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許昌晨報】
五月的晚風輕拂護城河面,蕩起粼粼波光;引龍街青石板路上,行人往來如織。海家大院的飛檐翹角下,「三陽開泰」的精美磚雕沐浴著夕陽的余暉,胡辣湯蒸散的熱氣裹挾著濃郁的香氣,在曲折的巷間飄散。
這條承載著悠悠歲月的百年老街,正以「味道裏」這個新名號,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百年老街夜景
引龍街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其名稱的由來飽含美好寓意。據【許昌文史資料】記載,許昌舊時建有文昌閣、奎星樓、文明寺,由此衍生出引龍街、聚奎街、文昌街、文會街等,寓意「紫微高照,奎星點鬥,文人相聚,科甲不斷,振興許昌文風」。隨著時光流轉,以引龍街為核心的老街逐漸發展成為許昌特色美食的匯聚之地。
歷經百年歲月,人間煙火沁潤引龍街,鮮香的丸子湯、酥爛的燒雞、筋道的燴面……傳統小吃的誘人香氣,至今仍在街巷縈繞不絕。
酥爛的燒雞
今年,我市秉持「歷史為骨、美食為魂」理念,對老街進行重塑。以引龍街、文會街、聚奎街交會處為原點,將曹丞相府、春秋樓等承載三國文化的地標,與護城河的秀麗景觀巧妙串聯,打造許昌曹魏古城沈浸式「歷史+美食」的全新文旅勝地。在這裏,百年老街的滄桑韻味、文化古跡的厚重底蘊、市井生活的裊裊煙火相互交融。時尚新穎的墻繪、清晰醒目的旅遊指示牌,為老街增添了一抹現代氣息。
「五一」假期,漫步在煥新亮相的「味道裏」,古色古香的建築與現代商業元素完美融合。遊客在此品嘗特色小吃、徜徉古老街巷、暢遊曹魏古城,拍照打卡,盡情享受美好時光。眾多網路博主紛紛慕名而來,透過網路將許昌「味道裏」的風采傳播到全國,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感受老街的獨特魅力。
關宅
從百年老街到時尚的「味道裏」,這一蛻變不僅是改變名稱,更是許昌以創新啟用文化基因、以業態升級推動文旅經濟發展的生動寫照。
老街的華麗新生,既守護住了城市的記憶與鄉愁,也彰顯出了許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非凡魄力與遠見。
為 「愛心冰櫃」提前上崗 為遊人送清涼遊人送清涼
來源 | 「我的許昌」客戶端
文圖 | 許昌日報全媒體記者 呂科
編輯|常燁 校對|李翊颯
二審|王嬋 終審|黃雙燕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套用建議。歡迎轉發分享!轉載須註明來源:許昌晨報微信公眾號(xcchenbao)。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信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