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嗎?在廣州,有一群人,他們選擇在生命的盡頭,與死亡對話。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的生活。那些曾經飽受痛苦與失落的人,正透過陪伴臨終病人,尋找生命的答案。
人到暮年,生命的考驗
曾萍,中年時經歷了父親的離世和養父的癌癥,她深知死亡帶來的痛苦與無奈。為了治愈心中的傷痛,她成為了一名臨終關懷誌願者。每次她走進病房,面對那些瀕臨死亡的病人,心中總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沈重與悲傷。
「我從未想過,死亡會如此真實地出現在我面前,」曾萍說,「但是在陪伴這些臨終者的過程中,我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對生命的重新認識。」她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堅韌,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
初見高中女孩,生命的比慘
曾萍第一次遇到的是一個十幾歲的高中女孩,罹患骨癌,家境貧寒,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你見過比我更慘的人嗎?」女孩的質問讓曾萍心頭一緊。她講起自己認識的智障孤兒,試圖讓女孩明白,生命並不是一場比慘比賽,而是要在苦難中尋找希望。
曾萍的經歷讓人動容 ,網友評論:「曾萍的經歷讓人動容,我們總是在忙碌中忽略了對生命的思考,感謝這些誌願者,用他們的故事提醒我們,珍惜每一天。」
生活的變故,尋找答案
許滿秀 ,70多歲的退休軍醫,生活突然因為老伴的腦梗而改變。丈夫的抑郁與暴躁讓她深感無助,卻也激發了她尋找答案的勇氣。她加入了廣州的臨終病房誌願者組織,希望在這些臨終者身上找到一絲安慰。
人活一世,到底為什麽會這樣呢?她常常自問。這不僅是她的疑問,也是所有臨終病房誌願者的心聲。在這裏,他們見證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也感受到了死亡的沈重與無奈。透過陪伴與傾聽,他們試圖治愈自己心中的傷痛,重拾生活的勇氣。
網友評論:「這群誌願者是真正的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經歷與關懷,溫暖了那些臨終者的心,也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江文勇的故事,重拾希望
江文勇 ,40多歲的網約車司機,在經歷了離婚、父親離世、母親患病的多重打擊後,決定成為臨終關懷誌願者。他說:「我不能再讓遺憾占據我的生活,陪伴這些臨終者,是我對父親、對自己心中遺憾的救贖。」
在臨終病房,江文勇見證了太多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握住那些冰冷的手,聽著他們最後的心聲,試圖用自己的經歷安慰他們。這種深刻的共鳴,不僅治愈了他自己的傷痛,也讓那些臨終者在最後的時刻感受到一絲溫暖與關懷。
面對死亡,重新認識生命
在臨終病房,許滿秀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她開放、心態積極,傾聽青春期小女孩的心事,對方沒過多久,就卸下心防流下眼淚。臨終病房裏許多是她的同齡人,不需要過多的寒暄,就能理解彼此,一個老人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她就拉著陪床妻子的手,回憶起彼此青春時代、青澀的戀愛故事。
過去這幾年,回到家,她總會和老伴說起自己在臨終病房的見聞,和這麽多臨終者打交道,她也能接納老伴因為生病產生的壞情緒,與之和解了。羅率開始記錄的時候,她的家庭已經重歸平靜。
真實的生活,治愈的力量
真實的生活、傷痛的回憶,和誌願者的日常交織、碰撞在一起,治愈著他們。曾萍還記得自己陪伴過的第一個老人,他就那樣躺在床上,插著喉管和鼻飼管,維持植物人的狀態兩年多了。她一下就想到了自己幾年前去世的生父。就是這樣在醫院把自己熬幹的,一米八的個子,九個月萎縮到幾十斤,離開了。
陪伴植物人能做什麽呢?她試著放一點音樂,舒緩的旋律從手機流淌出來。叔叔面容有點輕微放松了,呼吸也變得平緩。她意識到,原來植物人也是有情緒、需要被安慰的。
父親最後的日子又在眼前重現 。那時她只顧得上醫院的事務,每天被推著走——今天檢查做什麽?他有沒有吃飯?昨天怎麽又發脾氣了?能關註到情感的部份真的很少。那時候曾萍工作還很忙,父親在病房裏待著,她就在外面抱著電腦工作。現在回想這些,她覺得,在生命面前該放下的。
對江文勇來說,光是陪伴臨終者這件事,就足夠治愈了 。它像做瑜伽、聽死亡相關的課程一樣,填滿了自己難熬的時間。又和那些不一樣,陪伴一個個老人,好像在一一遍遍重演當初沒能實作的、陪伴爸爸的最後時光,遺憾也被沖淡了。
再次告別,心願的實作
對江文勇來說,母親的狀況愈發糟糕,就在今年年初,去醫院檢查之後,他知道,是時候在心裏為再一次的告別做準備了。母親每天除了三四個小時的進食,其他時間都在昏睡。江文勇幾乎全天都在陪著她,推著她下樓去商場、公園轉一轉,春天的廣州花開得茂盛,不過媽媽現在看到花也沒什麽反應了。只有在小朋友嬉笑著經過的時候,她會露出開心的神情。
羅率的紀錄片【最後的,最初的】前不久公開上映了,江文勇推著媽媽去了放映現場,電影裏五年前的媽媽在公園的河邊,哼起一段粵曲。認知已經模糊的媽媽突然有了一點反應,似乎想起了自己的歌聲。
許滿秀沒能等到電影的上映 ,就在去年,那場生前告別儀式一年多後,她離開了人世。沒人知道太多的細節,匡勝利聽她的家人說,她是在睡夢中突發心梗離開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沒有承受太多痛苦,還是一件有點欣慰的事。」
她在廣州的二兒子來看了電影 ,才知道媽媽辦過那一場生前告別會。她最後的時光是自己度過的,曾萍聽她說過,每天都會給兒子發一條微信,告訴兒子,不需要你回復,如果哪一天不發了,你要來看一下我了。
影片裏五年前那些熟悉的面孔 ,現在都已經不在了,這讓曾萍特別感慨。2022年,在爸爸去世快十年後,她的媽媽也離開了人世。
最後的那幾年 ,她有意識帶媽媽做過許多小事,母親節的微信轉賬變成了一束花,和她回去看了看老房子,在那兒上了香,媽媽在偷偷擦眼睛。媽媽說,我們一起出去吃點沒吃過的吧,於是她們去吃了麥當勞、螺螄粉,像是變回了小孩子的樣子。現在回想起來都是幸福的畫面,她沒有遺憾了。
結語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這些誌願者們,雖然身處臨終病房這個充滿痛苦和告別的地方,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那些瀕臨死亡的人創造了一個詩意的世界,也為自己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生命的意義。每一次告別,都是為了更好地珍惜現在的每一天,願我們都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出無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