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有一個普通的家庭,1998年6月,殷斐然出生在這裏。她就像大多數孩子一樣,在平凡的環境中長大,然而,她卻有著一顆不凡的心。
殷斐然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她性格開朗,對人友善,學習成績也特別好,是鄰居們口中常常誇贊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
爺爺和外公相繼患上腦溢血,這給殷斐然的家庭帶來了沈重的打擊。看著親人們被病痛折磨,殷斐然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也正是這個時候,她心中埋下了一顆投身醫學、救死扶傷的種子。
2020年6月,殷斐然從常州工學院畢業了。不過,命運似乎跟她開了個小玩笑,她沒有成為一名醫生,而是成了一名會計。但這並沒有讓她放棄自己內心的善良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從工作穩定開始,她每個月都會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款。即使後來她被病痛折磨得整夜無法入眠,父母為了給她治病借下了幾百萬的外債,她依然堅持著這份善舉,從未間斷。
2023年7月,一個噩耗傳來,殷斐然被確診為高級別粘液纖維肉瘤。這個訊息就像晴天霹靂一樣,讓她的家人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從那以後,家人帶著她四處求醫。他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嘗試了中醫和西醫各種方法,只要有一點點希望,他們都絕不放棄。
殷斐然面對病魔,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勇氣和堅韌。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裏,她經歷了三次大手術和十四次化療。她的身體裏留下了十六枚鋼釘,可即便如此,她始終保持著清醒和樂觀。
她知道自己的病情很嚴重,但她也清楚地感受到家人、朋友和醫務人員一直在身邊默默陪伴和支持著她。在住院期間,她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誌願登記表,她希望自己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為那些和她一樣不幸的人做一點事情。
然而,命運並沒有放過這個善良的女孩。由於腫瘤轉移和長期化療的影響,她的各個器官開始出現衰竭的跡象。在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時候,她做出了一個讓人震撼的決定——捐獻遺體和角膜。
她想用這種方式回饋社會,助力醫學科研,實作自己當初想成為一名醫生的願望。她還細心地囑咐家人,在她離世後,把未用完的藥物無償送給有需要的病人。
「我不缺親情,不缺愛情,不缺友情,唯獨缺少一個健康的身體,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殷斐然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在她的感召下,家人終於放下了心中的不舍,在2024年9月共同簽署了紅十字會遺體捐獻誌願書。
2024年10月13日,殷斐然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26歲。她的家人遵從她的遺願,將她的遺體捐獻給了江南大學醫學院,角膜捐獻給了無錫紅十字角膜捐獻無錫愛爾眼科登記接收站。
接收站的工作人員迅速行動起來,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這一對寶貴的角膜。經過嚴格的評估和檢查,角膜品質非常優秀,可以幫助兩名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殷斐然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堅強和無私。她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這個世界上。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像殷斐然一樣的人,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從不放棄,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個世界帶來溫暖和希望。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但他們的善良和勇敢,卻足以讓我們為之動容。
我們應該向殷斐然學習,珍惜生命,關愛他人。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幫助有需要的人,關心弱勢群體,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那些像殷斐然一樣選擇遺體捐獻的人,他們的無私奉獻,為醫學科研和患者帶來了希望。
生命是寶貴的,但也是短暫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麽,但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們像殷斐然一樣,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份溫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