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埔一期的學員之中,宋希濂是頗有戰績的抗日名將,不過他卻自稱是「鷹犬將軍」,起因是他在晚年發文期盼促進兩岸統一,遭台當局罵為「統戰鷹犬」,他則回懟:「以鷹的利爪抗倭,以犬的忠誠衛國!」
自此宋希濂自稱為「鷹犬將軍」,並把自己撰寫的【宋希濂回憶錄】改名為【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此舉讓世人皆知宋希濂有著拳拳愛國之心,即便是在晚年,他的愛國之心仍絲毫不減。
宋希濂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是湖南湘鄉人,與開國大將陳賡是老相識,也是黃埔一期的同窗好友。宋希濂出生在一個家境尚可的農民家庭,早年在家鄉私塾求學,後接受新式教育,深受進步思想影響。
1923年,16歲的宋希濂拉著好友陳賡一同南下報考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兩人順利被錄取了,不過學校遲遲沒有開學。1924年3月,兩人發現廣州東郊黃埔島上的黃埔軍校在招生,兩人便報考了,並順利被錄取了。
就這樣宋希濂和陳賡成為了黃埔一期的學員,1925年,宋希濂也入黨了,不過在「中山艦事件」之後,他選擇了脫黨,自此他和陳賡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宋希濂先後參加了東征和北伐,並立功得到晉升。
1930年,在中原大戰中宋希濂立下大功,戰後被晉升為旅長,第二年又被晉升為師長,並率部駐防在南京周邊,成為了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作為蔣介石的嫡系將領,宋希濂參與了對紅軍的「圍剿」,期間宋希濂留下了一生中最大的汙點。
1935年2月,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因病前往上海治療,在途經福建長汀縣時遭遇了國民黨的保安團,護送人員拼死保護瞿秋白,奈何對方人多勢眾,瞿秋白還是被俘虜了,後被押送到了宋希濂處關押。
時任國民黨第36師師長的宋希濂把瞿秋白關在自己的師部,起初宋希濂對瞿秋白比較客氣,然而在瞿秋白多次嚴詞拒絕勸降之後,宋希濂奉令秘密槍殺了瞿秋白,此舉被宋希濂視為人生中最大的汙點。
不過在抗日時期,宋希濂也算是為國爭光了。在淞滬會戰期間,宋希濂率部參加抗戰,喊出了「誓死保衛祖國」宣言。之後在武漢會戰期間,宋希濂在富金山戰鬥中一戰成名,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
富金山戰鬥是發生在武漢外圍的一場阻擊戰,戰鬥從1938年9月2日打到了9月11日,持續10天,面對日軍的優勢火力,宋希濂指揮3個軍血戰10天,以傷亡1500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15000人,實作了戰損一比一的互換。
宋希濂因此一戰成名,戰後被蔣介石晉升為第14兵團司令員。抗戰勝利之後,在蔣介石的裹挾之下,宋希濂參加了內戰,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兵敗被俘。1954年6月,宋希濂被轉移到北京功德林關押。
1959年12月4日,宋希濂成為了第一批獲得特赦的戰犯之一。出獄後的宋希濂被安排擔任文史專員。1980年,宋希濂赴美探親,並定居到了美國,身在美國的他仍心系祖國統一。1993年,宋希濂在美病逝,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