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用莫西沙星治療肺炎,臨床醫生註意:這7點絕不能忽略!

2025-01-11健康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屬於第四代座諾酮類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力強、生物利用度高、組織穿透力好等特點,其抗菌活性相當於或高於本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環丙沙星等,在對革蘭陰性需氧菌有高活性的同時,對黴漿菌、衣原體、厭氧菌及軍團菌等作用也很強,而且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菌株如大腸桿菌、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尤其有效。臨床上用於需氧菌、厭氧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

有新聞報道,安徽有一 27 歲女性肺炎患者發生猝死,據悉患者住院期間曾使用莫西沙星。 本文將探討莫西沙星治療社群獲得性肺炎(CAP)的利弊。

中國成人 CAP 診治指南(2016 版)指出:

(1) 門診輕癥 CAP 患者盡量使用生物利用度好的口服抗感染藥物治療。中國肺炎鏈球菌及肺炎黴漿菌對巨環內酯類藥物耐藥率高,呼吸喹諾酮類可用於藥物耐藥率較高地區或藥物過敏/不耐受的替代治療(II B)。

(2) 對於需要住院的 CAP 患者,推薦單用 β-內醯胺類或聯合脫氧羥四環黴素、米諾環素/巨環內酯類或單用呼吸喹諾酮類(II B)。但與聯合用藥相比,呼吸喹諾酮類單藥治療不良反應少,且不要皮試。

(3) 同時對肺炎黴漿菌肺炎的目標性抗菌治療,指南推薦首選的抗感染藥物為脫氧羥四環黴素、米諾環素、左氧氟沙星與莫西沙星。

肺炎黴漿菌肺炎的常用抗感染藥物和用法

警惕莫西沙星的不良反應

以上是莫西沙星在 CAP 治療中的重要地位,這是莫西沙星好的一面,但莫西沙星也有壞的一面,與其它任何藥物一樣也存在不良反應風險,某些不良風險是非常嚴重甚至是致死性的。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就對莫西沙星安全性進行了審查並得出結論:莫西沙星口服藥對臨床適應癥的好處超過危險;但出於安全考慮,建議限制其套用,並加強對莫西沙星口服藥的警示,警示包括腹瀉、婦女和老年人心衰、嚴重皮膚反應和致死性肝損傷危險等風險。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多次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發出警告並修改了藥物說明書,嚴格限制其用於鼻竇炎、支氣管炎和非復雜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因其可能致殘甚至並行多種永久性嚴重不良反應。

盡管莫西沙星絕大多數不良反應較為輕微,多數是輕中度胃腸道反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皮膚過敏等,但亦有文獻報道過莫西沙星較為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爆發性肝衰竭、QT間期延長、癲癇、大皰性皮膚反應、嚴重低血糖、肌腱炎及肌腱斷裂等嚴重不良反應。因此關於莫西沙星嚴重不良反應值得大家關註。

莫西沙星作用機制是什麽?

莫西沙星的化學結構特點是在8位元碳原子引入了甲氧基因,使其增加了藥物對細菌的結合能力和細胞膜的穿透力,而且抗菌的效應強大而持久。最低殺菌曲線表明:莫西沙星是具有快速和濃度依賴性的抗生素。最低殺菌濃度和最低抑菌濃度基本一致。

藥代動力學的特點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進食或空腹口服對莫西沙星的吸收速度或進度無明顯影響,絕對生物利用度90%,血漿消除半衰期長(11.4~15.6h)。該藥在唾液、鼻與支氣管分泌物及鼻腔黏膜、皮膚、皮下組織、骨骼肌的濃度高於血漿濃度。所以在感染關鍵部位可獲得較高的藥物濃度。

莫西沙星是廣譜抗菌嗎?

臨床上莫西沙星主要用於治療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腹腔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疾病。

在中國,肺炎黴漿菌和肺炎鏈球菌是社群獲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病原體。門診輕癥患者的治療原則是「能口服不輸液」,即盡量使用生物利用度好的口服抗感染藥物。對於安默西林、四環素類、巨環內酯類藥物耐藥、過敏或不耐受的患者,喹諾酮類藥物是首選的替代治療藥物。

哪些藥物與莫西沙星會發生交互作用?

