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腿是糖尿病「放大鏡」?提醒:若腿部有這幾種異常,要盡快去檢查

2025-01-11健康

腿疼,這不是上了年紀的人常有的事嘛?」周阿姨邊攙扶著小孫子,邊在心裏暗自嘀咕。

她正踱步至診所,準備復查前段時間不慎摔傷的腿。

門診室的氣氛略顯緊張, 這時,一段耳邊的談話引起了她的註意,「你聽說過嗎?腿是糖尿病的‘放大鏡’啊!」

瞬間,這話題如一陣清風,吹散了周阿姨心頭的烏雲。

門診室內,醫生正在忙碌著處理各種病歷和檢查報告。

周阿姨看到醫生空閑下來,便抓住機會詢問:「醫生, 我聽人說腿部問題能反映出糖尿病的問題,這是真的嗎?

醫生微笑著調整了一下眼鏡,似乎對周阿姨的問題既不意外也不陌生。

「周阿姨,腿部的一些癥狀確實可以是糖尿病的早期訊號。」

「比如, 腿部出現頻繁的麻木感、刺痛或者是腳部感染不易愈合,這些都可能是血糖控制不良的外在表現。

周阿姨聽得津津有味,這回事情似乎比電視肥皂劇還要精彩。

她趕緊追問:「 那有沒有什麽特別的癥狀,我們這些老年人應該特別註意的呢?

「當然,」醫生邊說邊從抽屜裏拿出一張厚厚的資料,「比如說, 我們的腿部肌肉會因為血糖高而受損,導致肌肉萎縮,這不僅會影響行走,還可能引起更多並行癥。

「還有,如果腿部出現經常性的腫脹,這可能是血糖高引起的血管問題。」

周阿姨聽了點頭如搗蒜,仿佛找到了自己腿痛的罪魁禍首。

醫生接著說:「你知道嗎,得了糖尿病的人,他們腿腳出毛病的機率可比普通人高多了,差不多是三倍呢。」

「特別是那些小腿上的細小血管, 糖尿病患者特別容易出問題,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得動手術截肢呢。」

周阿姨這下真是受教了,連忙追問:「那我們怎麽做可以早點發現這類問題呢?」

醫生笑了笑,拿出一張腿部檢查的宣傳單:「定期做下肢的血流量檢測,可以及早發現血液迴圈的問題。」

「還有啊 ,把血糖控制好,定期測一測,這對糖尿病的管理特別重要, 這樣做不僅能減輕腿上的不適,還能預防糖尿病可能引起的其他問題。」

周阿姨在醫生的解釋後感到既安心又好奇,她繼續追問:「醫生,我們日常除了註意腿部的這些癥狀和定期檢查外, 還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監測自己是否有糖尿病的風險?

醫生輕輕一笑,像是要分享一條秘密般低聲說:「周阿姨, 其實有一種您可能想不到的簡單方法——觀察您的步態。

「例如,他們可能會出現‘蹣跚’的走路模式,因為腳底感覺減弱,不得不更加依賴視覺來確定腳下的地面情況。」

周阿姨聽得特別起勁,這事兒她還真是頭一回聽說。醫生接著說:「您看, 血糖老那麽高,時間長了,腳上的那些小血管、神經就受不了了,腳底下的感覺就變得遲鈍。

「這樣一來,他們走路的時候,為了不讓自己摔著,就會不自覺地改變走路的樣子。」

她問道:「那我們怎麽可以具體做呢?」

「很簡單,」醫生說,「 您可以請家人或朋友觀察您走路時的腳掌著地情況。

「一般來說,咱們正常人走路都是腳後跟先落地,然後順勢把重心往前移,最後腳尖一推,就往前走了。」

如果發現腳掌整個平面著地,或者走路時身體顯得格外僵硬,可能就是血糖問題的訊號。

周阿姨聽後,覺得這方法簡單實用,她決定回家後就讓家人幫忙觀察一番。

醫生見她有所行動,又補充道:「除此之外,您還可以自己在家測試腳部的感覺。」

使用冷熱水測試或是輕觸腳底,看看感覺是否跟以前有所不同。

談話間,不僅周阿姨,連周圍等候的其他患者也在聽得認真。

醫生看到周阿姨似乎完全接受了這一建議,便繼續說:「當然,這些初步的自我檢測絕不能替代定期的醫學檢查。」

要是你自己覺得哪兒不對勁,或者檢查的時候發現了什麽不正常的情況,那就趕緊聯系醫生吧。

周阿姨認真地點頭,她相信,透過這些方法,她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健康,減少糖尿病帶來的影響。

關於糖尿病您有什麽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1]胡瑞萍.基於PPARγ對糖轉運及代謝的影響探討羅格列酮對糖尿病小鼠胰臟癌模型的作用機制,中國藥理學通報,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