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鈴
2025年5月18日(多雲)
又逢端午,粽葉未展,艾香已至。每至此時,親手制作香包贈予親朋好友,已成了我獨有的節日儀式。
往昔端午,為圖便捷,我常將網購的艾草、菖蒲、藿香等滅蚊中草藥,一股腦塞進網上購置的成品驅蚊香包。工序簡單,卻少了幾分手作的溫度。
今年,我決意慢下腳步,開啟一場與心靈對話的手作之旅。從布料的精心挑選,到香包造型的隨心勾勒,皆遵循內心指引,只為讓靈魂沈浸於這份美好與寧靜之中。
整整五日時光,100個田園風格的三角香包終於在我手中誕生。這些香包以細密針腳縫制,內裏裝填的,是我精心收集晾曬三年的珍貴藥材——桂花、艾草、菖蒲、紫蘇、橘皮、薄荷、丁香、薄荷等。看著案頭堆疊的香囊,滿心皆是難以言喻的成就感。它們宛如一個個精致的藝術品,田園風的淡雅布料與草藥的清新芬芳相互交融,古樸之中盡顯自然靈氣,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著我對端午的深情,以及對親朋好友的真摯祝福。
制作香包的過程,恰似為疲憊的靈魂尋得一方寧靜港灣。剪刀遊走,裁開的不僅是布料,更是紛擾的思緒;銀針穿梭,縫合的不僅是布片,更是浮躁的心緒。鼻尖縈繞的淡淡草香,仿若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拂去心上的塵埃,讓靈魂在自然的芬芳中舒展、滋養,於方寸香囊間,尋得久違的靜謐與安然。
今天,我要隨軍教合唱團去遵義參加慶祝「遵義會議90周年」 暨2025遵義全國合唱藝術節演出,我只來得及趕制出這100枚飽含心意的香包。
我將它們仔細分成三份:一份留給家人,讓艾草的清香日夜縈繞;一份贈予摯友,寄托端午安康的美好祝願;還有一份,送給平日裏相互照應的鄰居。希望這艾葉的芬芳,能化作記憶中奶奶的溫暖,在一次次傳遞中,延續端午特有的溫情與美好。
每一枚香包都是時光的容器,盛滿沈澱的心意。當它們在掌心間流轉,傳遞的不僅是奶奶傳承的天然驅蚊之法,更是一針一線的手作溫度,撫慰著都市生活中奔忙的靈魂。那些被快節奏割裂的時光,在香包制作的過程中悄然彌合,化作獨屬於端午的治愈儀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