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稅荑健康Talk
編輯 | 稅荑健康Talk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先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份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張女士最近在市場上買了一袋看似新鮮的香菇,打算回家做一道營養豐富的香菇燉雞。然而,當晚吃完飯後,家人們陸續出現了腹痛、惡心的癥狀。
醫生診斷為輕度食物中毒,罪魁禍首正是那袋香菇。許多人以為香菇這種常見食材只要新鮮就安全,殊不知市場上流通的某些「香菇」,看似無害,卻可能暗藏健康風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四種「香菇」你真的要小心。

一、顏色過於鮮亮的香菇
在菜市場上,一些香菇看起來格外鮮亮,顏色甚至帶有光澤。有人認為這是香菇新鮮的標誌,但事實上,香菇的顏色過於鮮艷反而可能是一種警告。正常的香菇顏色應該是淺棕色或深棕色,表面有自然的啞光感。如果香菇的顏色過於鮮亮,可能是經過人為處理的結果。
一些不良商販為了讓香菇看起來更漂亮,會使用一些不合規的化學物質進行處理,比如漂白劑或增白劑。這些化學物質殘留在香菇表面,雖然在短時間內不會引起明顯的健康問題,但長期食用可能導致慢性中毒,甚至增加肝腎負擔。
有研究表明,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的人群,患肝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因此,那些顏色不自然的香菇,盡量不要購買。

二、香味過於濃郁的香菇
香菇本身確實有獨特的菌香味,但如果你在市場上聞到某些香菇的香味過於濃郁,甚至帶有一些刺鼻的味道,這就需要引起警惕了。正常的香菇香味清淡,不會讓人感到刺鼻。如果香菇的味道異乎尋常的強烈,可能是被噴灑過化學香料。
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掩蓋香菇的腐敗氣味,或者讓人產生「新鮮」的錯覺,會使用香精進行噴灑處理。這些化學香料雖然不會立即導致中毒,但它們進入體內後會對人體產生潛在的危害,尤其是對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影響較大。 長期食用含有這些化學物質的食品,容易引發慢性疾病,嚴重的甚至可能致癌。

三、表面幹癟、皺巴巴的香菇
香菇的水分含量較高,通常表面應該是飽滿的。若你發覺香菇表面幹癟且皺縮,此情形表明它存放已久,水分過度散失。這種香菇不但營養成分有所流失,致使口感轉劣,而且還極有可能滋生細菌與黴菌。
尤其是身處潮濕之境,香菇極易受潮且發黴,進而生成若幹有害的黴菌毒素。黴菌毒素若侵入人體,不但會損傷免疫系統,更會誘發肝腎疾病,對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某些黴菌毒素,尤其是黃曲黴毒素,具備致癌性。若大量攝入,極易引發肝癌。這種毒素危害極大,必須高度警惕。因此,表面皺巴巴的香菇不僅僅是口感差的問題,它還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隱患。

四、底部「傘蓋」已經完全開啟的香菇
香菇的傘蓋部份,也就是菌蓋,是它最重要的組成部份。如果你在市場上看到一些香菇的傘蓋已經完全開啟,甚至可以看到裏面的菌褶,這種香菇也盡量不要購買。
正常的香菇傘蓋應該是半開的狀態,表面平整且有一定的彈性。如果傘蓋完全張開,說明香菇已經過度成熟,不僅營養成分大幅下降,而且容易變質。過度成熟的香菇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汙染,滋生細菌和微生物。食用這樣的香菇,輕則引起胃腸不適,重則可能引發食物中毒。
作為一名醫生,我常常提醒患者,健康飲食不僅僅是選擇看起來新鮮的食材,還要註意食材的來源和處理方式。市場上的許多食材,雖然看似新鮮誘人,背後卻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風險。

在購買香菇時,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進行簡單的判斷:觀察顏色是否自然,避免選擇顏色過於鮮亮的香菇;用鼻子聞一聞,香菇的香味應該是淡雅的,不會有刺鼻的氣味;然後用手觸摸香菇的表面,好的香菇表面應該飽滿且有彈性,幹癟或者傘蓋完全開啟的香菇盡量不要選擇。
食用香菇時還應註意烹飪方式。香菇中含有一種叫做「蘑菇毒素」的物質,雖然含量極低,但如果食用生的香菇,可能會引發輕微的中毒癥狀。因此,香菇最好經過充分加熱,至少煮十分鐘以上,才能確保其安全食用。

結語
香菇,乃常見食材之一,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其對人體益處眾多,能助力健康,增強體質,實為養生佳品。然而,市場上的不規範行為也讓我們對香菇的選擇需要更加謹慎。記住,那些顏色過於鮮亮、香味刺鼻、表面幹癟、傘蓋完全開啟的香菇,盡量不要購買。健康飲食從每一個小細節做起,只有擦亮眼睛,選擇安全的食材,才能真正做到「病從口入」不再成為威脅。
參考文獻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 連結
李曉明. 【食品添加物與食品安全】.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2018.
張誌勇, 王小明. 【食用菌的營養與安全性研究】. 食品與健康,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