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的指揮確實經歷了諸多變化,這場戰役的勝利從指揮員的角度來講不可不說是我軍高級將領不計較個人名利,相互配合、相互尊重一起打出的輝煌戰果。 那麽作為戰役的發起者粟裕,為什麽請陳、鄧來指揮淮海戰役?他是在什麽情況下申請讓陳、鄧來指揮的呢?既然打配合的是中野,為何粟裕沒有提到讓劉伯承來指揮呢?
首先,戰役的第一個階段,粟裕的華野主要負責了包圍和殲滅黃百韜兵團的作戰,中野的任務就是配合。
這階段,劉伯承主要是帶兩個縱隊去桐柏山區繞圈圈,目的是盯死黃維。陳、鄧帶著中野主力在鄭州,按住孫元良和劉汝明,但誰知孫有「飛將軍」的內容,跑路比我軍都快,一撒腿就跑到了徐州。
他這一跑不要緊,陳、鄧本是率中野在鄭州配合華野,現在變成中野主力追擊孫到了徐州外圍。中野、華野兩大主力都在徐州附近了,這就發生了兩大野戰軍隨時可能協同作戰,那誰才是兩軍主帥呢?於是,粟裕最先高風亮節,發出了「建議整個戰役由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的這封著名電文。而此時,劉伯承正在遠處與黃維捉迷藏,像現在這樣復雜的指揮權問題自然就不用帶上劉帥了。
所以,淮海戰役要說是陳、鄧指揮的,對,也不完全對。要說是粟、譚指揮的,也不能成立。因為明面上的指揮權在陳、鄧那。我們還是從這場戰鬥的細節中去捋一下,粟裕在這場戰役中的真正角色。
回顧淮海戰役 捋一下誰才是主導人
1948年濟南解放後,毛主席發表了意為「國民黨統治下的任何城市都已無法阻擋解放軍行程」的新華社社論,進一步鼓舞了正勢如破竹進行解放戰爭的人民軍隊。特別是濟南戰役後,山東全境已基本得以解放。局勢發展如此,南京終於坐立不安。山東一失,重要樞紐徐州完全暴露在粟裕面前。「守」還是「棄」,成了蔣校長左右為難的大難題,「守」還有機會奪回山東,「棄」則意味著全面進入守勢。
1948年10月22日,南京搞了個方案。放棄鄭州、開封等中原要地,把兵力布置徐州外圍,同時讓黃維東進策應徐州。於是我們看到了鄭州的孫原良去了渦陽,黃維兵團與孫原良一起嚴守津浦路以西,劉汝明從商丘到了蚌埠,蚌埠的李彌去了曹八集,邱清泉開往碭山,黃百韜坐鎮新安集,海州由李延年防守。於是,邱清泉、李彌、黃百韜、李延年形成了堅固防線,力守隴海線阻止解放軍南下,老蔣這步棋可守、可退也可進,不得不說是一手好棋。
我軍方面,占領濟南後,粟裕準備南下,計劃在殲滅黃百韜的同時解放蘇北,打散南京兵力部署。由於作戰地域將會在淮陰、淮安和海州展開,粟裕給戰役先起了個名字叫做「淮海戰役」。這也是淮海戰役的1.0版本,後來也被稱為「小淮海」。
粟裕將作戰意圖匯報給中央軍委,中央分析由於孫原良撤出鄭州,中野陳、鄧指揮四個縱隊趁虛占了鄭州,能與粟裕配合對敵形成圍勢。中央見此舉大為有利,便決定擴大戰役規模。中野和華野相互配合,於是也有了大家後面討論的核心——到底誰才是淮海戰役的指揮者?
