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魚油熱賣不斷!醫生警告:補得不對,血脂可能越補越高

2025-06-11生活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先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你說我每天吃兩粒魚油,堅持快半年了,可最近體檢報告上甘油三酯反而比以前還高, 是不是買到假貨了?」

提問的是一名銀行網點的大堂經理,四十歲出頭,穿著得體,說話帶點疲態。

他不是在抱怨,是想知道自己的努力有沒有走錯方向。

他已經把雞腿換成了煮雞胸肉,炒菜的油也換成了橄欖油,水果吃得比米飯多,結果血脂指標還是不對。

他本來指望魚油能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實讓他有些沮喪。

魚油到底對血脂有沒有用? 這個問題過去幾年被反復爭論,不是因為魚油沒作用,而是因為魚油的成分、劑量、使用人群、使用時機,差別太大。

魚油不是萬能藥,補對了是輔助,補錯了可能是負擔。很多人只是聽說它「降血脂」,但沒弄清楚具體機制。

真正對三高有效的營養幹預,不靠流行,而靠精準。

魚油的主要成分是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核心是EPA和DHA。這兩種物質確實能調節血脂,但關鍵在於「劑量」是否達標。

市面上很多普通保健品,每粒魚油膠囊只有300-500毫克,其中EPA和DHA加起來也不過100-200毫克。

按照美國心臟協會的推薦,對於已經確診高甘油三酯的人,想要達到幹預目的,每日EPA+DHA總量需要在2000毫克以上。

也就是說,普通劑量的魚油,每天吃10粒,才可能有用。絕大多數人吃的根本不夠。

有研究專門比較了不同劑量魚油對血脂的影響。

在一項針對超500名高血脂患者的多中心研究中,低劑量魚油(每天不到1000毫克)對甘油三酯幾乎沒有改善作用。

而每天補充3000毫克EPA+DHA組,甘油三酯平均下降了28%,總膽固醇下降了12%。

這個差距不是個體差異,而是劑量不到位的結果。

除了劑量,還有EPA和DHA的比例問題。降甘油三酯、改善動脈斑塊的主要作用來自EPA,而DHA偏向於影響大腦發育和視力保護。

一些高濃度藥用魚油,比如依立帕司特(Epadel)和Vascepa等,是純EPA配方。

研究顯示, 純EPA在降低動脈斑塊、抑制炎癥反應方面比EPA+DHA混合物效果更穩定。

而市售保健魚油多為混合型,DHA偏多,EPA含量有限,用於降脂效果自然打折扣。

除了產品成分問題,還有服用方式也常出問題。魚油是脂溶性物質,空腹吃吸收率低,和飯後攝入脂肪一同攝入效果才好。

但很多人為了「健康」,一邊吃魚油,一邊盡量不碰脂肪,結果就是沒吸收進去就被排掉了。

還有人吃完魚油馬上喝茶、喝咖啡,這類飲品中的成分會影響脂溶性物質在小腸中的乳化吸收過程。結果是「吃了等於沒吃」。

有些人一邊吃魚油,一邊照常攝入大量高果糖飲料、甜點和白麵包。這種搭配基本等於破功。

魚油對脂質代謝的改善,是建立在低糖、高纖維、適度蛋白質攝入的飲食基礎上的。

高糖飲食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會促進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從而抵消魚油的任何好處。

研究顯示,在高糖飲食下,即使每日補充4克Omega-3脂肪酸,甘油三酯下降振幅也不足5%。

換句話說,吃魚油不配合飲食管理,只是在浪費錢。

除了飲食,還有一種人群吃魚油可能越吃越糟,那就是「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這類人不光甘油三酯高,LDL(低密度脂蛋白)也高。

研究發現,在這類人中,如果補充含DHA的魚油,可能會導致LDL進一步上升。

原因是DHA在部份人群中會促進VLDL向LDL轉化,進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對於這類人,更合適的是純EPA配方,或直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方案。

有一些老年人習慣長期吃魚油,希望「養血管」,但沒註意一個問題:如果吃的藥裏已經有降血脂成分,比如他汀類或者貝特類藥物,魚油反而可能帶來額外負擔。

不是說沖突,而是它可能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魚油作為脂溶性補充物,在肝臟中代謝。

如果長期和藥物共同代謝,肝酶水平升高風險會上升,特別是在肝功能基礎不好的老年人群體中。

魚油有抗炎作用,這點沒錯。但這不是它的主要降脂機制。它透過抑制肝臟VLDL合成、增強脂蛋白酶活性來降低甘油三酯。

很多人以為魚油能「清除血管裏的油」,這個理解並不準確。

它無法直接消除動脈斑塊,也不能逆轉血管硬化。

它最多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或者減少某些炎癥因子水平。期待它一吃就通血管,是錯誤期待。

還有一點,魚油並不能替代飲食中的Omega-3脂肪酸攝入。身體對天然食物中脂肪酸的利用率普遍高於補充劑。

深海魚類中的EPA和DHA含量高,但也受制於重金屬和微塑膠汙染。 亞麻籽、紫蘇籽中的ALA雖然也屬Omega-3,但轉化率太低,不足5%。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部份人補了植物來源Omega-3脂肪酸,卻看不到效果。

不少人喜歡從網路、社交平台、短視訊中了解保健品資訊,但很多推銷用語刻意誇大了魚油的作用。

什麽「天然降壓」、「溶解血栓」、「消除斑塊」,這些說法根本沒有循證醫學支持。

真正有效的魚油使用方式,是基於檢測數據、評估個體代謝狀態、明確使用目的基礎上的幹預。

不能隨便買來吃,更不能長期無評估地服用。

對此,您有什麽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李佳.基於中醫體質分析老年人群發生血脂異常的影響因素並構建其風險預測列線圖模型,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