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紀實以飽滿的情感、詳實的內容,生動展現了戎冠秀奶奶偉大而光輝的一生。作者作為其後人,詳實敘述了奶奶在艱苦歲月中,憑借堅定信念與無私奉獻,擔任地下黨情報站負責人、組織支援抗戰物資、全力救護八路軍傷員等事跡。緊緊圍繞戎冠秀奶奶「子弟兵的母親」這一核心形象,全方位呈現其高尚品質與無私奉獻精神。語言質樸真摯,雖無華麗辭藻堆砌,但字裏行間滿是對奶奶的崇敬與熱愛,大量細節描寫極具感染力,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真切感受到軍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推薦閱讀。
抗戰時期,我們下盤松兩個自然莊合起來只有五六十戶人家,但卻駐紮著晉察冀軍區供給部、八路軍的被服廠兩個大的後方機關。村裏還設有地下黨情報站,奶奶戎冠秀是負責人。她的秘密職務是「平山團地下黨婦救會主任」。這當然是為了向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的「平山團」學習而設定。為了增添精神食糧,平山縣的青壯年同胞,人人都是編外「平山團」的人。奶奶曾經有過四個地下女情報員。有一個叫小雲的小小情報員,從三個月開始就成為了小軍人。因為情報藏在她身上比在成人身上安全很多。在成人的帶領下,無論遇到日軍多大的迫害和多次對她身心的摧殘,小雲始終不暴露情報。雞毛信交通站和八路軍傷病員轉運站也設在下盤松村。就因為我們村有這麽多的八路軍機關,所以,奶奶當時不光負責本村的婦救會工作,周邊十幾個村子的軍需材料需要她安排;八路軍許多機關、政府、兵工廠,醫院等部門需要的糧食、軍衣,軍鞋、醫療物質等,都交給戎冠秀奶奶這個「平山團地下黨婦救會主任」來組織和安排。她整天走東村、跑西莊,翻山野嶺,忙個不停。
有一次,戎冠秀奶奶接到八分區李二姐送來的情報,內容是:「我們的兵工廠沒有吃的了,要小米2000斤、玉米面2000斤、菜籽油200斤、大鹽粒100斤、醋100斤、吃的堿面100斤、肥皂50箱。」情報上還寫著「急上加急,吃的還剩兩天了」。
戎冠秀奶奶當時說:「我們平山團的同胞們和男女老少一定要完成任務!大家都要捍衛我們的家鄉、捍衛我們的軍區!」她組織平山團的同胞,用一天時間把兵工廠用的糧和油等物資全完成了。緊接著,她又讓自己的情報員李玉平胡小情報員小雲,將備好的糧食、油等物質的情報,冒著生命危險快速送到兵工廠為其救急。
1943年的一天,住在奶奶家的被服廠廠長張峰雲,接到上級一個參謀長(唐延傑)打來的電話,命令一周內趕制出五千套衣服,當時,張廠長就向區政府求援。奶奶接到任務以後,立即組織發動群眾,在周邊十幾個村子裏到處奔走,把婦女們組織得井井有條。
在這七天七夜裏,奶奶和鄉親們沒睡過一個囫圇覺,被服廠的工人們也是拼命的幹,每一個人的眼睛裏都掛滿了血絲。經過軍隊和老百姓日夜不停的艱苦奮戰,終於以驚人的速度提前突擊完成了五千套衣服的任務,而且品質也都是最好的。
前面講到,我們下盤松村是八路軍傷員轉運站,只要前線的八路軍打仗受傷了,總要先送到我們村裏,所以,在日本鬼子對我們晉察冀邊區燒殺搶奪的八年間,奶奶為挽留住那些年輕戰士的生命耗盡了心血。她動員出最後的面粉和雞蛋,一勺一勺餵傷員;她曾在敵人的追趕下,背著比自己重很多的八路軍傷員,邁著很小的小腳,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急走,怕敵人追上,路上都不敢休息。為了早一分鐘把重傷員送到醫院,她領著小腳婦救會員擡著傷員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奔跑;她曾經在敵人從三面保衛我們下盤松村的情況下將一名掉隊的八路軍傷員藏進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秘密石頭洞裏。石洞下面的大巖石陡峭難爬,奶奶就自己做人梯讓傷員踩著她的肩膀爬進石洞。