再看徐州方面,一面是華野,一面是中野,國民黨各位老大被迷惑的團團轉,紛紛上報自己陣前的敵軍似有異動。沒辦法,顧祝同只好另搞方案。新花樣就是「把海州守軍兵力劃給黃百韜,跟隨黃去運河西面,李彌去靈璧」。
這樣一來原本「校長」重點防禦隴海的目標徹底被改為了防守圍繞徐州至蚌埠的津浦線鐵路,歷史上顧祝同的這一計劃也被稱為「徐蚌會戰」。只不過,還未等國軍調完兵遣完將,粟裕已經從北面神兵天降。
第1、6、9縱隊外加魯中南縱隊從北面直撲黃百韜;華野第2、12縱隊與中野第11縱隊繞道東麵包抄黃百韜;第4、第8及蘇北11縱隊南北合圍黃百韜,把李彌擋在黃百韜包圍圈外;第7、10、13縱隊直擊西面的李彌,阻止其向東救援黃百韜;第3、兩廣縱隊與中野一起佯裝攻擊徐州以繼續迷惑敵軍。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淮海戰役最開始的階段,實際上都是由粟裕在進行指揮,執行進攻任務也由華野為主,中野主要打配合。
戰事如此發展,徐州的劉峙以為這是要圍毆徐州了,於是馬上命令附近所有部隊向徐州靠攏,這一來徹底亂了陣腳。李彌第一個撤到徐州,孫元良飛也似的也直奔徐州,邱清泉從碭山趕到徐州,黃維從確山出發而來,唯獨黃百韜卻慢了半拍。
因為海州的部隊已劃歸他管,他要等海州的部隊到達合成5個軍後再走。11月7日,海州部隊與黃百韜會合,這才開始出發準備渡過運河去徐州。但他犯了一個要命的錯誤,就是在等海州軍隊的時候竟然忘了在運河上搭座浮橋,結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時重重挨了粟裕的一陣炮擊,一時間被運河堵住了西去之路。
而這時,運河西面的李彌收到劉峙的電報已經撤去徐州,這為牽制李彌的部隊開啟了大門,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了曹八集。而此時,黃百韜還在曹八集的東面運河的西面一個叫「碾莊」的地方,在這裏黃百韜被粟裕結結實實地包成了餃子,後來就是大家熟悉的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最殘酷的戰鬥「碾莊戰役」。粟裕一看餃子就要下鍋,整個華野,除了1縱在窯灣打黃百韜的63軍。3縱配合中野,其余人員全部向碾莊砸了過去。
在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為了截斷援軍徹底消滅黃百韜,這一階段的主要戰鬥分配情況是「中野阻援,華野打黃百韜」。我們知道,長期以來中野主力一直在中原對抗白崇禧,直到濟南戰役後為了配合粟裕舉行淮海戰役。劉伯承帶著第2、6縱隊向西牽制黃維,陳、鄧率1、3、4、9縱北上鄭州牽制孫原良,無奈孫原良跑得太快,陳、鄧追著追著竟與華野碰到了一起,於是就有了粟裕發文要求陳、鄧統一指揮戰役的故事。
南線方面,中野在劉伯承的帶領下層層阻滯黃維兵團前去解救黃百韜。黃維經過千難萬險終於在黃百韜被殲滅的那天來到了南坪集。但此時連黃維自己都沒發覺,他已經被中野團團圍住。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殲滅黃維兵團的戰鬥打響了,而這一階段主要戰鬥分配情況是「華野阻敵,中野打黃維」。粟裕以7個縱隊在徐州南面的曹村等地組建三道防禦陣地,以防敵軍南下。以三個縱隊接替中野阻擊李、劉兵團北上,再抽三個縱隊趕赴南坪集準備接力中野阻擊黃維。27日,黃維向東南突圍無料打頭陣的廖運周在這時起義了,於是黃維被徹底圍在了雙堆集,南京命令已經在徐州的杜聿明火速救出黃維。
11月30日,杜聿明下令部隊白天佯裝進攻,夜晚向西撤出徐州。12月1日淩晨2點,中央向粟裕發出急電,杜聿明要向東撤往兩淮。然而,粟裕卻沒按照中央的電文部署行動,他自己分析杜聿明實際上要往西撤退。
粟裕命令部隊不進空城徐州,華野11個縱隊不分晝夜全速追擊,堅決堵住杜聿明的行動路線。12月3日,杜聿明接到蔣介石命令,讓他往濉溪口方向與李延年南北對進去解救黃維,可是這時的杜聿明只帶了7天的口糧。他有兩個選擇,一是按原計劃行進被粟裕追上全軍覆沒。二是服從命令,在去濉溪口的路上被消滅圖一個好名聲,杜聿明選擇了後者。然而正如他所料,剛轉頭不久就撞上了粟裕的追擊部隊,一場混戰後,4日那天粟裕將杜聿明也圍了起來,地點就在陳官莊、李石林和青龍集之間。
