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類與疾病的漫長鬥爭中,癌癥猶如一座難以攻克的堡壘,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為癌癥治療帶來了一片新的曙光。
本文系統地剖析當前癌癥治療的多種方式方法,深入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的優勢及實踐路徑,為廣大患者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一、治療現狀與方案抉擇
中國醫療體系相容並包,既有依托精準醫療技術的現代西醫,又有傳承千年的祖國傳統醫學中醫(含各民族醫)。在癌癥治療領域,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逐漸探索出西醫主導與中醫並存的格局。
基於此,形成了以下四種主要治療模式,臨床上亦可稱之為治療方案:
1. 單純西醫治療:標準化程度高,但由於癌癥治療手段的復雜性和個體差異,副作用管理存在一定局限。
2. 單純中醫治療:具備個體化特色,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然而在療效驗證方面,缺乏大規模、標準化的臨床研究支撐。
3. 西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作為當下主流模式,側重於疾病的有效控制,融合了西醫的精準打擊和中醫的部份輔助調理。
4. 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作為新興方向,更強調在治療過程中維護患者的生活品質,充分發揮中醫整體調理的優勢。
總體而言,盡管四種方案都有減輕患者痛苦、延長生命的可能,但目前尚無絕對治愈癌癥的方法,所謂的「包」治好,更多是一種美好願景。
從患者的選擇傾向看,多數患者首選省級西醫醫院,期望借助其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裝置獲得治愈。部份患者則在面對復雜病情時,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可能會病急亂投醫,選擇一些非正規的治療方式,如使用所謂的單方、驗方、偏方,這無疑存在較大風險。
在醫療從業者層面,雖然三四十年前提出了以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癌癥,但由於部份西醫和中醫存在觀念分歧,互不認可,嚴重阻礙了中西醫結合的有效實施。例如,有些西醫可能質疑中醫的科學性,而予輕視、排斥、打擊,有些中醫則可能對西醫治療的副作用,及之後的癌癥復發、轉移現象過於放大。
二、單純療法的臨床實踐與效果
單純療法並不單純,在各自體系中,它擁有豐富多樣的治療手段。
單純中醫方案
中醫治療癌癥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黃帝內經】。盡管當時未出現「癌癥」這一現代術語,但書中對類似癌癥的癥狀及治療方法已有記載,如【靈樞·癰疽】篇提到的「石瘕」「腸覃」等病癥,與現代腫瘤癥狀相似。此外,【難經】中的「積聚」和【金匱要略】中的「癥瘕」也有類似描述,這些古代文獻為現代中醫治療癌癥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為更直觀展示中醫治療癌癥的效果,列舉兩個典型案例:
瑤醫藥治療肺癌案例:1996 年 3 月,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大盛鎮的劉先生(男,34 歲)被確診為肺癌。因經濟原因未能進行手術,在服用黑龍江大慶瑤醫院的瑤藥 37 副後,癥狀明顯減輕。此後,他透過郵購方法繼續服用18副瑤藥,最終消除臨床上所有癥狀,體重恢復到發病前的水平,正常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且多年未復發。(為確保案例準確性,以筆者為首的調查團隊於 1999 年 7 月 14 日進行了多方面核實,包括檢視醫院資料、觀察患者身體狀態等)。
瑤醫藥治療癌轉移的案例:天津的俞女士(女,醫務工作者),2004 年確診為左上肺肺癌,經歷手術、化療、放療後仍出現骨轉移,當地醫院認為已無更好的治療辦法,無奈之下她采用覃氏瑤醫藥治療,三個月後癥狀消失,如今已長達 21 年仍健在(筆者曾面對面調查核實,至今仍保持電話和微信聯系)。
單純西醫方案
近年來,西醫在癌癥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免疫療法和精準醫療的套用,為許多癌癥患者帶來了治愈希望。
國內康復案例:據媒體報道,山西省霍州市90歲的廖澤美,一生先後患五種不同癌癥,在西醫的治療下,均獲得滿意效果,展現了西醫在治療癌癥的卓越能力。
國外前沿研究成果:據媒體報道,2022 年,美國紐約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臨床試驗顯示,14 名局部晚期直腸癌患者接受免疫療法治療後,癌癥完全消失,且在長時間隨訪中未復發,無需再進行傳統治療,同時生活品質顯著提高。這一成果被稱為「免疫消融」,為癌癥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
上述案例充分證明,無論單純中醫或單純西醫方案,在治療癌癥方面均有顯著效果,均可供患者選擇運用。
三、中西醫結合優勢與實踐驗證
協同作用機制
中西醫結合,無論是以西醫為主,亦或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均具有獨特的協同作用機制:
1. 西醫精準打擊:借助先進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手段,能夠迅速控制腫瘤負荷,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和創造有利條件。
2. 中醫整體調理:註重從整體出發,調節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和氣血執行,改善免疫微環境,有效減輕放化療的毒性,提高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
典型案例論證
為更深入展示中西醫結合的顯著療效,列舉以下三個公開報道的案例:
1. 段永康肺癌康復案例:72 歲的雲南省抗癌協會康復會副會長段永康在2004年4月體檢中被查出肺癌。盡管最初對治療感到絕望,但在家人的鼓勵下,他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又經歷了 5 次住院,包括 4 次化療,並配合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案。令人驚嘆的是,術後 21 年,他一直保持健康狀態。2024年11月16日,在西安市召開的中國整合腫瘤學大會上,段永康被授予「全國抗癌明星」榮譽稱號。
