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也叫心悸,是一種常見的身體不適癥狀。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感覺心臟在胸腔裏「砰砰」亂跳,有時候跳得很快,有時候又跳得很不規律。別小看心慌,它可能是身體在給你發出預警訊號。

心慌的感覺因人而異,有的人會覺得心跳突然加快,就像剛跑完步一樣,心臟跳得又快又有力;有的人則感覺心跳緩慢,但跳動的節奏不整齊,有一種停頓或間歇的感覺;還有的人會覺得心臟好像在「亂撞」,沒有規律地跳動。心慌的發作時間也不確定,可能是短暫的幾秒鐘,也可能持續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導致心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生理因素是常見的原因之一。當我們進行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緊張、焦慮、恐懼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這些激素會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從而引起心慌。另外,喝咖啡、濃茶、飲酒、吸煙,或者服用某些藥物,如減肥藥、興奮劑等,也可能導致心慌。

其次,一些疾病也會引發心慌。最常見的是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律不整、心肌病等。冠心病患者由於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供血不足,會導致心臟功能異常,引起心慌。心律不整則是心臟的節律出現問題,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律,都可能讓人感到心慌。心肌病會導致心肌結構和功能改變,影響心臟的正常跳動。
除了心臟疾病,其他系統的疾病也可能引起心慌。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亢,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慌。貧血時,身體的紅血球減少,氧氣輸送不足,心臟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會加快跳動,也會引起心慌。另外,低血糖、發熱、感染等情況,也可能導致心慌。
如果偶爾出現心慌,且持續時間較短,沒有其他不適癥狀,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過於擔心。可以透過休息、放松心情、調整生活方式來緩解。比如,避免劇烈運動,保持情緒穩定,減少咖啡、濃茶、酒精的攝入等。
但如果心慌頻繁發作,持續時間較長,或者伴有胸痛、呼吸困難、頭暈、乏力、黑矇等癥狀,就一定要及時就醫。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還會安排一些檢查,如心電圖、動態心電圖監測、心臟超聲、甲狀腺功能檢查、血常規等,以明確心慌的原因。

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也不同。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的,去除誘因後心慌癥狀通常會自行緩解。如果是心臟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進行相應的治療,如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對於甲亢引起的心慌,需要治療甲亢,控制甲狀腺激素水平。貧血導致的心慌,則要糾正貧血。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授權,不得部份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