戎冠秀奶奶關心人民子弟兵,救治傷員的故事很多,我還是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1943年秋季日寇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就更加殘酷了。在反「掃蕩」期間,日本鬼子經常到下盤松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戎冠秀奶奶領著鄉親們,白天逃到山溝裏,晚上有時還要回村給軍隊碾米,常常連軸轉。一天,她和幾個婦救會員又回村了,正在推碾做豆腐,聽說村轉運站來了一名重傷員,她趕緊過去,只見傷員仰面朝天地躺在擔架上,已不省人事,她上前仔細一看,傷員頭上有六、七處刺刀戳的傷,腦袋腫得好大好大,全身上下到處都是黑漆漆的血跡,看不出一點兒真摸樣,一只腳耷拉在擔架外邊,鞋襪都丟了,凍得紫青青的,她上前把這只腳移到擔架裏,用棉被蓋好。俯下身子輕輕地叫著:「同誌,同誌……」傷員毫無反應。擡擔架的民兵說:「怕是不行了,我們擡這一道也沒聽他吭一聲嘛。」送擔架的民兵回去了,可是負責轉運傷員去後方醫院的民兵因為走了岔道始終沒有趕來,奶奶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過眼,站著都能睡著,可是,擔架上的傷員沒擡走她心裏著急啊!她趕快找站長說:「沒有人給傷員水喝、搞不好就會犧牲,我來照顧他吧?說完戎冠秀奶奶就開始忙了,她先端了一碗溫開水來,搬開傷員那幹燥的嘴唇慢慢餵他,可是水,都順著嘴角流出來,反復幾次、都餵不進去,後來奶奶就自己嘴裏含著水,一手用頭上的簪子慢慢撬開傷員的牙縫,嘴對嘴的餵傷員、另一手從傷員脖子向胸部慢慢地撫摸、輕揉,多次反復後,終於聽到傷員喉嚨處「咯噠」一聲兒,奶奶好高興啊!本來她還有點困,這下,一點兒都不困了,大約一個小時,才將一碗水餵完,又餵了一碗水後,忽然想起自己給別人幫忙、應該得的一碗豆腐腦兒、就端來給傷員喝了,餵完豆腐腦兒,傷員慢慢能說話了才知道,原來傷員已經五天、五夜沒吃任何東西了,戎冠秀奶奶又給他做了一大碗面條、還在炕上的火盆裏又烤了個半尺多長的大窩窩(玉米面做的)。
就這樣,奶奶根據傷病員的具體情況,采用由稀到幹、由少到多(因為傷員餓狠了,不能一次吃太多)這樣循序漸進的方法,餵傷員吃食物。又溫了熱水,給傷員洗手、洗臉、擦屎、擦尿等(傷員受傷行動不便褲子都臟了),戎冠秀奶奶因為救護傷員,又整整一個晚上沒有合眼睡覺。天亮了,她沒想到自己早上吃什麽,卻根據傷員的意願做了小米南瓜稀飯。吃完了早飯,護送傷員的擔架也來了,奶奶在擔架上鋪了厚厚的幹草,傷員正要躺擔架,奶奶又看見了傷員那凍腫的不能穿鞋、襪的光腳,她趕緊找棉花,可是沒找到,正在焦急,猛地看見我姑姑站在一旁,伸手就把我姑姑給拉過來,「嘶啦「一聲,把姑姑的棉襖扯開,掏出前大襟裏的棉花,三把兩把就給傷員包好了腳。奶奶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女兒穿著沒有棉花的棉襖該是多麽的冷,只想著親人八路軍那只腫的厲害不能穿鞋襪的光腳,如果不用棉花包上是會凍壞的。那名傷員一眼看見我姑姑那已經凍成紫紅色的小胸脯,流淚了!他激動地說:「好人啦,好老人啦,你比我娘親,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好處呀!」
民兵把擔架擡上了肩已經開步走了,還聽見那個傷員說:「好老人啦,我的好老人!
