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蔣介石抓緊謀劃組建南京國民黨中央事宜。他與胡漢民、吳稚暉、李石曾、蔡元培、張靜江等開預備會,籌組中央執委會臨時辦公處,並令葉楚傖組織中央秘書處。「通令全國各級黨部,有事可向寧接洽」。於是,寧方中央執委會及中央黨部相繼成立。
![](https://img.jasve.com/2024-5/5006e99e18a858baba5493ac96fa6f35.webp)
中央執行委員會
蔣介石 ,浙江奉化人,蔣派首腦,南京國民政府實際掌控人;
胡漢民 ,廣東番禺人,蔣介石政治盟友,中國國民黨早期領導人及胡派首腦。
陳果夫 ,浙江吳興人,陳其美侄子,蔣介石在黨務方面的代理人。
戴季陶 ,原籍浙江吳興,生於四川廣漢,國民黨理論宣傳家,蔣介石智囊。
黃居素 ,廣東香山人, 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
蕭佛成 ,祖籍閩南,生於暹羅(今泰國)曼谷,中國國民黨元老,與胡漢民關系密切。
鄧澤如 ,廣東江門人,中國國民黨元老,但態度消極, 很少過問政事。
丁惟汾 ,山東日照人,中國國民黨元老,與蔣介石關系密切。
![](https://img.jasve.com/2024-5/86373d4840b0a3ba103f9b8a74385e73.webp)
中央監察委員會
鄧澤如、田鵬飛、鄧青陽、高鵬程、鄧新彥、陳鳴鈞、沈誌群
軍人部部長 蔣介石
青年部部長 丁惟汾
農民部部長 黃居素
海外部部長 蕭佛成
組織部部長 陳果夫
工人部部長 戴季陶
宣傳部(宋白恒、張國仁、任中敏等)
清黨委員會
段錫朋 ,江西永新人; 曾養甫 ,廣東平遠人; 冷欣 ,江蘇興化人; 鄭異 ; 鐘天心 ,廣東五華人; 賀揚靈 ,江西永新人; 朱浩懷 ,廣東平遠人; 詹榮 ; 譚學禮
![](https://img.jasve.com/2024-5/77eaf7fc3ff9463dd9d0a80c3700a8d3.webp)
從南京中央的人事安排觀察,它嚴重缺乏政治合法性和正當性。
其一,中央權力結構的人事安排沒有依據黨章規定的法定程式產生 ,而是少數中央執監委的臨時決策,缺少法源依據。
其二,中央監察委員會成員有較大變化,除鄧澤如外,余多為新增監委。原多位中監委有的因寧、漢分裂而難以選邊,心存觀望,有的則在各地組織清黨,因而不足法定人數,只得以新增成員充數。其實,新增監委也未經法定程式產生,而是非法的南京中央徑自決定。
其三,中執會下繼續沿用中政會。南京的中央政治會議自稱接續南昌政治會議,其時,政治會議委員有蔣介石、柏文蔚、張靜江、吳稚暉、甘乃光、陳果夫、胡漢民。4月17日,「政治會議第73次會議決議加推蕭佛成、蔡元培、李石曾、鄧澤如、何應欽、白崇禧、陳可鈺、賀耀組等9人為委員」,嗣後,再相繼增補葉楚傖、古應芬、馮玉祥、閻錫山等為委員。可見,政治會議委員也是隨意增加,缺乏合法性依據。
其四,中央黨部增設「清黨委員會」(下稱「清委會」)。這是捕殺中共和進步人士、制造國共分裂的中央黨務機關,其設立也未經合法程式。但非法的中央「清委會」成立後,各省市紛紛效尤,設立各級「清黨委員會」,在各地殘酷「清黨」。
其五,中央黨部尚缺少商民部和婦女部。當時,主持商民部和婦女部的大員宋子文、何香凝等仍在武漢中央,寧方中央黨部乏人,遂虛位以待。
4月18日,蔣介石與部份中央政要在南京舉行建都慶典。張靜江、柏文蔚、吳稚暉、胡漢民、蔡元培、丁惟汾、李烈鈞、甘乃光等人參與組建南京國民政府,以鈕永建為秘書長,「鈕未到前,由葉楚傖代」。至此,南京方面自行建立了中央黨政權力系統。寧、漢之間不僅是黨務系統分裂,寧方政府系統也正式獨立建制,至於軍隊也選邊站,甚至互為敵手,發生武裝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