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先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香菇,這玩意兒可是飯桌上的「常客」,鮮美可口,炒菜、煲湯、燉肉樣樣都行,甚至還有個外號叫「 山珍 」。
可偏偏有人說, 尿酸高的人不能吃香菇 ,甚至還有人嚇得把香菇從飯桌上趕了出去,生怕一口下去,尿酸直接爆表,痛風當場發作。
但真相到底是啥?香菇真是尿酸高的「死敵」嗎?
還是說, 這裏面又是個被誤解的冤案?
香菇裏的嘌呤,真的那麽可怕嗎?
尿酸高, 說白了就是體內的嘌呤代謝出了問題。
嘌呤是啥?
它是一種廣泛存在於食物和人體細胞中的化合物,吃下去之後,身體會把它分解成尿酸,尿酸本來可以透過腎臟排出去,但 如果攝入太多、排不出去,尿酸就會在血液裏越堆越多,甚至形成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裏,引發痛風 。
香菇確實含有嘌呤,但問題是, 它並不算嘌呤含量特別高的食物。
按照食物嘌呤分類:
香菇的嘌呤含量大概在90-140,屬於中等嘌呤食物 ,遠沒有豬肝、海鮮、火鍋涮肉那麽誇張。正常吃幾朵香菇,根本不會讓尿酸突然飆升。
而且,香菇裏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多糖、抗氧化物質,這些成分對腎臟、免疫系統都有好處,甚至有研究發現, 香菇萃取物還能幫助降低尿酸水平 。
所以說,香菇並不是尿酸的「 死敵 」,吃香菇和尿酸高之間的關系,比想象中復雜得多。
尿酸高的人到底能不能吃香菇?主要看這4類人
雖然香菇不是「洪水猛獸」,但有些人確實要註意,吃多了可能會讓尿酸問題加重。
尤其是這4類人,其中老年群體占了兩類 ,可得多長點心。
第一類:痛風急性發作期的人
痛風這種病,最可怕的就是「 發作 」二字,平時沒啥感覺,一旦發作,疼起來能讓人懷疑人生。
這個階段,身體的尿酸水平已經嚴重超標,尿酸鹽結晶正在關節裏「 作亂 」,炎癥反應也在加劇。
這個時候,哪怕是中等嘌呤的食物,都會成為「導火索」,讓痛風發作得更猛烈。
所以, 痛風急性期的人,最好暫時不碰香菇 ,等炎癥緩解、尿酸水平穩定了,再適量吃一點。
第二類:腎功能已經受損的老年人
尿酸主要透過 腎臟排出 ,如果腎功能正常,哪怕吃點香菇,尿酸也能順利排出去,不會堆積在體內。
但問題是,很多老年人 腎功能本來就退化了 ,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影響,尿酸排泄能力下降,稍微吃點嘌呤高的食物,就可能讓尿酸上升。
研究數據顯示, 慢性腎病患者的尿酸水平普遍比健康人高20%-50% ,如果再不控制飲食,腎臟的負擔只會越來越大,最終可能發展成高尿酸性腎病,甚至影響全身的代謝功能。
所以,腎功能不好、尿酸又高的老年人,要特別小心,香菇可以吃,但一定要控制量,一次別超過50克。
第三類:長期吃高蛋白飲食的中老年人
很多人上了年紀以後,怕肌肉流失,就開始大補特補,天天燉肉、喝骨湯、吃蛋白粉,恨不得把自己「餵成壯漢」。
可問題是, 蛋白質吃太多,會加重尿酸的代謝負擔 ,讓本來就偏高的尿酸變得更難降下來。
高蛋白飲食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尿酸升高,但 蛋白質分解時,會產生一定量的嘌呤 ,再加上肉類、海鮮這些本身就富含嘌呤的食物,長期吃多了,尿酸自然就降不下去。
如果本身尿酸水平已經偏高,那就得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香菇雖然是植物性食物,但 它的嘌呤含量不低 ,如果再和大量肉類一起吃,很可能會加重尿酸負擔。
第四類:愛喝酒,特別是啤酒的中年人
酒精對尿酸的影響,比香菇可大得多。
酒精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時促進嘌呤的合成 ,尤其是啤酒,裏面的酵母和麥芽本身就是嘌呤的「富礦」,一口下去,尿酸可能直接「起飛」。
研究發現, 長期飲酒的人,痛風的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2-3倍 ,而且,酒精還會加速尿酸結晶的形成,讓痛風發作得更頻繁、更劇烈。
如果是平時愛喝酒,尤其是 每天一瓶啤酒起步的人 ,那香菇就要慎吃了,因為這兩者一起吃,可能會讓尿酸短時間內迅速飆升,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
尿酸高,香菇可以吃,但要記住這3個原則
-
控制量,一次別超過50克
偶爾吃點香菇,問題不大,但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尤其是幹香菇,泡發後體積會膨脹,容易不知不覺吃超量。 -
搭配低嘌呤食物一起吃
香菇可以和 蔬菜、豆腐、粗糧 一起搭配,這樣能降低總嘌呤的攝入量,減少對尿酸的影響。 -
喝足夠的水,幫助尿酸排泄
多喝水能促進尿酸排出, 每天至少1500-2000 ,讓尿酸不會在體內堆積太久。
很多人擔心香菇會讓尿酸升高,其實真正影響尿酸的,往往是肉類、酒精、高糖飲食。
那麽, 除了飲食,還有哪些日常習慣,可能會讓尿酸悄悄上升,甚至增加痛風風險呢?
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資料參考
[1]韓秀燕,許華,張沁麗.血清尿酸水平與腦血管病因果關系的雙向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誌,2025