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唯一參加抗美援朝的大將陳賡是如何讓誌願軍傷亡極速降低的?

2025-01-12歷史

陳賡是彭老總親自點的將,到第五次戰役結束後,陳賡率領第三兵團入朝參戰,此時180師幾乎被美軍全殲,陳賡果斷發現了我軍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坑道建設不行,難以抵禦敵人至少是我軍10倍的炮火炸彈攻擊,此時雙方已經陷入了陣地拉鋸戰,簡陋的坑道更是讓我誌願軍傷亡巨大。

陳賡在一次前線調研中發現了戰士們改良過的貓耳洞,大受啟發,這種坑道就是個相互聯通的地下堡壘,不但能躲避敵軍飛機炸彈、各種火炮的轟擊,而且可以儲糧、防毒、防水,還能安排廁所、廚房等功能區,更能出動靈活打擊敵人!跟松山戰役中鬼子把整座山挖空的地堡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賡在彭總回國治病期間,大力推廣這種坑道建設,把敵人的炮彈溶解重鑄成鏟子,使得我軍的建設坑道的速度更快,戰後統計,我軍坑道建設總長近1300公裏,加上普通戰壕和交通壕,總長度超6000公裏,媲美萬裏長城。

這種坑道為之後上甘嶺戰役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手範弗利特創紀錄的在兩個高地傾斜了超200萬發炸彈,山頭被削平了兩米,但對我軍的殺傷力大大減弱,之前平均每40枚炮彈就能炸死我軍一名,有了這種神奇的坑道後,敵人得用660枚炮彈才能起到同樣的作用。美軍感嘆,陳賡是來挖坑道的,不是來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