2. 江西省中醫院兩例晚期肺癌治療案例
(1)培美曲塞 + 順鉑聯合黃芪補肺湯方案:72 歲老年男性患者,因非小細胞肺癌晚期入院治療。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較輕,食欲和體重保持良好,腫塊明顯縮小,治療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屬高度認可。
(2)免疫治療配合沙參麥冬東加減:76 歲老年女性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同樣受益於中西醫結合方案,癥狀明顯好轉,腫塊消失,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中西醫結合特點與優勢
從醫療理念和臨床實際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具有諸多顯著特點和優勢:
1. 突出各自特點:中醫強調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註重個體化治療。臨床上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和癥狀制定個人化中藥方劑,同時運用多種中醫特色療法緩解患者痛苦,減輕西醫治療的副作用。西醫則憑借先進的診斷技術和科學的治療方法,精準打擊腫瘤細胞,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2. 實作優勢互補:西醫在直接殺滅腫瘤細胞方面具有優勢,但可能產生副作用;中醫能夠調理患者體質,減輕這些副作用,兩者結合可形成強大的治療合力。例如,化療期間配合中醫治療可緩解惡心、嘔吐等癥狀;放療時中醫可減輕皮膚損傷等問題;手術後中醫調理有助於患者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並非簡單的治療手段疊加,而是兩種醫學體系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極具科學性和有效性的治療方法。它打破了傳統單一治療模式的局限,透過「病證結合」的理念,將中西醫的優勢有機整合,不僅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還極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延長生命周期。
四、在「三新」上下功夫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家號召西醫學習中醫,倡導中西醫結合。四十年前,中西醫結合引入癌癥治療。六年前,國家衛健委等10部門【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開展癌癥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探索中西醫結合防治癌癥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並推廣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
在今天和未來的治療領域,要認真、深入貫徹落實【通知】,多渠道、多方面發揮中西醫結合「三新」(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作用,讓患者生存長點,活的品質高點。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專業醫師與患者共同配合,制定個人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是落實【通知】精神,發揮「三新」作用的關鍵。為此建議:
1. 「三階段」整合策略
(1)發展期:病情處於惡性狀態,或轉移、擴散階段,以西醫治療為主導,利用其精準高效的治療手段迅速控制其發展速度,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以中醫藥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
(2)緩解期:臨床癥狀減輕,適時介入中醫治療,透過中藥調理、針灸等方法鞏固西醫治療成果,調理患者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
(3)維持期:病情穩定,采取中西醫協同的方式,進一步預防癌癥復發,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品質。
2. 患者選擇建議
(1)早期(I - II 期):優先考慮規範化手術切除腫瘤,術後配合中醫調理,以促進身體恢復,提高免疫力,降低復發風險。
(2)中晚期(III - IV 期):推薦化療或靶向治療聯合中醫辨證施治,既充分發揮西醫的抗腫瘤作用,又借助中醫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提高生活品質。
(3)復發轉移:在免疫治療期間配合扶正祛邪的中藥方案,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減輕免疫治療的副作用,控制腫瘤轉移。
我們相信在中西醫結合進入新階段的推動下,癌癥治療必將迎來新的突破和希望,為廣大患者帶來真正的福音。
註一:
本文承蒙民建中央人口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瑤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覃迅雲、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宇、湖南省永州市衛生監督所原所長許金文、江永縣人民醫院腫瘤科、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學士屈興旺、江永縣松柏瑤族鄉松柏村衛生室主治醫師王穎審校。
註二
:本文作者89歲,1955年從湖南省第六衛生學校醫士班畢業後,雖未從事醫療臨床,但積極主動投入抗癌工作,系中國抗癌協會會員,首批「中國老年健康達人」。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瑤醫藥分會常務理事。在中國科技出版社出版【實用自我防癌指南】,在中央和省市級媒體發表防癌和醫藥衛生科普文章50余篇。現為北京瑤醫院專家委員會有特別貢獻的委員。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鄭贊樸
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