這一次,奶奶連著三天三夜沒有合眼。
有人說:一個寧可讓女兒受凍,也要給八路軍傷員溫暖的母親,是照亮子弟兵心靈的明燈。
抗戰年代,奶奶到底照亮了多少八路軍傷病員的心靈?連她自己也數不清。
那是1944年2月,在1943年秋冬連續三個月殘酷的反「掃蕩」鬥爭結束後,晉察冀軍區決定召開第一屆群英大會。經過各級黨委的嚴格審查和選拔後,戎冠秀奶奶被選為平山縣的代表,出席晉察冀邊區第一屆群英會。在大會上,她在主席台上講述自己的擁軍事跡。她在最後的發言中邊流淚邊說:「所有我們村伺候過咧傷員臨走,都要沖我‘撲騰’跪下喊我‘娘’。我們共產黨、八路軍是不時興跪拜咧呀!可子弟兵非要這樣,我實在忍不住也當頭對面跪下去,抱住他們就哭!子弟兵是為了我們老百姓打仗咧,為了老百姓他們連命都不要了,他們都是有大功咧哇!我就是子弟兵咧娘!……」戎冠秀奶奶的發言,讓台上幾位首長早就站起來了,程子華首長走到台口上,側身對著拿頭巾擦眼淚的戎冠秀奶奶說:「戎媽媽!你同樣立了大功,我們的戰士完全應該尊重你,把你當親媽一樣地跪拜,」程子華首長滿臉嚴肅,一身筆挺地向戎冠秀奶奶行了個軍禮說:「我代表軍區聶榮臻司令員,代表晉察冀軍區全體指戰員,向子弟兵的媽媽——戎冠秀致敬!」當時台下,掌聲雷動,場面非常激動人心啊!
這時有一名叫鄧仕均的八路軍戰士比誰都激動!他從人群中走出來,說戎冠秀奶奶是他的救命恩人,這名八路軍戰士為什麽認定戎冠秀奶奶是他的救命恩人呢?原來戎冠秀奶奶在台上講述自己的擁軍事跡時,就講到了掩護他的那段故事。
在這次群英會上,他(她)們兩個分別被晉察冀邊區授予光榮稱號了,鄧仕均榮獲「晉察冀邊區子弟兵戰鬥英雄」稱號,戎冠秀奶奶榮獲「北嶽區擁軍模範—子弟兵的母親」稱號。他們和晉察冀邊區的爆炸英雄李勇的三英雄合影照,很快就刊登在【晉察冀畫報】的封面上。
正是在這第一屆群英會上,晉察冀邊區不光授予戎冠秀奶奶「北嶽區擁軍模範——子弟兵的母親」的光榮稱號,還贈給她一面大紅光榮錦旗,錦旗上面縫貼著奶奶的側面半身像剪影,中間縫貼著「子弟兵的母親」六個大字,下面縫貼著聶榮臻、蕭克、朱良才、劉瀾濤,程子華等邊區大首長的職務和姓名。戎冠秀奶奶要回家了,身為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的朱良才,親自為她牽騾子、遞韁繩、親自扶她騎上棗紅騾子。奶奶激動地說:「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感謝邊區首長!奶奶要離開子弟兵了,朱良才主任又親自率領軍區直屬隊的全體指戰員呼著口號歡送她,晉察冀軍區還派一個班全副武裝的八路軍戰士,將奶奶戎冠秀從會場駐地一直送到我們下盤松村。
聽老革命前輩講,當時,奶奶戎冠秀騎著騾子走出很遠很遠了,軍區代主任朱良才率領的八路軍指戰員還站在河灘上瞭著她呢!同誌們,奶奶戎冠秀,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朱良才主任當時負責整個晉察冀軍區的八路軍的政治工作,在當時,他是我們共產黨的高級幹部,我想,像這樣的高級幹部,為一個普通的農村小腳婦女牽馬扶座的事,恐怕從來也沒聽說過吧?像這樣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晉察冀邊區的黨委、政府、軍區,人民群眾怎麽可能不擁護呢?我不敢說,抗戰年代晉察冀邊區是我們共產黨執政期間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是最密切的時期,可晉察冀邊區的這一段革命歷史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