1. 莫西沙星與能延長QT間期的藥物,如西沙比利、紅黴素、奮乃靜/阿米替林、Ia或III類抗心律不整藥、吩噻嗪類藥及三環類抗抑郁藥等合用時,導致QT間期延長的不良反應相加,導致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如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室速、心搏驟停)的風險增加。

2. 氟喹諾酮類藥物能增強華法林的抗凝血作用,故莫西沙星與華法林合用時應監測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

3. 莫西沙星與抗酸藥、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合用會形成多價螯合而減少本藥的吸收,導致藥物濃度降低,因此抗酸藥、抗逆轉錄病毒、含有鎂、鋁、鐵和其他礦物質的制劑需要再口服本藥4小時前或2小時後服用。

4. 同時服用口服炭及0.4g莫西沙星能減少藥物的全身利用,在體內能阻止80%藥物吸收。

5. 同時使用皮質激素與氟喹諾酮類藥物可能增加肌腱斷裂風險,尤其是老年患者。

6. 莫西沙星與雷尼替丁、丙磺舒、高劑量鈣劑、茶堿、華法林、口服避孕藥、格列本脲、伊曲康唑、地高辛、嗎啡(腸外給予)、普魯苯辛聯用,尚未觀察到藥物交互作用。

莫西沙星適應癥及推薦劑量是什麽?

成人(≥18歲)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竇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社群獲得性肺炎;以及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復雜腹腔感染包括混合細菌感染,如膿腫。

1. 口服給藥: 推薦劑量均為一次0.4g,一日1次。

①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5天。

②急性鼻竇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7天。

③社群獲得性肺炎:10天。

2、靜脈給藥:推薦劑量均為一次0.4g,一日1次,滴註時間為90分鐘。一旦臨床情況允許,應改為口服給藥。

①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5天。

②急性鼻竇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7天。

③社群獲得性肺炎采用序貫治療:7-14天。

3、輕度肝功能異常患者不必調整莫西沙星劑量。

4、任何程度的腎功能受損患者均不必調整莫西沙星劑量。

5、老年人無需調整劑量。

哪些人不能用莫西沙星?

1、對本藥或其他喹諾酮類藥過敏者、或對其他喹諾酮類有過敏史者。

2、QT間期延長的患者、患有低鉀血癥患者及接受Ia類(如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或III類(如胺碘酮、索他洛爾)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的患者。

3、嚴重肝功能損害者。

4、胺基轉移酶高於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者。

5、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6、18歲以下兒童。

莫西沙星用藥過程中還需要註意啥?

1、為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套用時不但須註意詢問患者用藥過敏史,對於過敏體質或者曾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肝功能受損和轉氨酶比正常值上限高於5倍的患者禁用。

2、嚴格按藥品說明書要求合理用藥,並加強用藥監護,定期監測肝臟功能,如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並對癥治療。鑒於老年患者中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對於這類特殊人群,使用莫西沙星時更應高度關註,密切觀察用藥過程中患者的不適。

3、聯合用藥時需要考慮到藥物交互作用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當莫西沙星與延長QT間期的藥物、糖皮質激素類和茶堿類藥物合用時,可能會加重不良反應癥狀。因此聯合用藥時更需慎重。

4、靜脈給藥時需要註意避免輸液過快。增加藥物濃度或加快給藥速度可能增加QT間期延長的振幅。靜脈滴註推薦劑量為一次0.4g,一日1次,滴註時間為90分鐘。

5、用藥期間應避免在紫外線及日光下過度暴曬。

6、如果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治療期間出現嚴重腹瀉,需考慮患假膜性腸炎。

7、特別警示:①喹諾酮類藥物可增加肌腱炎和肌腱斷裂的風險,60歲以上老人、使用類固醇藥物及腎臟、心臟、肺移植的患者,其風險進一步增加。②喹諾酮類藥物可能會加重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肌無力,故有重癥肌無力史者避免使用本藥。

參考文獻:

1. 覃雅婷,張蕊君,楊斌.莫西沙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21,v.19;No.481(05):188-191.

2.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中國成人社群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 (2016 年版) [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2016.39(4):1-27.

3. 楊一梅.喹諾酮類抗菌藥的不良反應與臨床合理用藥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2):163-164.

4. 莫西沙星藥品說明書.

來 源 / 梅斯呼吸新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