由於杜聿明部隊「吃食」不多,所以圍住杜聿明的粟裕先不忙打他,而是先後派了5個縱隊協助中野,齊心先滅掉黃維,然後讓杜聿明完全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12月6日,中野對雙堆集的黃維兵團展開了總攻,戰鬥一直到了15日黃維兵團被全殲,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結束。
此時,被粟裕圍困的杜聿明部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圍困,已是內無糧彈、外無援兵,連逃跑的實力也不具備了。解放軍對其進行了飯菜誘惑和各種心理攻勢後,1949年1月6日我軍開始對其發動總攻,10日杜聿明全軍便被瓦解全殲。杜聿明被殲滅後,歷時65天的淮海戰役終告結束,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國民黨55萬部隊。
我們一起回顧了淮海戰役部份細節,看到了全部三個階段中除了第二階段劉伯承圍毆黃維,其他兩個階段似乎都是粟裕在主導指揮,而且盡管劉伯承以最劣的裝備相當完美地完成了許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從其位於正面戰場外的角色來看,很明顯他不是真正的指揮者。
那麽既然中央下文說淮海戰役由陳、鄧主要負責,那麽事實上我們看到的許多決策都是粟裕自己決定的,許多電文都是同時傳給中央和陳、鄧,並由中央直接下令執行的,並沒有事事透過陳、鄧決策。
陳、鄧以極高的政治水平為中央解決難題
粟裕一早就知道中央的難題,他在1948年10月31日給中央的電文中,就建議由陳毅和鄧小平來領導和指揮這場戰役。這份電報對中央而言真的是太貼心了,給了一個寬大的下樓台階。中央立刻給粟裕和陳、鄧同時回電,告知本次戰役由陳、鄧負責統一指揮。
接下來的事件就表現出了陳、鄧極高的政治水平。中央的回電,粟裕自然是接受的,然而陳、鄧回電的內容更絕:「本次戰役我們負責指揮,但因通訊工具問題,請中央軍委對粟、譚方面多多直接指揮。」
大家一樣的電台,陳、鄧的距離離戰場還要近一點,為何要遠在千裏外的中央來遙控指揮呢?這顯然是陳、鄧對中央人事任命問題上的一次神助。後來的戰鬥命令,粟裕會同時發給中央和陳、鄧,然後中央直接回復命令粟裕執行,陳、鄧並沒有過多參與。
遲到的「總前委」
既然要說淮海戰役的指揮問題,那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不能不提,那就是「總前委」(總前敵委員會)。我們都知道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有五人組成「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我們先來看看我軍為什麽要在戰鬥中成立「總前委」。
實際上,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成立的非常「遲」,遲到多久呢?一直到了11月16日才有中央指示建立總前委,而這個時候,黃百韜部已經快要被殲滅了,顯然這個總前委沒有參與到第一次戰役的指揮當中來。
其實,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明面上是「統一領導和指揮淮海戰役前線作戰和支前工作」,實際上就是陳、鄧的代表體,主要工作還是「協調」二字,所以他的書記是由鄧小平來擔任的。
淮海戰役中所有的重要電文,都是同時上傳給陳、鄧和中央軍委的,而作戰部署都是中央軍委直接對粟裕的回復。我們可以看到,似乎中央直接保持了對粟裕的指揮,陳、鄧並不在其中作任何幹涉。所以,淮海戰役中,粟裕請陳、鄧統一指揮是有他的考量的。從名義上講,確實是陳、鄧或者是「總前委」指揮了這場戰役。但事實上粟裕一直保持著高度的指揮權,他的所有命令均經過中央的認可,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中央直接指揮了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