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微笑抑郁癥很隱蔽,如何辨識和治療

2025-01-12健康

在人們的印象中,抑郁癥患者總是愁眉苦臉、情緒低落,然而有一種抑郁癥卻格外隱蔽——微笑抑郁癥。患者表面笑容滿面,內心卻深陷痛苦深淵,辨識和治療它頗具挑戰性。

微笑抑郁癥患者在人前展現的是陽光、開朗的一面,他們工作中積極努力,社交場合談笑風生,總是用微笑來掩蓋內心的真實情緒。但這種微笑並非發自內心,更像是一種「面具」,用來應對外界,不讓他人察覺自己的脆弱。

辨識微笑抑郁癥,要留意一些細節。首先是情緒的反差,盡管在公共場合表現得很開心,但獨處時,他們常常陷入長時間的低落、悲傷情緒,甚至莫名哭泣。夜晚更是情緒的「爆發點」,難以入睡,腦海裏充斥著消極想法,回顧一天的經歷,只覺得疲憊、空虛。

身體上的變化也是訊號之一。可能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背痛、胃痛等慢性疼痛,這些疼痛沒有明顯的身體病因,實際上是心理壓力透過身體表現出來的方式。食欲也不穩定,有時暴飲暴食,試圖用食物填補內心的空洞;有時又毫無胃口,看到食物就厭煩,體重隨之波動。

另外,對以往感興趣的事物突然失去熱情,曾經熱愛的運動、閱讀、繪畫等愛好,如今提不起絲毫興趣,覺得做什麽都沒意思。社交活動也逐漸減少,雖然表面上應和著朋友的邀約,但內心十分抗拒,找借口推脫,更喜歡一個人待著,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一旦辨識出微笑抑郁癥,治療刻不容緩。心理治療是首選方法,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患者認識到自己的負面思維模式,學會調整認知,改變不合理的信念,用積極思維取代消極思維。比如,引導患者從「我什麽都做不好」轉變為「我雖然有不足,但也有很多優點,這件事我可以慢慢改進」。

藥物治療在必要時不可或缺。抗抑郁藥物,如選擇性 5 -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包括氟西汀、帕羅西汀等,能調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改善患者情緒狀態,緩解抑郁癥狀。但藥物使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遵循劑量、療程要求,不能擅自停藥,以免病情復發。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至關重要。要營造理解、包容的氛圍,當患者偶爾流露出脆弱時,給予真誠的關心,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感受,鼓勵他們表達真實情緒,陪伴他們度過艱難時刻。

微笑抑郁癥雖然隱蔽,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及時辨識,透過專業治療與溫暖陪伴,就能幫患者撕開「微笑面具」,重尋內心的陽光。#領航計劃#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授權,不得部份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