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夏日報】
3月11日,記者跟隨張佳走進彭陽縣白陽鎮衛生院診室時,正巧看到她的老師劉芳霞醫生和王瑩醫生在為患者診治。劉芳霞輕輕搭著患者的手腕,神情專註;王瑩在一旁記錄病情,時不時低聲詢問。
「這種給病人看病的場景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經常出現。」張佳說,她的外公是彭陽縣的一名中醫,遠近的鄉親都找他看病。小時候,她還不懂中醫的神奇,只覺得外公非常厲害,只需在手腕上輕輕一搭、看看舌苔就能診斷出病情。
2021年,高考填報誌願時,張佳想起外公給病人看病的場景,便堅定地告訴父母:「我要學中醫。」
父母非常支持張佳的選擇,同意她把所有的誌願填報為中醫學。最終,她被湖北省一所中醫藥學校錄取。2024年,臨近畢業的張佳面臨選擇:是透過輪崗實習留在湖北一家醫院還是回到家鄉。留在湖北固然好,但崗位與中醫專業關系不大,思來想去,她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從事中醫工作。
去年9月,張佳透過自治區2024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來到彭陽縣白陽鎮衛生院,成為一名基層醫務人員。
從大醫院到鄉鎮衛生院,有沒有落差?
「完全沒有!」張佳說,基層給了她更廣闊的舞台。
白陽鎮衛生院老年患者、兒童和慢性病患者較多,跟著老師學習,張佳積累了不少臨床經驗,也有了更多實操機會。張佳記得,小時候外公有很多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病人,有人還從很遠的地方趕來求醫。在白陽鎮衛生院,張佳也見到許多與醫生相伴幾十年的患者,這讓她體會到從醫的使命和責任。
如今,她正緊張備考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未來,她希望成為一名村醫,紮根基層,像外公一樣成為受鄉親們信賴的醫生。
本文來自【寧夏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