晉察冀邊區第一屆群英會結束後,戰鬥英雄鄧仕均和好幾名八路軍戰士給戎冠秀奶奶,鄧仕均在信中有這樣一段話:「你是子弟兵偉大的母親,我要把我的槍端得平平的,瞄得準準的,去射擊萬惡的敵人,保衛你,保衛我們的晉察冀」。自此後,鄧仕均與戎冠秀奶奶就以母子相稱。
群英會結束後,奶奶響應毛主席「組織起來」開展大生產運動的號召,她讓下盤松村變了樣,家家糧食豐收、人人多交公糧。在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晉察冀邊區召開的第二屆群英會上,她以主席團的身份參加了大會,並榮獲晉察冀邊區「勞動英雄」的稱號。會議期間,有一些身體殘疾的英雄,戎冠秀奶奶總是台上台下的幫忙照顧。
在第二屆群英會期間,正巧美軍觀察組一行人從延安來到了晉察冀邊區。他們在第二屆群英會期間,到處參觀留影,透過參觀他們發現,解放區的人民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可是,人們的精神面貌卻非常的飽滿,處處呈現出妍妍向榮的景象。不像他們在國民黨蔣介石統治的重慶看到的景象。哪裏的許多政府工作人員,整天花天酒地、貪汙腐敗,意誌消沈。和解放區相比,簡直就是兩重天。
解放區人民熱烈高漲的工作熱情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這些美軍觀察組成員。杜木克少校還和戎冠秀奶奶及其他英雄人物合影留念。與戎冠秀奶奶一起合影的還有兩個小英雄。一個叫溫三郁,一個叫牛國才,溫三郁非常的勇敢,他的兩只手上都有斷指。是怎麽造成的呢?日軍「掃蕩」抗日根據地的時候,當日本鬼子問他八路軍和遊擊隊在哪裏?溫三郁說「不知道,沒有看到八路軍和遊擊隊。」後來日本鬼子發現八路軍和遊擊隊了,但卻沒有抓到,敵人知道溫三郁沒有說實話,於是就氣急敗壞的返回來,舉起大刀沖著溫三郁的頭頂就劈下去,溫三郁下意識的將雙手重疊著蓋在頭頂上,雖然溫三郁用雙手護住了頭頂,可敵人在砍斷他雙手部份手指頭的同時,還砍破了頭部。溫三郁當場昏死過去。敵人以為他死了就離開了。溫三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撿了一條命。
抗日戰爭時期,在我們晉察冀邊區,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兒,更或者像戎冠秀奶奶的嬰兒情報員小雲,在敵人面前,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英勇無畏的戰士。
無論是抗戰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所有的公家人、人民子弟兵、包括一些將軍和元帥見到奶奶,都叫她「戎媽媽」。
奶奶戎冠秀不愧是人們口中的「戎媽媽」,我們小的時候,她老人家有好吃的東西從不給我們吃,給誰吃呀?留給他的親人解放軍,還有給老百姓做事的公家人吃。
「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奶奶,她為什麽對人民子弟兵和公家人那麽好,對人民群眾也非常的關心,總該有個原因吧?有原因。
戎冠秀奶奶娘家全家人都非常的勤勞善良、樂於幫助別人,能吃苦還很聰明智慧。可就是家裏太窮了,娘家人的聰明才智無法很好的發揮。她的奶奶、爸爸和兩個叔叔,都給有錢人當牛做馬。奶奶十五歲出嫁後正好是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她的婆家——我們李家也很窮,就像歌曲【戎冠秀】歌詞裏唱的:「日落西山沒有下鍋的米,天還沒亮早起身,打下的糧食地主強拉走……。」有一年,家裏窮的連著三個月別說糧食,連糠皮都看不到,她剛剛三歲的兒子因為吃不到東西活活餓死在她懷裏了,我的爸爸剛剛九歲就到很遠的外村給地主家放羊……。