
不視為與圖片建立任何商業合作關系,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