窮苦的日子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日本鬼子占領我們國家的領土後,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過了。是毛主席和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子弟兵把戎冠秀奶奶還有和她一樣的窮苦人,從悲慘的生活中解救出來。我們的人民軍隊和老百姓同仇敵愾,共同趕走了霸占中國的領土、殺害我們中國人的日本鬼子,還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老百姓的生活才越來越好過,才有了我們現在不光能吃飽飯穿暖和的衣服,家家都有高檔的生活用品,和甜美的食物,更有我們想象不到的高科技產品在等著我們享用。
對奶奶戎冠秀來說,共產黨和人民軍隊能讓老百姓吃上飯,不再餓肚子,她就覺得那是在天上活著了!因為舊中國窮人的日子太苦了!所以,她和許多老百姓,非常擁護共產黨、熱愛人民的子弟兵,信仰中國共產黨的理想——實作共產主義。
抗戰年代她就給自己的兒子們報名參加八路軍,讓他們上戰場打日本鬼子。因為工作需要,夠年齡的兒子們沒有到隊伍上。解放戰爭時期再次給三個兒子報名參軍,奶奶最小的兒子——我們的三叔李蘭金,還有前面講到的奶奶的八路軍兒子鄧仕均,和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一樣,都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了!至今,他們的屍骨還在北韓。
奶奶從入黨的那天開始就堅定了跟黨走的決心。入黨時她曾有一句很樸素的話:「把額(我)的骨頭燒成灰額(我)也要跟黨走!」這句話伴隨了她老人家一生!為此,她成為享譽全國的「子弟兵的母親」、「愛國擁軍」的一面旗幟。」
我最後敘說一下我們對奶奶研究的一些思考。
戎冠秀奶奶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小腳婦女,她不認識幾個字呀?可她卻做出那麽多的成績?獲得那麽多的榮譽?在歷次黨內鬥爭中,也受過很多委屈,有些是我親眼所見,可她的革命意誌為什麽會那麽堅強,對黨、對迫害過自己的同誌沒有任何抱怨?總是一如既往的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想:戎冠秀奶奶的能力和水平,與學歷的高低沒有關系,主要取決於她的思維方式、革命立場和工作方法。也就是說:戎冠秀奶奶無論做了什麽,都不是她的成就,大家會問,不是她的成就那是什麽?我要說:是她的信仰、她的立場,是她生命所系的事業,就因為是生命所系的革命事業,所以她就一定會去做,任何人的勸說,任何艱難困苦,都無法改變她。奶奶之所以始終把黨和軍隊、國家與人民放在心裏,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正確的理論指導、是毛澤東思想武裝了她的頭腦,是共產主義信仰給了她無窮無盡的力量!(作者:李秀玲)
李秀玲簡介:原為總參作戰部退休幹部。退休後潛心研究收集整理奶奶戎冠秀相關的資料、圖片和與其相關的歷史事件等。2016年策劃出版了【子弟兵的母親】畫冊。曾在【幼教博覽】【解放軍報】【新閱讀】河北【共產黨員雜誌】等刊物發表文章。2019年、2021年分別出版紅色書籍【我的奶奶戎冠秀】【子弟兵的母親】,擬出版【探索奶奶戎冠秀的心路歷程】。現在是北京市朝陽區委黨校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工作室、延安兒女故事團紅色宣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